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异时空——华夏的愤怒全集 > 第三十七章 机降航母

第三十七章 机降航母

2025-03-31 06:12:34

李家钰这时非常激动,为自已以前的英明感到庆幸,几艘航母几乎掏空了四川各县城的财政收入,如果不是王克维在天府学校的朋友生财有道,支撑着四川军政的正常运行,恐怕第一个要求中止航母改建和使用的人,就是自已。

他知道自已和出过洋的王克维等人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光从他们提出的各种战术战法就让自已和其它川军将士感到新鲜和实用,在战斗中总出依靠层出不穷的战法打败敌人。

这一次行动,看似是在冒险,其实王克维等人都做了万全的准备,魏武清王克维他们之所以坚持改造航母,其中是不是就有为了这次的行动做准备的因素?如果不是之前他们的坚持,这时的我们,能不能成功的偷到飞机?李家钰从内心第一次为放任王克维他们的行为感到庆幸,如果自已不是同意改建航母,而是中止改建,魏武清他们会不会中止这次的任务?等一等,在这次行动之前,他们建造了航空母舰,在柳条湖事变之前,他们还趁乱搬空了沈阳兵工厂,难道说他们早就知道日本人会入侵?但是,他们有这种反应也是正常的,田中奏折的内容自从曝光后,左光兴他们就开始加大力度进行军事战备了,吴汉龙也放下了对他们这些老军阀和谒的面孔,每周的军事训练把三四十岁的众军阀折腾得够呛,从他们那种天马行空的思想和对外国政冶斗争的语气来看,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大概他们只是比较敏感!王克维没有想到,李家钰只是在大脑里想了想,就差点将王克维知道历史走向的设想在大脑中形成。

呼叫唐虞号!呼叫唐虞号!这里是猎鹰,收到请回答。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到请回答!在响了很久的调整电台频率的滋滋杂音声后,无线电里传来了一句标准的普通话。

收到,收到,中华人……啥……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电台里传出的话让血压骤升的魏武清差点驾驶着飞机一头栽倒渤海里,好在飞机俯冲时产生的眩晕让魏武清及时的清醒了过来,且距离海平面也很高,才没有一头栽进渤海。

在努力控制住了差点失控的飞机后,魏武清看了看好其它伙计,从飞机编队由原先的平稳飞行变成了在天空乱窜,那极不规律的飞行路线就很能说明这条无线电对大伙的冲击有多大,所有的飞行员一时间是傻了眼,收到这条无线电讯息的魏武清哭笑不得,真没想到为了区别敌我双方,防止出现有间谍混入,理工大学的同学们竟然还会用这种方式来向对方发布信息,在任何人眼里,这的确是一个陷阱重重的无线电报,除了穿越者,在只知道当今社会普遍认知中只有个名叫中华民国的中国,天知道无线电上面传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个国家?我说,你们是不是做得有些过头了?王克维的报怨声从电台里传了过来,顿了顿王克维继续报怨道:害人哪!害得我后面的那位将军这会已经被飞机给颠得晕过去了!可以看出来,电台那边突然说出的后世新中国国名一时间让众飞行员反应不及,全都傻了眼。

结果导至飞机在天上四处乱飞,好在没有发生撞机事故,那样的话可就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了。

没办法,这是我们校长的意思啊!你们校长?不就是邓校长了?不会吧?一向严谨的邓校长会开这种玩笑?邓校长什么时候也会开玩笑了?那次化妆品事件我记得他非常生气,几年的时间也不至于让邓校长变得这么会开玩笑啊?魏武清疑惑不已,邓校长又在想干什么飞机啊?没办法,这是校长的意思,让你们查找无线电里的错误,看看你们的反应,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很快通过无线电确认敌我机群,毕竟,我们只有四艘军舰,为了这四艘航母的安全,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考反应的举措,以免被日军发现,这些航母,是我们将来的希望,我们一艘都损失不起!无线电那头那名确认飞机身份的学生认真的说,是啊!航空母舰,我们是一艘都损失不起的,沉一艘就少一艘,如果沉在长江黄河或者近海还好说,将来还能打捞起来,但是像在海洋中,一旦沉没了,想要打捞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魏武清长叹了一声说道。

祖国啊,请快点强大起来吧!你们一共偷了多少架?无线电里传来了一个磁性的询问声音。

这回,魏武清听出来了,这是李靖芸的声音。

一共偷了四十八架,其中有十多架去了南苑机场,我们去偷袭机场不给一直照顾我们的二十九军一点方便?而且,也要给老蒋一点甜头,以免在抗战中以各种理由打击我们!还剩三十多架?这么多?无线电那头,传来了大伙的欢呼声,谁也没想到一场查探日军实力的行动竟然为自已偷得了三十多架飞机,这可以说是一场空前的胜利。

从唐虞号上传来的无线电指引下,让大家很快就找到了航空母舰的方位,当看到航母时,所有的人都开始紧张起来:在江河上的船只上起降并不困难,但是在不断起伏的海面上看着晃来晃去的军舰,平稳的降落这确实是有点考技术,好在这个时代的活塞式飞机的时速并不快,在助降镜和信号手旗语的帮助下就能平稳的降落在军舰上,更何况,助降镜本身是为喷气式飞机设计的,用来帮助活塞式飞机降落是绰绰有余。

头痛啊魏武清左手握着操纵杆,右手挠了挠头,看了看面前不断上下起伏的航母,犯了难,虽然说建造时大家都已经考虑周全了的,但是魏武清等人在试航时是在长江上进行的,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但是在随着波浪起伏的航母上降落这还是头一次,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

一但出了哪怕是一丝错误,下场就是机毁人亡。

好在信号员和助降镜在关键时刻起到了作用,一边看着信号员不断发出的信号进行着操作,一边看着飞机处在助降镜中的位置不断进行微操作,小幅调整飞行状态。

以方便飞机能够安全的停放在航母上。

减少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降低了对螺旋桨的转速,最后让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同时让飞机昂富起机头,让两个后轮下沉,聚精会神的等待着那一声搭在甲板上的那一声摩擦声,在感到后轮着陆后经,马上低下的机头,让飞机开始在甲板上飞快的滑行起来,见飞机已经安全的在甲板上滑行起来,提心吊胆生怕侧翻的魏武清长舒了一口气,开始缓慢的采取制动措施,渐渐的抱死,让飞机缓缓的停了下来。

关闭了发动机,魏武清跳下了飞机,看了看离舰首还有二十余米的距离,背靠在飞机上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从背后金属机身上传来的冰冷凉意让他很快的跳了起来,这才发现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了,湿露露的衣服和后背粘成一片。

之前从未在海上进行过舰载机的起降,而且,严格来说,从日军机场偷来的飞机都不是海军专用的舰载机,飞行速度要比川海军的舰载机速度要快很多,至少川军的航母舰载机都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经过了改装,方便飞机在航母上起降,另一个相对于二战中的活塞式战斗机来说速度偏慢,由于飞机处于初创阶段,因为技术的限制没有研究出理想的航空发动机,并不能给飞机太大的加速度使飞机升空,见发动机不行,于是人们就从空气的流动上下功夫,为了使飞机获得足够的升力,加大机翼面积的多层机翼的飞机出现了,双翼机、三翼机甚至于四翼机,这些飞机的出现虽然获得了足够的升力,但是增大了飞行时的阻力,导致飞机速度很慢。

正因为飞得很慢,给了飞行员充裕的时间来进行调整,虽然有助降镜,但是从来没有在海上驾驶一种自已并不熟悉的陆用飞机强行降落到航母上,困难是很大的。

当初光霍克式和柯蒂斯式在唐虞号上起降都让飞行员很花了一些时间才降落到航母上,更不要说这一次是在一艘随波逐流摇摆不定的航母上降落了。

海军的舰载机大多都有一个劣势,发动机必须保证飞机能够在掉进大海前加速到够以升空的地步,所以相对而言,舰载机型往往都要比陆地机型小上很多,自然,远航能力因为不能挂载过多的油料而不得不缩短,也就没有陆地上飞机的远航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