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凶相寺全集 > 第025章:一个人的长征(6)

第025章:一个人的长征(6)

2025-03-31 05:28:03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大姨妈一家人就起来了。

白天生产队还有若干活路要做,大姨妈留在家里忙家务;大姨父的腿不好,生产队照顾他,给他安排了一个会计的工作,他骑着自行车赶到队部,一天的时间就在拨拉算盘中度过;水亮、水昌是壮劳力,没有什么选择余地,通常按照时节,遇到什么活路就干什么活路,往往又苦又累,但是工分往往也是最高的。

这天水亮水昌要跟着队上的马车到公社里往回运化肥,圣人本来有心跟着一起去,后来想到从北于家庄到公社去,一定会经过自己的村庄,万一被父亲伊叔看了去哪还了得。

所以就说想跟大姨妈一起呆在家里,一边生吃西红柿一边等着他们三个人回来吃中饭,然后就接着讲他的故事。

惯例,中饭后有两个钟头的午休,叫做歇晌。

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讲故事。

如果歇晌这段时间讲不完,就在他们下午收工回来以后就接着讲。

中饭后,圣人就接着讲起来了:悉达多渐渐长大了。

净饭王有时候觉得长大了的悉达多只不过是恢复了他刚出生时的一些特征,比如他的说话声若铜钟,隆准高额、手掌宽大、十指奇长等等。

那个曾经的悉达多似乎又出现了。

悉达多走起路来龙视虎步,脚步声橐橐响,但度并不快,甚至有些缓慢。

每迈出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再平直的路他也走得不慌不忙。

给人的感觉不是在走,而是在挪动。

即令天空下起雨来,他也一定按照自己的节奏‘橐、橐、橐、橐’地往前挪动,不差分毫。

又好像一边走路一边思维,他的路有多长,思维也便有多长。

但是他在思维什么呢,若问他,回答总是什么也没有思维。

净饭王说,你没有思维,那你为何如此缓慢?悉达多说,回父王,光阴似箭,孩儿不敢慢行。

净饭王说,可是你走起路来的确也太慢了呀。

悉达多说,父王您有所不知,太长的路途是看不出度来的。

呵,好比那天上的太阳,无声无痕,但谁能说它的行走是缓慢的呢?净饭王听了,觉得悉达多说得有道理。

因为太阳就是如此。

但回头一想,又觉得没有什么道理了。

人的走路怎么能够与太阳相比呢?不仅不能与太阳相比,与月亮也不能相比呐。

悉达多可能猜出了净饭王的疑惑,就说,父王,人能不能够与天上的太阳、月亮相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大理,这个大理就是人的感觉。

其实,所谓快与慢,不过是一个人的感觉而已。

净饭王又开始觉得悉达多的话有道理了。

他去北郊摩耶和朵嗄的陵墓的时候,朵嗄似乎曾经对他讲过,悉达多的话总是对的,勿须有任何怀疑。

如果有什么想不通的,那是因为自己过于焦急了,只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反复去想,就会想通了。

朵嗄还说,这就好比让天上的雨水把大地浇透实,一层层渗下去之后,树根才会吸收到它所等待的水分一样。

净饭王信朵嗄的话,朵嗄生前说过的许多话都应验了,朵嗄死后说过的许多话也都应验了。

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再等到让心静下来,就相信悉达多是正确的。

朵嗄说悉达多将是释迦族永远的荣耀,也是迦毗罗卫国永远的荣耀。

他对此深信不疑,并由衷地为悉达多感到自豪,也因此为自己是悉达多的父亲而自豪。

事实上,悉达多除了走路比较迟缓以外,其他方面的表现都是很迅捷的,这也很合他的心意。

现在他已经认为,悉达多的走路,就是太阳走路的模样儿。

在悉达多该学点什么的时候,净饭王经过朵嗄的指点,同时也经过长老们的同意,请来名师教悉达多习文练武。

悉达多由于天资聪颖,赋诗作画、棍棒刀枪,文武样样精通,很快就达到天下无双的境界。

最令人称奇的是,悉达多虽然走路出奇的缓慢,但在武场上却是疾若闪电呢。

他习武的时间不短也不长,有三年零六个月,教师来自世界各地,除了第一任教师陪了他一个月之外,后来的教师通常都做不满一个月。

最短的只有14天就被换掉了。

因为他的武艺已经大大出了教师的水平。

这样,教过他武艺的教师一共达到了9o位,当他击败第9o位教师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学得了国内外所有的功夫菁华。

净饭王感到现在是到了确立太子的威望的时候了。

净饭王知道太子已经长大,而自己已经老朽了。

他连续三次去了北郊的陵墓,然后召集了有长老们参加的御前会议。

他表示准备举行一次全国大比武,借机宣传太子的英名。

大比武中的冠军可以获得国王亲自颁的迦毗罗卫国绶带和一万块金币。

人们都清楚,虽说是全国大比武,实际上就是国王欲使太子一个人与全国的武林高手斗法。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计划。

长老们起初有些顾虑,担心太子以寡敌众,一旦体力不支有个什么闪失,那可不是好玩儿的。

往好处打算,悉达多拿下这个冠军,自然可以借此广播他的英名,赢得迦毗罗卫国臣民的喜爱。

往最坏处打算,万一悉达多拿不了这个冠军,岂不使王宫颜面丢尽。

大家商议的结果是大比武可以搞,但是为求稳妥计,人数上必须有所限制,严格选拔标准,以免入围者数量过大,给太子带来不利。

具体标准一并交由长老会制定。

净饭王同意了长老们的意见。

选拔是从基层开始的,初选名额按卐(总人口数)x3÷14o摊派。

复选名额则以卍(初选名额)÷15o确定。

经过层层筛选,最后集中了43名选手。

选手们遵照规定时间在京师集合,再度接受身份审查,然后被安排驻入迎宾邸馆。

经过调查,这些选手当中有不下三分之一都是身怀绝技的,颇有不可思议者。

比如有一个来自南部哈达耶邦的选手据说是新近刚从狮子国学武回来的,任你拳打脚踢都不能伤他分毫,简直就是刀枪不入,但是等到他起力来,却是无人可敌。

他曾经一口气扳倒三头牛,还可以把一株三岁的苦楝树连根拔起。

长老们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净饭王,没想到净饭王根本不以为意,听了哈哈一笑,说他眼里的冠军只有太子一人呐。

长老们兀自担忧起来。

明天就要正式比武了。

趁着月亮好,悉达多在宫殿里的空场上做练习。

不觉身边多了一个人,朵嗄姨妈来了。

那是朵嗄姨妈的声音。

朵嗄姨妈的声音说,有人要加害那个身怀绝技的哈达耶邦青年,太子你要制止他们。

悉达多说,敢问姨妈,何时何地?朵嗄姨妈的声音说,今夜,在邸馆。

这样做是卑鄙的,太子你要出面制止他们,一定不能让这种事情生。

悉达多说,放心好了,姨妈。

朵嗄姨妈扔下这些话,倏然消失了。

悉达多立刻吩咐在邸馆四周燃起通天烛,任何人不得靠近。

又请父王派士兵前往,加强了邸馆的保卫。

大比武如期开始了。

长老们根据神祗的旨意,周密安排了比武的日程、规则。

比武共分三轮,历时15天。

43名选手被分成22人、11人和1o人三组。

第一轮,各组通过抽签决定挑战者一人,挑战者将依次与全组其他选手对决,每组决出一名优胜者,其余选手将同时被淘汰,优胜者则进入下一轮的比武。

第二轮,在三名优胜者当中通过抽签决定一名幸运者直接进入第三轮比武,其余两名优胜者则要通过格斗决出一名大胜者,淘汰一名。

第三轮,幸运者与大胜者之间决出冠军。

第一轮比武之后休息三天,第二轮比武之后休息四天,第三轮比武之后休息五天。

第三轮比赛之后,惟一的冠军可获五天休息,然后举行颁奖仪式。

这实际上就是对冠军的格外优待。

悉达多要求将自己分在22人的一组里,第一轮时经抽签成为挑战者,这表明他将独立面对其余21名选手,结果毫无悬念可言:对方尚未反应过来,悉达多的拳脚已经如狂风暴雨般而来了。

但他从不伤人,他只是将对手置诸死地,使其失却反抗能力,然后迅收手。

第二轮复如此,他几乎赢得如同反掌。

最后一轮是与来自南部哈达耶邦的选手对决,这轮比赛更是精彩纷呈。

如上所陈,悉达多的特点在于一个‘疾’字,迅雷不及掩耳,出手之快,完全乎想像;对手的特点在于一个‘稳’字,任你疾若雷电,我却两足生根,坚若磐石,岿然不动。

两位选手来来去去打了不下三百回合,仍难分伯仲。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悉达多看出对手的体力已经渐渐耗尽,悉达多却愈战愈勇,身手依然矫健。

倘再连续攻击,对手恐怕只能凶多吉少,肝脾挣裂而亡。

于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声唱道,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话音未落,对方突然颓然倒地,四肢瘫软,再也无力爬起来了。

比赛场外的人群中,一个白衣女子眼含热泪,凝望着悉达多。

她叫耶陀罗,是哈达耶邦的头领的女儿,专门来京都为本邦的选手助威的,她有天底下最皎好的笑容,但她现在眼含热泪。

比赛的结果并不令她感到吃惊,令她吃惊的是夺冠男子的王者气派。

明眼人都看得出,那当口儿,悉达多只须轻轻一掌,就可以拿走对手的性命,但是他胸中的大爱拯救了对手。

就像是,喜马拉雅山隔断了彻骨的寒冷,他自己也屹立成为一座高山的形象。

耶陀罗心想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儿呵!他虽不乏非凡的武艺,却更有一颗慈悲心肠,有这样的心肠的人,即令他的武艺阙如,也是顶天立地的伟人。

耶陀罗莫名地流下了两行滚烫的泪水。

悉达多也看到了耶陀罗。

这个姑娘即使流泪时也是那么美。

空中依稀飘来朵嗄姨妈的声音,循着这声音,他看到了耶陀罗,眼前顿时一亮,心里说:对,就是她了。

就这样,耶陀罗被悉达多深深吸引,冥冥之中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对她说:耶陀罗,你要对着他笑呀,耶陀罗,快拭干你的眼泪,过去对着他笑呀,他会看到你的笑!耶陀罗本想挤上前跟他说句话,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说,只是近距离看他一眼,但是她被疯狂的人群挤到了外围,人们高兴地欢呼、歌唱,要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荣耀无比的王子。

悉达多被众多侍从簇拥着离开场地,回王宫去了。

耶陀罗站在原地,看着悉达多的背影渐行渐远。

她渴望能再次见到王子,遂滞留京城,一直等到颁奖这一天。

她想,等见过了王子后,就马上回家。

颁奖典礼盛大无比,万人空巷,乐声喧天。

净饭王在众长老的陪同下,面带笑容,端坐在礼台的莲花宝座上。

在净饭王的记忆里,这样的场面此前他只经历过三次,一次是先王大败敌国凯旋,一次是他迎娶摩耶王后,一次是他加冕登基,但若要说起来,他感到不但任何一次的规模都比不上这一次,而且任何一次都没有这一次这般让他高兴。

他是由衷的高兴,从里往外的那种高兴。

他对悉达多充满了欣慰。

想想看吧,还有什么比亲眼看见悉达多赢得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国民的爱戴更让他开心的呢!因为心里洋溢着太多的高兴,所以今天看着身旁的长老也顺眼了许多,虽然他们中间有几个已经老得擦不迭那又细又长的口涎,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一袭紫衣的悉达多以一名选手的身份站在礼台下的一间休息室里。

休息室是为了这次典礼临时搭建的,四围的墙壁全由檀木垛成,据说一共用了7337根檀木。

置身其中,檀木的新鲜香气弥漫着,使他有一种微醺的感觉。

透过预留的窗口可以看到高高的礼台上神采非凡的父王,可以听到观众的声音,却看不到观众。

观众与礼台被隔开一段距离,但悉达多还是能够感到他们如火一样的热情。

他还依稀感觉到,美丽的耶陀罗应该就在不远处,在这些热情的观众之间。

想到耶陀罗,悉达多心里莫名地涌起一阵暖流。

他希望颁奖典礼快快进行,他要快快见到心中的耶陀罗。

典礼是由长老主持的。

主持典礼的长老颤巍巍地走到台前,用眼色和手势示意观众安静下来。

他的眼睛干涩而没有光泽,却非常深沉,黑黢黢的,像要把什么人给吸进去。

他冲礼台的左侧做了一个手势,左侧顿时鞭炮齐鸣;他接着冲礼台右侧做了一个手势,右侧顿时鼓声激荡。

他几乎是将腰弯成一把弓的形状,然后猛然挺直,就像要将弓弹出去,结果弹出了一个拖长了的声音:现在恭请我们伟大的迦毗罗卫国的荣耀无比的国王陛下为我们举世无双的不可战胜的太子悉达多殿下颁迦毗罗卫国绶带!两个侍卫护送悉达多登上礼台,净饭王将迦毗罗卫国绶带戴在悉达多身上。

悉达多双手合十,向净饭王深深鞠了一躬。

长老几乎是重复了刚才的声动作,拖腔喊道:现在恭请我们伟大的迦毗罗卫国的荣耀无比的国王陛下为我们举世无双的不可战胜的太子悉达多殿下颁金币一万块!36个侍卫将盛满一万块金币的六只银制箱柜抬了上来,净饭王将封条交到了悉达多手中。

悉达多双手合十,向净饭王深深鞠了一躬。

万众齐欢腾,高喊:国王万岁!太子千岁!悉达多命侍卫现场将一万块金币散给在场的百姓。

百姓欢呼一片。

——国王万万岁!——太子千千岁!净饭王脸上带着微笑,无比欣慰地看着悉达多。

悉达多奔下礼台,在人群中找到了耶陀罗,将迦毗罗卫国绶带戴在耶陀罗身上,并且吻了她。

这一年悉达多17岁。

17岁的悉达多娶耶陀罗为妻,不久生下一子,名叫罗怙罗。

罗怙罗刚满三岁时,天下就大乱了。

哈达耶邦的头领托人给耶陀罗捎来一个口信:哈达耶邦被征服了,从此她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父母亲,甚至再也看不到自己曾经成长的故乡了。

悉达多起初不相信这是真的,劝耶陀罗不要着急,哈达耶邦相去并不遥远,他立刻派人前去哈达耶邦,看一看究竟生了什么。

传回来的消息是:哈达耶邦的头领、可怜的耶陀罗的父亲,还有母亲、姊妹已经统统不在人世了,由于先后受到摩揭提和毗舍离国的侵犯,哈达耶邦早已易主,头领一家惨遭非命。

在悉达多的坚持下,净饭王准备集结军队,前去讨伐摩揭提和毗舍离国。

就在整个迦毗罗卫国进行战前动员的时候,现周围的大小邻国也纷纷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并且给迦毗罗卫国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迦毗罗卫国的军队敢于迈出自己的国土一步,迦毗罗卫国与邻国的战争亦将正式开始,且永无休兵之日。

后来才知道,因为这些国家正在遭受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它们实在弄不清迦毗罗卫国的积结军队是否意味着要对它们动一次突然袭击。

虽然净饭王派出使节反复说明事情的原委,但效果并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征讨摩揭提和毗舍离国的计划只好作罢。

虽然征讨摩揭提和毗舍离国的计划搁置起来,但迦毗罗卫国却从此进入了真正的战备状态。

随后的数年间,大大小小的国家为拓展版图征战不已,弱肉强食,许多小国被吞并了,出现了一些与迦毗罗卫国势均力敌、甚至更为强大的国家,它们不约而同地对迦毗罗卫国虎视眈眈,经常挑衅和制造冲突。

由于迦毗罗卫国的防御措施得当,所以一次次战胜了某些敌国的侵袭,从灭国的危险中摆脱出来。

值此多事之秋,在朵嗄姨妈和众长老的支持下,悉达多从父王的手中接过了指挥全**队的大权。

这年四月,摩揭提和毗舍离国结为联盟,动了一连串对迦毗罗卫国的袭击,都被悉达多成功击退。

悉达多把全国的军队分为水、6、骑、步四军,每军各四万人,提拔忠诚和有威望的武将做头领,明赏罚,足军饷,平时训练互相配合之术,战时四军齐出,如排山倒海,势不可当,来犯者每每溃不成军,以丧师失地收场。

击退来犯之敌后,战场上到处丢弃着战死的敌国尸体,或肢体分离,或刀刺洞胸,或脏器破碎,惨不忍睹。

悉达多下令就地掘墓掩埋,竖以木石,作为纪念。

这些生命的丧失非但没有令悉达多感到丝毫的轻松,却令他非常痛苦。

流成河的血仿佛溅红了天空,以至于连下雨都是猩红色的。

每一次战争都要造成无数生命的牺牲。

照这样无休无止地打下去,总有一天人会死绝的,连一个孩童也别想留下来。

悉达多似乎预感到灾难将至,感叹‘人生苦短,忧思无量’。

大约就在这时,他决心要寻找一条摆脱人类种种苦难的路径。

朵嗄姨妈告诉他说,迄今为止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解脱之途,只有寻求的解脱之途的艰辛。

而只有出家的人走在解脱之途上。

当解脱之途上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时候,这条路才会有一个尽头。

于是悉达多萌生了出家的念头。

悉达多的父亲为了留住他继承王位,先后为他建造了多座宫殿,并送去百名绝色艺伎供他歌舞娱乐。

但他不为所动。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远离俗世,出家修行。

他对净饭王说,亲爱的父王,我是您忠诚的儿子,我因为爱我们的国家所以必须爱所有的国家,我要离开了。

他对妻耶陀罗说,亲爱的王后,你是我今生今世的至爱,我因为爱你所以必须爱更多的人,我要离开了。

他对罗怙罗说,亲爱的儿子,你是我最难割舍的骨肉,我的离开可以使你更安全,更幸福,长大后好好爱你的母后,好好当你的国王,把你的幸福与你的臣民分享。

悉达多在29岁那年,毅然离妻别子,舍弃王位,走出王宫,开始了出家修行生涯。

当时风行禅定和苦修方法,认为只要达到非想非非想的定境,就可获得解脱境界。

悉达多对此深信不疑。

他一连走了三天三夜,来到了尼连禅河边,在尼连禅河西岸苦行林中,静坐思维,每天仅食一米或一麻,磨砺身体,如此苦修6年。

期间林中牧羊女几乎天天都要来给他送新鲜的乳糜,附近的长老也不断前来送饭送菜,拒绝任何施舍,只落得身体羸弱,濒临死亡,徒劳无获。

由此他悟出,苦行无益之理,遂浴身洁体,愉快地接受林中牧羊女供给的乳糜,接受长老的饭菜,很快恢复了体力。

随后来到附近一株毕罗树(后成菩提树)下,双腿结跏趺坐,端身正念,大誓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专心思考解脱之道。

经过7昼夜的冥思苦想,终于忘却世间一切烦恼和忧愁,达到‘彻悟’的境界,获得了解脱,即所谓成道。

这一年,悉达多35岁。

从此,人们开始称他为佛陀或佛,亦即大彻大悟之人。

之后,他所创立的教派因此也就称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