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凶相寺全集 > 第012章:爷爷的身影

第012章:爷爷的身影

2025-03-31 05:28:03

奶奶触摸这些往事的时候,有时候到了伤心处,还要专门停下手中的活路来哭一哭。

奶奶哭的时候不光流眼泪,而且有声音,那种又细又长带点颤音的哭泣,听上去很像十二月里从门缝缝儿里挤的朔风,浸透了沧桑,浸透了凄凉。

她开始哭泣之前会含混地念叨几个字:哎哟喂~然后专心致志、认认真真地开始哭泣。

哭泣的时候不会在意是否有人在身旁,边哭便掏出一块手帕,弯下腰,蒙住脸,两个肩头一抖一抖的。

圣人想,奶奶必定在哭泣中勾起了太多的辛酸、委屈和苦难,她是在用这种方式宣泄,也是在用这种方式怀念,怀念她一生一世的丈夫——圣人的爷爷。

听父亲伊叔说,爷爷去世后,奶奶几乎天天哭,一直哭了一年,最后把眼泪都哭干了。

圣人每次听到奶奶哭泣,他的心也会跟着哭泣,他会静静地看着奶奶,还会替奶奶拿一块干净的手帕,奶奶越哭越凶的时候,他也会跟着流泪。

也会在心里默默祈祷,祝愿奶奶快乐、健康、幸福、长寿。

因为他朦朦胧胧地感到,奶奶或许陪不了他多久了。

他现在对死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知道死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不希望奶奶死,可是人世间谁会避免走这条路呢?如果能够,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希望经常见到奶奶,哪怕陪着奶奶尽情哭泣,可惜奶奶竟然没有留下一帧相片,后来想起***时候,圣人只能凭自己的回忆了。

在和奶奶住在一起的那天冬天里,圣人经常陪伴奶奶出去上茅房。

奶奶胆子特别小,晚上出去上茅房总要打着手电筒,茅房上多久,手电筒亮多久。

茅房在院子的尽头,从房间里出去到茅房有几十米的路,路很平坦,但是奶奶一定要拿手电筒。

院墙外的胡同里溜过一条狗,空中飞过一只夜猫子,脚前逃过一只老鼠,都会吓她一跳。

圣人不明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何以如此胆小。

圣人过来睡之后,奶奶起夜便要圣人陪着,进了茅房,门一关,圣人就在外面等;有时候天太冷,就把圣人抱在怀里上茅房,那景象,感觉像老猴子抱着一只小猴子。

然后又过了几天,圣人追问的时候,奶奶才想起继续讲故事给圣人听。

她以为已经讲过了,讲完了,没想到圣人又要听。

先问问之前说到哪儿了,然后接着往下说。

说到节骨眼儿了,奶奶又不怎么乐意说了,但架不住圣人的软磨硬泡,还是一点点说下来了。

那的确是一段令人心碎的记忆呀。

圣人的爷爷曾有过在北京琉璃厂开古玩店的经历,凭着独具慧眼的鉴赏功夫和童叟无欺的生意风格,口碑好,人气高,颇赚了一些银两,九?一八之后北京变得越来越不安全,爷爷下决心盘掉了自己的铺子,带着奶奶返回黑阳山镇。

除了翻新旧宅和购进一些田产,还剩下数额不菲的财富。

据奶奶说,他们从北京返回来的时候载了满当当两大车木箱,雇了36个押镖才安全抵达的,那些钱如果全花出去,足足可以盘下整个黑阳山镇的门面。

当时爷爷担心家当过于庞大,惹人耳目,所以尽管一大早就赶到了黑阳山镇,但硬是在外面苦苦等候了十来个钟头,直到天色重新黑下来,这才进的村。

这么多的钱物,愣是放在屋里,很不方便,何况当时兵荒马乱,弄不好就会惹上一些麻烦。

寄放在亲戚家、钱庄或者银行里,都不可行,爷爷就在自家院子里悄悄挖了一个丈把长的地窨子,捡了最值钱的东西藏在里面,这些东西,包括一幅王羲之的墨宝真迹,可以说价值连城。

那些年,庄稼的收成常常不如人意,但是家里从来没有断过炊,因了爷爷的关系,周围邻居们家里其实也没有断过炊,靠的是什么呢?就是地窨子里头的财富。

遇到年成不好或者天灾**,爷爷就会下到地窨子里取一些东西出来,拿到镇上或者县上变卖了,换成钱,留着日常生活之用。

虽然地窨子里的东西一年比一年减少了,奶奶说,那也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单供给一家人,恐怕1o辈子也用不完。

而且窨子在院子里,就是家里遭了贼,那些财富也不致有散失之虞。

爷爷在窨子口上加盖了一个鸡窝,鸡窝旁边种了一株酸石榴,石榴树枝繁叶茂,长得童童如盖,五月满院大红,十月满院硕果,爷爷常常在树下打太极,纳凉或者喝茶。

奇怪的事情接二连三地生了。

先是失马事件。

爷爷养的马是用来拉车的,对它十分爱惜,别家养马不过是草料管饱,但是爷爷养马除了喂草料,还要掺上黄豆、小米、高粱之类,为的就是给它强膘。

出车的时候也舍不得动鞭子,甩鞭子的时候只是鞭梢儿在空中旋一个圈儿,出一个响声而已。

马也通人性,很听爷爷的使唤,爷爷即使不用鞭子,给它一个口哨,一个手势,它就知道该怎么办、往哪里去。

空闲的时候,爷爷会带上它到野外遛弯,让它啃一点新鲜的青草,一到野外,爷爷就会松开缰绳,任由它自由活动,而它既不会误食了庄稼,也不会践踏了田里的幼苗。

它循着沟渠、河沿一路走一路吃,不时仰起头来打一个响鼻,煞是可爱。

这匹马引来多少人羡慕的目光,数都数不清。

有好马的人出大价钱想买走,爷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除了家里人,任谁也牵不走它,它会愤怒地尥蹶子;但是家里人,谁都可以带着它走。

有一天早上起来,爷爷吃惊地现,他心爱的马不见了。

大门紧紧关着,狗不吠鸡不叫,一匹高头大马居然说没就没了。

爷爷骂道:这个畜生!他立刻断定是柳良林偷走了马。

大门关得好好的,说明柳良林事先偷偷配了家里的钥匙;马,还有看门的大黄对来人没有反应,说明来人只能是家里人——马和大黄是不明白为何这个家里人已经被驱逐出去了的。

爷爷出去一打听,就知道柳良林最近又在狂赌。

估计赌到精光了,便干起了充当家贼的勾当。

得悉这些情况,爷爷反倒坦然了。

他对奶奶说:敞开大门,等咱们的红马进来;预备好银两,咱们好破财消灾。

奶奶说:红马进来?破财消灾?爷爷笑道:咱的马旁人是偷不走的。

因为他知道,那匹马即使被偷走、卖掉,它也会再逃走,逃回家。

果然,这天晌午,丢失了半天多的马自己跑回来了。

爷爷拍拍马的脑袋,将它暂时拴在门墩儿上,然后兀自回了屋。

又过了差不多一个钟头,大黄汪汪大叫起来,原来大门外来了一个陌生人。

爷爷喝退了大黄,请来人进屋,来人诉说他在集市上新买了一匹马,牵着回家的途中挣脱了缰绳逃掉了,他一路上远远追着,追到了村庄,走过几个人家,来到爷爷的家门口,看见逃走的马拴在大门外了。

爷爷询问买主此马从何人手中所买?听罢买主描述,爷爷便把自己如何失马以及如何料到失马还会自己回来,一一跟买主讲了。

末了,爷爷问那小子卖马卖了多少钱?买主讲了一个数目,爷爷便把相同数目的钱还给了买主。

买主想不到爷爷如此通情达理,拿了钱,千恩万谢地去了。

就在全家把这件事情差不多已经淡忘的时候,柳良林竟又亲自登上门来。

只不过,他这次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帮人,准确地说,是带了一队匪兵来的。

原来柳良林劣根难除,欠了一**的赌债,光靠偷鸡摸狗无论如何是还不上了,而索债如索命,万般无奈,只好逃出去当了匪兵。

听说一开始扒火车去了济南投奔了韩复榘,干了几年不知怎的又跑到商丘投了邱清泉,没过多久又自己扯起一面旗子,返回胶东打家劫舍,成了地地道道的土匪。

这天是爷爷过完65岁生日的第二天。

爷爷的生日做得非常热闹,差人从县上请来了照相的,给爷爷照了相片。

远近的亲戚来了不少,准备了十几桌酒席,堂屋里摆不开,就摆到了院子里。

晚上爷爷还请了一台京剧,一直唱道深夜时分,方曲终人散去。

由于头天晚上来不及收拾,所以爷爷、奶奶和圣人的父亲伊叔一大早便起来收拾摆在院子里的家什,清扫散落在院子里的杂物。

就在这时,大黄惊厥地狂吠起来。

只听砰砰两声枪响,大黄倒下了。

柳良林带着十几号人拥了进来。

伊叔想要扑上去跟他拼,被爷爷一把拦在身后,奶奶也从屋里走出来,站在爷爷身边,一家人怒目而视。

爷爷说:你这个畜生!坏事做尽,还有颜面回这个家,你给老子滚出去!柳良林说:爹,这就是你老的不对了,古人有话:子不教,父之过。

要说我这个做儿子的有什么毛病,那么先得检查你这个当爹的是不是合格呢。

奶奶说:畜生,快离开这个家,家里没有你这号儿子!柳良林说:别恁大火呀,娘!做儿子的有心孝顺回家看看,没想到却不受欢迎。

也好,反正我也没空儿呆多久,我想取点东西,然后马上离开。

爷爷说:家里没有你的东西,你赶快滚!柳良林说:有没有我的东西,现在是我说了算。

他吩咐手下用子弹上了膛的枪把爷爷奶奶和伊叔赶回屋里,剩下的跟着他围拢在石榴树下,他指着鸡窝的位置说:就在这儿,这儿有一块石板,给我掀起来!爷爷拼命挣脱出来,想阻止他们,但是几个人上来摁住了他,柳良林过来抚摩着他光光的脑壳,说:别蹦达了,今儿个绝对不是你耍威风的日子,我没工夫来吓唬你,你给我好好呆着,不然惹恼了本司令,那条死狗就是你的下场。

窨子里的全部财富被洗劫一空,包括那一幅王羲之的墨宝真迹。

爷爷曾试图让柳良林把那件墨宝留下。

他说:家门不幸,活该我遭此厄运,我只能认了,那些东西你要拿去也就算了,那些东西都是钱,你用这些钱改邪归正了,做点正儿八经的事体,结个好人缘,将来死了好有人替你收尸。

如果你还有一丁点儿人味儿,就把那幅字给我留下吧,我死的时候准备用它来陪葬。

柳良林说:算了吧你,我虽然不明白字画儿,可是知道你是识货的,你把它和金银财宝放在一起,证明它是很名贵的,也说不定更值钱呢。

你拿它陪葬,字画贴烂肉,那是浪费,岂不可惜了,还不如兑换些钱给我这帮弟兄军饷。

爷爷大骂:你这狼心狗肺的畜生啊,你不得好死!柳良林说:我再怎么不得好死,也不会死在你的前头,哼!说罢,一帮人扬长而去。

爷爷绕着被敞开的窨子走了一圈又一圈,不停地咬着牙齿,最后捶胸顿足、仰天大哭。

他泣不成声地说:天杀的,我这都造了什么孽呀!如何昏了头,家里收留了这样一个畜生回来!祖宗呀,快来惩罚我吧!惩罚我吧!晚间,趁家人不备,猛地将一把剃头刀捅进了自己的肚子。

奶奶悲痛欲绝,哭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硬生生哭瞎了一只眼。

柳良林的哥哥柳林子大约就是这个时候到家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