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各有差别,从外貌、性格到能力、地位等都不尽相同,于是在比较之中,嫉妒也就产生了。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嫉妒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它能摧毁人的自信、快乐以及幸福的感觉,让人在烦恼、焦虑、抑郁中尝尽痛苦,所以,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因此,想要消除嫉妒之火,就要保有一颗平和的心,如此方能拥抱快乐。
左右攀比,火气自冒勇于进取,展现出的是一种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进取如果变成了攀比,生活也就变了模样。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种变了形的勇于进取的影子,攀比之风的日渐严重,最终毁灭的还是世间的美好。
正如培根所说:嫉妒攀比这恶魔总是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很多人都打着永不服输的口号大张旗鼓地追逐攀比:小学生们比谁的父母更有地位;大学生们比谁穿的衣服更名牌;中年人比谁家的房子更值钱;老年人则比谁的孩子更优秀;女人们比谁的老公更有能耐;男人们比谁的老婆最漂亮……当更多人开始拿着数据和证明说话的时候,当这种攀比的情绪越来越风行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浮躁,甚至社会风气也会随之扭曲。
这个时候就真的需要静一静了,好好看看书,修身养性,用智慧洗涤一下心灵,方能行于社会,不至于迷失本性。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天下之大,我们又何必左右攀比,不但引他人鄙视,还有损于自己的前程。
恬淡平和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可是却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件小事导致的失落可能就会产生技不如人的想法,一次争斗之后的落魄也许就会产生为什么胜利的不是自己的悲观情绪。
当这种情绪蔓延开来行的时候,人的心理也就畸形了。
有两个大学生聚在一起,他们开始用自己家乡的人物、特产相互驳难,以此玩乐。
山东的学生说:我们那儿有一山一水一秀才,可谓天下第一。
山西的学生问:什么山?答:泰山。
山西学生就说:我们那儿的华山比泰山高多了,有诗为证:‘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山西的学生又问:什么水?山东学生说:东海。
山西学生说:李白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东海不过属于我们黄河的下流罢了。
山西的学生再问:秀才是谁?山东学生回答:孔子。
山西学生说:《论语》上说:‘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可见,孔子是我们周文王的徒弟啊。
引得围观之人哄然大笑。
如果这种攀比,只是开玩笑,逗人一乐也就罢了。
但是还真有些荒唐的人,做着不知轻重的攀比,置国家大计于不顾,最终误国害己。
就像我国古代西晋的时候,王恺和石崇斗富的故事,奢侈攀比之风弥漫了整个西晋,最终也导致了西晋的快速灭亡。
其实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攀比例子不胜枚举,其教训也不言自明。
在任何一场攀比之中,总会有人欢喜有人愁。
输的人也是要面子的,没有了面子,便感觉屈辱,最终徒增烦恼,火气自冒。
无论是在做哪种事情,无论是在什么场合,左右攀比的话,赢了却又开始担心下一个博弈的胜负,不免提心吊胆,一旦下一场的比赛输了之后更是气急败坏,自然难有好心情。
人们因为攀比,继而产生无休止的欲望,欲望越大,自身承受的压力和胜负带来的火气也就随之越来越大,这样的恶性循环产生的故事早已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