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异世明皇全集 > 第七卷辽东攻略第六十三章各自息兵

第七卷辽东攻略第六十三章各自息兵

2025-03-31 06:34:44

盛京,勤政殿。

皇太极看着空空的大殿,心神没来由觉得一阵阵疲惫。

四十三岁,本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的时候,但皇太极却明显感到自己的身体差了许多,昨日就在庄妃那儿,他亲眼看到自己头上有了几缕白发,虽然大玉儿巧妙的遮掩住了,但这个发现还是让皇太极心中分外的沉重。

他自然是知道什么原因让他未老先衰,继承汗位九年来,他一直在为大金的霸业苦心谋划,但是结果却难以让自己满意。

现在的大金跟父汗努尔哈赤时代比起来,似乎多了半个朝鲜,但实际上镇江附近的土地荒废,导致大片土地沦为缓冲地带。

父汗止于宁远,自己却给拦在了锦州,这几年辛苦收拢的蒙古部落也给明军破去,在辽西,他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唯有稍好点的就是,他们连年对北面用兵,收服了野人女真部落,可这点战果又算什么呢?!在几年的对明战争中,八旗已经死了几万勇士。

明军虽然损失的比他们多得多,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明人好像根本就不在乎,或者说,这些兵马的损失不足以动摇明廷的根基。

有了这个想法,皇太极不由得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计划。

以前自己一直认为可以用攻来达到削弱明军壮大自己的实力,但是这个计划执行到现在,明显的得不偿失。

这一次跟袁崇焕在辽东较量后,明军敢于舍弃的态度让皇太极心中了有异样的想法。

大汗,范先生来了!一个内侍小心的进来禀报道。

传他进来!皇太极坐正身子,瞬时恢复了精神。

扎!一会后,一个人影出现在殿门口,他径直走到皇太极面前行礼道:臣范文程叩见大汗!皇太极笑呵呵的伸手虚扶了一把道:先生请起,现在就你我二人不必客气!谢大汗!嗯,那本汗委托先生打探的结果怎么样了?启禀大汗,经过微臣这几年的观察,发现明廷的小皇帝确实是一个非常之人!范文程说完这一句,偷偷打量了皇太极一眼,见没有什么异常才继续回禀道:之前微臣小看了他,小皇帝登基之初便收拾了魏忠贤,又通过提拔大臣打乱了原先天启朝的党争,将权力都集结回自己手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微臣发现这个小皇帝有过人的相人之术,屡屡启用的小臣都给他带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几年,明军在辽东耗费数千万,但是袁崇焕手中的兵马粮草却未见少,这若是放在十年之前,辽东军必然溃败。

但是,明廷并没有因大量损失而衰败,反而越来越有财力支撑。

微臣探得明廷各省每年都时有灾害,但小皇帝一改历代拖拉的恶习,甚至开内库全力赈灾。

小皇帝登基八年,虽没有彻底改变明廷的混乱,但至少遏制住了颓势。

你是说明廷在中兴?!皇太极动容了,范文程所说的比他想象中要糟糕。

是的!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范文程还是对他的主子说了实话,一个令他们心中极不舒服的实话。

皇太极默不做声了!范文程进一步解释道:大汗,大明腐朽已久,要想中兴也非短时间能完成!小皇帝能够做得风声水起最主要是他舍得用钱,而且也懂得赚取钱财!嗯,什么意思?据微臣侦知,小皇帝为了解决地方驻军缺饷的问题大量动用内库,同时还给他的臣子加官俸,这样就稳定了人心;而小皇帝也派出大臣到南方外番以物易银,赚取大量的钱财供其使用。

即便是来我辽东交易的田家,看情形也是奉小皇帝的旨意而来。

这明廷的国库就如有源之水,没有枯竭的威胁,辽东的明军自然也就损失得起。

加上小皇帝重用袁崇焕,使得情势不容乐观。

皇太极听了范文程的分析后,皱着眉头缓缓道:那按照你的说法,大金在辽西打不是,不打也不是了?大汗,微臣以为现在我大金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朝鲜!皇太极长长吐出了口气道:朝鲜?!朝鲜固然重要,但是明廷比我们多百倍的土地跟士兵,我们休养所得,明廷也多我们百倍,这必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范文臣沉默了一会后道:大汗,微臣会尽量想个法子,待思虑周全了再回禀大汗!皇太极以为这是范文臣的安慰之言,也没有多想。

既然跟明廷的事情想不通,皇太极就开始思虑朝鲜的事情。

虽然阿敏他们几个在朝鲜的作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残局等着他收拾。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置受降的孔有德他们,这一群人是向两白旗投的降,现在又在两白旗手里,要是弄不好可就全便宜了多尔衮。

皇太极心中有了想法,但并不急着下定论,他向范文程问道:你看朝鲜如何处置呢?范文程稍一思虑便回道:回禀大汗,微臣以为在朝鲜另设国主是为上策,大汗可以派使臣册封李觉,从此朝鲜便归入我大金版图而又无需另外派人员打理。

但是驻兵总是要的!皇太极想了想之后道。

皮岛的明军已经受了重创,听探子回报,总兵何可纲还病了,短期内他们也起不了什么风浪。

只要有一旗人马足以应对朝鲜内的事情,现在辽西不开战,微臣以为可以派兵将朝鲜上边的余逆全扫了,这样明军就再无机会立足于朝鲜。

嗯,这些事情都是要办,但首先要处理的是孔有德他们!范文程想了想,明白其中的关窍后道:微臣有一法子,不知合不合大汗的意思!说!微臣以为安置孔有德他们,既要让他们归心,也不要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最好的办法是兵将分离,孔有德他们的官职不变,人马编制也不变,只是他们的手下由盛京汉军里头调拨人马过去,他们投降过来的明军则调到盛京来,然后分散打乱到各汉军。

这个主意不错,但孔有德他们是汉新近投降过来的明将,不能让他们独立成军,本汗的意思是让孔有德他们划归入阿敏那,阿敏是主帅,怎么都得有点人马才是!皇太极认可了范文程的建议,同时补充了自己的看法。

大汗高见!范文程哪还不明白,这里头涉及到各旗实力的划分,大汗心中早就有了主意,他便不再出声了。

事情就按着方才商议的办!扎,微臣这就下去准备!范文程躬身行了一礼,准备告退出去。

他还没有转身,皇太极突然道:先生可曾后悔?范文程不由得一愣,赶紧跪下道:微臣受大汗知遇之恩,必粉身碎骨而报,明廷虽暂有起色,但已是大厦将倾,微臣以为皇太极拦住他道:先生勿怪,本汗只是一时口误!你我相交这么多年,以后还要你多多助力!微臣定当竭尽全力!皇太极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问道:先生以为大金在本汗手里能够开疆扩土到哪个了地步?问到这个,范文程心里咯噔的跳了一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知道数年之后的光景。

他最后模棱两可的回道:大汗乃天授神命,非臣能揣测!不过微臣以为大金据有辽东之地,已成鼎足而立之势,明廷再有何变动,大金也无碍,明廷开国三百年,国祚已尽,微臣属意静观其变,再趁势而为!皇太极听了半天没有出声,最后点点头道:嗯,你先下去吧!扎!范文程走后,坐在汗位上的皇太极脸色突然僵硬起来,过了许久,最后又是长长的叹了口气——京师,乾清宫,我接到袁崇焕的奏报后心情怎么都高兴不起来,没有想到我一心谋划三面挤压女真人的策略就这样中断了。

而给我的结果就是朝鲜失去了大半,还损失了辽东两万多人马,特别是那一万关宁铁骑,想想都让我心痛,那些可都是银子。

袁崇焕除了奏报还带了一份请罪折,除了满桂几乎辽东将领都名列其上。

袁崇焕是辽东最高统帅,这次失利自然有责任。

赵率教因为没有拦住祖大弼,致使一万关宁铁骑在城外被围剿,他这个总兵责无旁贷。

祖大寿虽然守住了大凌河城,但是粗心中计损失近万名将士。

皮岛总兵何可纲也是如此,他还另附请罪折要我严惩他。

老实说,我对于何可纲这两年在皮岛的表现比较失望。

早些年,他还能带士兵上岸骚扰女真人,但广宁之战后便越来越小心,一直在皮岛没有出来。

这次好容易有机会出战,结果又给鞑子击败。

而连着两次击败他的都是两白旗,算一算,现在多尔衮也不过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居然能够将何可纲击败两次,看来这位历史牛人不可小看。

奏折中还说到孔有德跟尚可喜投降了女真人,这个倒出乎我意料之外。

我已经登基了这么久,历史也改变了许多,之前毛文龙死在皇太极手里,我认为他们两个投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居然走回历史的老路。

我给他们阳关道走,他们偏要走条死路,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只要几个猛人还没有脱出我的手掌心,我对于大明的前景还是相当乐观。

待我收拾了后金,这些叛徒们的下场可就是自找的了。

不过,现在袁崇焕说得对,辽西无法再行开战。

因为皇太极不派兵来,而大明现有的实力又无法进行一场远征,何况还有一个朝鲜的烂摊子等着我收拾。

惟今之计也只有息兵以待,然后想方设法解决朝鲜问题。

唉!我将奏折扔在了案台上,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个观点不单是我这么想,就是兵部以及孙承宗都是这么认为。

发下去传阅了一圈的奏折上边干净得不得了,他们都没有持反对的意见。

也就是说,目前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再次进入休整期,让辽东军进行新一轮的养精蓄锐。

皇太极果然是一代枭雄,我的计划再好也给他破坏的七零八落。

虽然我有信心平定辽东,但是进程一拖再拖,直接影响了我其它的计划。

八年,我已经登基八年了。

想到这,我顿时没有心思披阅奏折了。

起身出了乾清宫,朝后宫走去,方正华小心的在后头跟着。

/User/Messages.aspx?to=badmin&title=异世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