小姨,你有没香米种子?江乐跑到了小姑家找香米的种子。
在长宁村,已经很少有人种这种旱稻了。
有啊!去年我特地多留了些种,小乐,吃完饭了没?再在小姨这吃一点吧!小姨拉着他说道。
好啊!江乐欣然同意,笑嘻嘻的说道:小姨家的饭最香了。
呵呵!小姨丈笑了起来,这个香米可是好东西,平时做饭的时候掺上一点,满锅的米都是香的。
嗯。
江乐点了点头,这个香米的确是个好东西,香味奇特,还具有挥发性,掺到普通的米里面,整锅米都会变香,味甘性平,还具有补脾,健胃,清肺的功能。
但是产量却是低得离谱。
看了看,饭桌上就小姨和姨丈两人,问道:表妹还没回来吗?没有,还要过几天呢!她那个大学放假晚一点。
小姨说道。
让江乐有些郁闷,木办法,高中都是玩过来的,成绩烂得不行,那些垃圾大学又看不上眼。
表妹去读大学了,他一开始因为腻歪了学校,所以感觉还无所谓。
后来工作了一段时间才后悔了,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常常羡慕的对表妹说:妹妹,你太幸福了哦!通常江乐他表妹会回上一句:去复读啊!这句话往往能把江乐噎个半死,再让他去学校受罪一番,那是万万不能的。
一提起学校往往能让他郁闷一番,特别是高考前的那段地狱般的生活。
在小姨家吃完饭,江乐要了两斤香米种子来。
刚走到小姑家的门口,突然看到了一个看健壮的青年正抗着锄头,手上拿着个麻袋走着。
锋子。
江乐大声喊道。
那青年回过头,看到江乐,笑着说道:小乐,回来了啊!他叫刘锋,是江乐从小玩到大的好哥们。
嗯,刚回来呢!你去干什么?江乐问道。
去挖冬笋咯,昨天林凯结婚,浪费我一天工。
刘锋跑了过来,说着拿出烟,给江乐来了一根。
江乐接过烟,两人坐在门口的木桩上吞云吐雾。
林凯都结婚了?不是吧!江乐十分意外,那是他小学的同学,已经很多年没接触。
也才刚二十,还是虚岁的。
这有什么,李志涛他连儿子都有了。
刘峰笑道,上次还问我说要不要认成我的干儿子,我说算了,认了以后每年还要我拿红包勒,实在不划算。
江乐笑了起来,锋子从小就憨厚老实,不过这些年在社会上走动,学会了些农民式的狡诈。
不过也是惊叹那群小学同学,把妹真是快速啊!不说了,我挖笋去了。
现在快过年,冬笋收的价钱高!聊了一阵,刘锋刁着烟头,抗上锄头说道。
哦。
江乐点了点头,回家去了。
走在路上,心里十分烦恼,他银行里就一千多块钱,租地要钱,请帮工要钱,这点钱显然不够啊!拿出那个淫荡的透视眼镜,江乐走在路上玩了起来。
这个眼镜能调整透视的深浅,没有光线也能看见,十分奇妙。
路下的石头让他看得一清二楚,这个透视眼镜不仅能用来给病人扎针,还能用于偷窥,江乐淫荡的大笑了一阵,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做人不能那么卑鄙无耻。
他可是个君子呢!虽然是自诩的。
透视着大地,突然想起了锋子刚才和他提起的冬笋,突然让江乐抓到了其中的玄妙。
刚才还闷闷不乐的心情顿时活络起来,对啊!我为什么不用这个眼镜去找冬笋呢!J市是竹子之乡,竹子数量居全国首位。
村里不管哪片竹林都能去挖冬笋,这里的习俗是立春之后就不能挖了,立春之前随便怎么挖。
长宁村的竹子都是粗放种植,不像J市龙村那里的人勤劳,在龙村那边竹林都是用精耕细作的方式种植的,经济效益很高。
长宁村是个自然村,属东安村的管辖,东安村的村委会对下达的政策十分‘二饼’,竹子是禁止抽砍的。
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竹子生长速度很快,只要一年就能成材,两年就能砍了。
但村委会偏偏不让砍竹子,砍了还罚款。
这也是竹子资源开发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不过最近东安村弄了个‘中国笋竹城’,以后砍伐的政策会放宽。
悲剧的是,工业区和长宁村挨不上边,实在是因为长宁村的地形太偏了。
挖冬笋这事情可是个力气活和技术活,怎么找地下的冬笋却是需要技巧的,没技术的人去挖,把山刨上一遍都找不到几个冬笋。
如果能快速的将冬笋生长的地方定位!发财了,发财了。
江乐兴奋的跑回家,扯上个麻袋,抗着锄头就往后山的竹林跑。
果然那些冬笋在透视眼镜下无所遁形,可爱的冬笋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江乐挥洒着汗水,一锄头一锄头的努力挖掘着。
虽然他从小就在家里帮忙做农务,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庄稼人,挖掘的速度总是那么低。
所以他只挖大个的冬笋,这也不是全出发于效率这一点。
毕竟小个的冬笋还能长大,先挖了不划算。
而这些大个的冬笋,由于长得太早,大多都是烂在地里的。
虽然挖掘效率低,但胜在定位快。
一个下午累死累活的挖到天黑,江乐筋疲力尽的抗着一百多斤重的冬笋回到家。
这战果绝对丰厚,秦红梅惊讶的看着这些冬笋,哇,小乐,挖了这么多冬笋,怎么挖到的?哈哈,靠直觉。
江乐眉飞色舞的吹嘘着他的直觉是多么多么的准确。
老妈,我要找几个帮工来一起挖,帮我联系一下。
找帮工,小乐你不是开玩笑吧?秦红梅惊讶的问道。
当然不是,儿子我的直觉可是很准的,冬笋长在什么地方我都知道,不然我怎么挖这么多冬笋。
江乐十分认真的说道。
那……那要找几个?秦红梅犹豫的问道。
三四个,呃……越多越好,反正工钱不要老爸出,我自己付。
江乐突然想,村里这么多竹林,人多一些效率显然更快的。
现在挖冬笋就是赶时间,毕竟到了春天时笋就不值钱了。
好吧!我给你大姑丈打个电话。
秦红梅答应了下来,江乐的大姑丈住在小松那边,那里劳动力很多的,相对来说那里的人均耕地也少,很多妇女都出去找事做,那里的农民很勤劳。
这时候是冬天,田里大多没什么事情做。
江乐的大姑丈接到电话后,连接在村里找人,直接找了五个。
每天工钱80,这个工钱并不是太高,毕竟这里只是郊区,经济相比偏远山区更发达一些。
要是在农忙时节,一个壮劳力给100才肯来。
妇女的工钱就会低上一些,一天五六十块钱。
真能挖到笋?江振打牌回来,怀疑的看着江乐。
哼哼,当然能了,到时候让您卖笋卖到手软。
江乐得意的拍着胸脯说道。
江振有些怀疑,但看到那一大麻袋的冬笋,却又不得不信上八成。
老爸,冬笋卖了钱可得给我做启动金费!江乐说道。
还不知道能不能挖到呢!江振还是有些怀疑。
江乐没理会,明天用事实说话。
反正这个透视眼镜是耗电的,也不怕不能用,再说,这个透视眼镜,他还有四个备用的。
第二天七点,从小松找的五个帮工就走山路来了。
江乐睡得也比较早,见他们来了,于是推着板车,带上工具就上山。
接下来他给每个人分配任务,首先他将帮着红塑料绳的树枝插在冬笋的上面,然后让他们挖,一人负责一片。
五个人不断的挖着冬笋,而且是不会挖错地方。
当然,江乐为了不让自己的行为变得那么玄乎,还是偶尔放空枪。
随便把树枝插在没有冬笋的地方,不过数量很少。
同时找也是找块头大的冬笋。
这一切简直太疯狂了,现今的冬笋价格可是一斤7块,找来的那几个帮工挖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高科技的威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