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官员的考核很简单,就是让他们先答卷。
后世的高考模式虽然让众多学子诟病,但在我手里不失为初选的办法。
考卷上最多也就三个问题罢了,要求他们在一到两百字内搞定。
之所以这样设定,是因为答案非越简略越好,若要精练,这些熟读文言文的官员们可能只需要写下十来个空洞的字作总纲就可以交卷了。
至于他们的长篇大论,我在奏折上已经拜领过,不需要再浪费时间。
待他们写完试题,我会集中召见他们,让他们轮番与我交谈一会。
我将问些有关无关的问题,考察他们的反应能力。
然后我会根据他们答题的优劣,面试时的表现,还有考功司上边的考评来决定这个官员是否胜任他的官职。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参考就是我身后的高起潜,他的捕风营负责京师,一早我已让他密切关注京中官员。
京师里大部分官员,高起潜手中都记有一份资料。
下朝之后官员动向,有无人受贿,有无劣迹,在百姓中风评如何都作了详细的记载。
高起潜他们虽然考察的时间不是很久,但也足以说明一个人如何了!吏部大部分的官员我考过一遍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有几个老油条给我挑了出来另派分流。
看来成基命跟李长庚管着吏部我是可以放心的,只要吏部没有问题,那么我朝中的庸官们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我还关注的就是刑部,刑部跟吏部一样,上下其手的机会实在太多。
特别是议罪银的实施,如果无正直廉洁的官员护持,里头将产生大量的弊端。
所以对于刑部官员我没有手软,特别是那些主事郎中们,不合格者一律另调候补。
至于在我登基以后还胡作非为有亏行的,我直接让他去贺逢圣那里报到。
因为有高起潜的密报,考核京官变得相当迅捷。
虽不能说这样的一次考核就能够选拔出人才来,但至少那些隐藏在各部的庸官们就逃不掉。
不过到了那些外地候补的官员就难办了,除了考功司里考评,我暂无任何他们的资料。
他们当中有辞官的,告病的,忧归的,都没有在地方任职,王承恩的手下也没有搜罗到齐全的资料。
我也只能是慢慢挑选,一个个的测试。
对于不能再任官职的,我直接将其从候补中除名。
现如今崇祯朝的进士也有千人之多,对于以往的官员我只能挑选些有用的能吏,其他的则让他们回故里修身养性了。
这几天我是累乏了,每日接见几十位官员,还要不停的问,辨别优劣,若不是吏治事关重大,我早就发到吏部去了。
回到后宫,本想去孝明公主那听听琴声休息会,陡然想起今儿是宿在秀儿那,便转向去了景仁宫。
经过几年的熏陶,秀儿随着管理后宫日久,已大有女强人的风姿,太监宫女们见到秀儿都服服帖帖的。
大概只有在我怀里,秀儿才会恢复小女孩儿的形态。
两人见面少不得恩爱一回,秀儿显得异常的温柔体贴。
不过稍有不同的是,这一次居然没有象以往那般扯着我说些宫里的事情,而是乖乖的缩在我的怀里。
我感觉秀儿应该有话要跟我说,便轻拍了拍秀儿的后背道:怎么心中有事嘛?秀儿在我怀里拱了拱,却并没有说话。
居然有事情难倒我们的慧妃娘娘,说出来朕替你作主!我笑着打趣秀儿道。
秀儿没有象以往那般跟我调笑,而是眼睛有些潮红道:皇上,臣妾确实有个不情之请,可是说出来又怕皇上不高兴!哦,什么事让你为难的?!我捏了捏她的小脸道。
臣妾父亲在湖广已经任满,臣妾想着皇上这次京察,是不是臣妾知道这么说是后宫干政,但皇上念臣父年纪大了,膝下孩儿就臣妾一人,臣妾想着父亲如能在京师,臣妾也好有个照应。
秀儿说完,一脸期待的等着我回答。
你的意思是让朕在京察的时候给你爹留一个空缺,他就可以留下京师了!秀儿点点头,同时身子往我身上靠了靠,彷佛希望我能说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这不可以!皇上秀儿一脸的哀求。
我刮了下她的鼻子解释道:你爹胜任在治理地方,若是朕将他放到京师来,恐怕他还不乐意。
这么多年来你操持后宫,也没有跟朕提过甚么要求。
这次不是朕驳你的面子,而是朕心中自有打算!皇上既然这么说了,秀儿自然不好再强求,只得幽幽道:早知皇上有了主意,臣妾就听皇后姐姐的话不多舌了!我笑道:怎么还向婉琴讨主意了?婉琴怎么说?皇后姐姐说,皇上待人宽厚,必不会亏待了我们!还是婉琴了解我,我不由畅快的笑了出来:哈哈~皇上,您笑甚么?难道臣妾们说错了?秀儿大约见我心情正好,不由的开口问道。
我一把搂实她道:没有甚么,朕只是笑一个心急的小家伙!人家哪心急了!皇上,既然皇上说心中有了打算,能不能先说给臣妾知道啊?秀儿在我耳边撒娇道。
看,这不是心急了吗?皇上秀儿不依的摇了摇我的胳膊。
好,朕说,前几天北直隶巡抚张鹤鸣递上致休的奏折,朕想着他已年近八十便准了他的折子。
南直隶的张凤翼朕也有心调开来,所以直隶刚好需要一个巡抚。
朕想来想去,大约只有朕的国丈,秀儿的爹爹才合适!啊~皇上,臣妾就知道皇上对臣妾好了!秀儿听到这个答案,兴奋得搂住我,还要命的贴着身子扭动了几下!顿时我象大灰狼盯着小羊羔般,笑嘻嘻道:是了,朕当然对你好,而且是现在就对你好!啊,皇上~秀儿还没有说完,就给我一个翻身压在了下边第二日,在考核外官的时候,我提前召见了成基命。
因为调吴贞疏回京师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毕竟京师重地我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掌握。
而吴贞疏无论从跟皇家的关系还是操守上来说都是上上之选,所以当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成基命也没有反对。
那皇上打算将张凤翼调至何处?成基命只是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嗯,朕已经想好了,宣府是京师北面的重镇,上回张家弄了个人在那,现在又撤了,是时候派个人去那里整顿下。
蓟州镇有马世龙在,宣府就派张凤翼去,让他将那的兵额减到三万。
减到三万?!成基命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等他想明白顿时谏言道:皇上,宣府是九边重镇,自设立起就有九万兵额,多时高达十数万,负责京师北面长城的防御。
皇上突然锐减兵额,这样恐怕会使地方兵力吃紧。
这个朕也考虑过,只是历来以长城为依托分布防守,朕以为太过浩繁,且容易为敌所各个击破。
以后大明将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防御北方,而现在蒙古已经实力大不如前,察哈尔跟朵颜部都是大明的同盟,宣府将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兵贵精不贵多,缩减兵额后,士兵待遇提高,自然士气也就提高,只要练成三万精兵足以震慑住敌人。
成基命不知如何应对皇上,只得回道:皇上,微臣对于兵事一项非特长,臣请皇上将此事交孙大人与兵部商议。
那就依你的意思吧!还有件事请朕要问你!皇上请吩咐!朕要调吴贞疏回来,空缺出来的湖广巡抚一职事关重大,朕想着要调一个合适人选!成爱卿有何人选啊?皇上说调任的时候,成基命已经知道需要人补缺湖广,一早就将脑海中能用的封疆大吏都想了个遍。
皇上问道的时候,成基命略一思虑就道:臣有一人选供皇上参考!说吧!现任陕西巡抚杨鹤之子,霸州右参政杨嗣昌!/User/Messages.aspx?to=badmin&title=异世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