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吃了败仗的消息传来,让皇太极很是郁闷。
因为到目前为止,东西两线的计划都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
皇太极委实有些不明白,之前他跟范文程商量得几乎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了,但是偏偏执行起来的时候却出了这么大的漏洞。
难道真的应了那一句汉人的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皇太极摇摇头,想从脑海中甩去这个可怕的想法。
他们大金才是如日东升,上天一定会庇佑女真。
你们说,现在怎么做?!皇太极看着满殿的大小贝勒,脸上没有丝毫的波动。
这个当头哪有人敢出来说话,各个都缩成一团不说话。
济尔哈朗见这么冷场也不是回事,就硬着头皮出来道:大汗,如今明军在大凌河城集结兵力,阿巴泰回报说有六七万间,臣弟以为,此必是袁崇焕想趁着我盛京空虚来袭。
我们应该立刻集结兵力,在明军还没有出动前,将袁崇焕围在大凌河。
到时红衣大炮轰城,袁崇焕便要重蹈覆辙。
只要袁崇焕一死,明军便不足惧了。
嗯!皇太极点点头并没有点评如何,转而看了眼范文程,只见他立在殿内也没有献计的意思。
皇太极脸上闪现过一丝不满,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此刻事情还是要他来决定。
皇太极咳了一声后道:现在还是看看情况,如果明军敢来进攻那自然最好,咱们可以在途中解决他们!阿巴泰被人打了个伏击,但是实力还在。
这样吧,镶蓝旗回京休整。
给阿巴泰送些粮草帐篷,让他继续在牛庄一线监视明军的动向。
扎!济尔哈朗见大汗将自己的镶蓝旗调回来,心中不由一喜。
禀大汗,阿敏贝勒发来消息,请求大汗再次派两门红衣大炮支援。
一个贝勒趁着机会赶紧说道。
对于阿敏的这个要求,皇太极早已经知道。
不过他并没有打算那么快将红衣大炮送过朝鲜,因为事情演变到现在,是无法再捉到朝鲜国主。
如果用火炮攻下南汉山城后,朝鲜境内的小城,皇太极并没有放到心上。
太快将朝鲜武力征服,那么大明最终会象前一回那般放弃救援朝鲜。
皇太极就是不想要这样的结果,他希望朝鲜的问题最终逼迫明廷出战,从而在野战中消灭辽东军的主力。
此事本汗会让马光远他们去准备的!对了,多尔衮有没消息传来?还没有!皇太极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多尔衮带着两白旗在镇江做什么呢?!难道是趁着这个机会在休整?!对于这个幼弟,皇太极也不能够把握他的心思。
皇太极叹息了一声,放弃去思虑他跟多尔衮的恩怨。
因为现在除了关注辽西明军的动向,他还有很多事情去做。
特别是抽调出几万八旗壮丁后,需要在嫩江流域扩大汉人农庄,以保证今年的粮食。
当然这些事是不可能跟只会打打杀杀的贝勒将领们商议,皇太极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去。
待八旗的贝勒们走了后,才有几个汉官从殿外进来——自从探明镇江只是疑兵之后,何可纲就不断的派人上岸打探消息。
现在朝鲜内有三万女真骑兵,皮岛通共才两万来人,如果单纯的硬拼,自然没有机会。
所以他要寻找下手的时机,最好是能够在鞑子分兵的时候各个击破。
崇祯四年在两白旗手里吃了亏后,何可纲变得谨慎起来。
即使镇江附近没有鞑子,他还是将人马留守在皮岛。
经过十数天的打探,何可纲终于等来了他所要的消息。
根据探子以及朝鲜方面发来的消息称,鞑子分了一支骑兵去进攻平壤府。
估计鞑子们在王京附近所能掠夺到的粮食不足,是以开始准备进攻周围的州县。
平壤府是朝鲜的大府,同时又是在女真人回程的路线中,不管出于哪个原因,进攻平壤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既然鞑子分兵了,那是上天给大伙立功的机会,传令下去,准备好船只,明日便上岸!守在岛上这么久,何可纲终于露出难得的笑容。
是!下边的将领都轰然应道,各个都摩拳擦掌出去准备了。
金日观走了两步后,又回过身来对何可纲道:大人,属下有点想法跟大人说!嗯,你说吧!此时何可纲心情正好,笑呵呵的说道。
是这样,属下这几日一直在想,根据探子的回报,沈阳只有两黄旗跟两红旗的人马,大凌河城外也只有两旗人马,那么应该鞑子应该还有两旗人马。
特别是探子们都没有打探到鞑子的两白旗在何处?!听到两白旗,何可纲眉角跳动了一下。
你的意思是?!属下以为,入侵朝鲜的鞑子竟似不留意我皮岛,必有所持!否则凭他三万人马入朝如何安全,我皮岛就有两万将士,王京有曹文诏五千人马,外加数万朝鲜兵,这岂是三万人马可以抗衡的!属下以为不得不防!你认为还有两旗人马在盯住我们?何可纲不禁加重了语气。
当然这点金日观也不敢肯定,他想了想道:属下只是以为有这个可能!嗯,既然你这么想,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属下以为,不管是否有鞑子盯着我们,只要我们南下灭了鞑子的偏师,则剩余的人马都会朝我们开来。
属下以为,应当让运兵船随时跟着,一旦有什么不妥,立刻回海上。
何可纲低头思虑了下金日观的意见,虽然谨慎得有些过头,但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毕竟自己是两万将士的统领,要为手下的弟兄们着想。
好吧,就按照你的意见,让运兵船不要离的太远。
是,属下这就去吩咐!第二日,皮岛的两万将士整装出发,从盐州附近登陆。
因为事前有了金日观的提醒,何可纲一直都是小心翼翼,派出了大量的斥侯四散打探。
不过并没有发现什么,因为鞑子经过后,大部分村庄都已经破败,他们偶尔看到的也都是失散的朝鲜人。
报,鞑子南来的是镶黄旗,是旗主豪格领头,一路攻城略地,已经打到了海州,朝鲜的兵丁被打得到处逃窜!南下的探子终于带回了消息。
所有的将领听到这个消息都竖起了耳朵,尚可喜更是嚷道:我们应该抢在鞑子面前去平壤府,然后在哪里干掉那支鞑子兵!对,对!其他的将领都这么认为,抢先赶到总比鞑子攻破平壤府后要好得多。
何可纲见到大家都这么齐心,心中也意动,便道:好,那咱们就全力赶往平壤府。
大人,那船队怎么安排?金日观在末尾加了一句,毕竟船队的事是经过他提议的。
何可纲略一迟疑后道:嗯,还是让船队在顺安州吧,在顺安州等候接应。
顺安州在平壤的西北不远处,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接应点。
现在何可纲的决定等于两路齐下,一边是他带着明军从旱路经过定州,安州,到达平壤;一路是运兵船走海路到达安州接应。
因为朝鲜多山陵,皮岛明军又是步兵编制,带着大炮行动极为不便。
为了抢走豪格之前到达平壤府,何可纲领着人马一路急行,终于在傍晚达到定州。
定州城遭阿济格攻破后,城内已经没有完整的房屋。
何可纲巡视了一圈,最终还是决定在城内休息一晚。
毕竟他们如果急着往前赶,也不可能走多远,在崎岖的山路间,夜晚是无法行军的。
当然还有一个消息传来,那就是豪格攻下海州后,暂时没有向平壤挺进,这让明军无需太过紧迫。
经过一晚的休息后,明军再次朝平壤进发,但是没有多久,南北两方的探马都带来了令人吃惊的消息。
这不仅让何可纲措手不及,也让其他将领都呆了。
/User/Messages.aspx?to=badmin&title=异世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