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花朵,偏有暴雨摧残。
五天以后,大家为死去的英烈举行追悼会。
会开得震天动地,都表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每个同学嗓子都哭哑了。
送走了那死去的伙伴,可祥迎那血肉模糊的惨象,却无法忘记,经常出现在睡梦中,多次被惊醒。
以至于几十年来此情景还时常涌现,此生此世都忘记不了。
少年哪知世事艰。
祥欣自幼母亲早逝,由父亲带大,父子相依为命。
当时,他父亲才40多岁,因祥欣之死,也在半年之内,因过度悲伤而亡。
六位热血青少年,激情满怀地去参加战斗,结果却两人死亡,两人重伤,庆鑫与庆璜侥幸,安全返回,却一直烦闷不乐。
血淋淋的事实,对他们的父母产生强烈的震撼。
他母亲说:知子莫如父母,你嫉恶如仇的个性,我实在不放心,这样会惹祸的。
打击敌人,首先应该考虑如何保护自己。
父母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庆鑫马上结婚,改变他的精神状态,有事时,妻子也可进行必要的关照。
当时,农村兴早婚,小丈夫大媳妇,女方一般比男方大四五岁,富家子弟十几岁就娶媳妇。
当时,庆鑫的祖父行医,父亲教书,经济上比较富裕。
高山上敲大锣,名声在外,庆鑫很小就有人提媒,那些媒人虽然巧舌如簧,母亲却一概婉拒。
说孩子小,等两年再说。
媒人嫌杨家难讲话。
其实母亲早就心里有了底,只是不便明说而已。
这桩婚姻的由来,要从其外祖母说起。
外祖母家住马纪庄,距后杨楼一公里,外祖父下世早,她年纪轻轻就开始守寡。
起初听说,在收茶园地租时,外祖父死在安徽省,是得伤寒病去世的;后来又传说,是被骗子在食物里下毒,图财害命。
死亡之谜一直没有解开。
庆鑫的母亲在娘家最小,上有姐姐和一个哥哥。
庆鑫的舅舅聪明好学,考入北京大学。
后留北京任职,不能经常回来。
而姐妹相继出嫁,生儿育女。
庆鑫的姨家姓韩,家住东王店村,共有三个姑娘和一个儿子。
二闺女在韩家堂姐妹中排行第八,小名八姐,上有姐姐,名叫七姐,下有弟弟和妹妹,大姨照顾不过来,因此八姐就常住外祖母家。
庆鑫与八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外祖母对他俩热心照顾,冷暖饥渴关怀备至,无比亲切。
刚刚懂事,牙牙学语时,就给他们讲童话故事、教唱儿歌,背诵短诗,说二十四孝等。
外祖母对外孙感情深厚,她在外孙幼小的心灵里,就成了做人处事的楷模。
庆鑫三岁那年,八姐长到六岁。
外祖母与两个女儿商议,要庆鑫与八姐结娃娃亲。
庆鑫的母亲和大姨、姨夫都很同意。
但是,庆鑫的父亲提出,近亲结婚,子女好出傻瓜。
他的祖父懂得西医,相信科学知识,对这门亲事也不支持。
庆鑫的祖父说:既然有坏处,就不要急,孙子年龄还小,以后再说吧。
这事就让庆鑫的祖父推辞了。
当时,庆鑫的母亲处在两难处境,一方面母亲提媒,大姐已经同意,没有理由拒绝,不好违背她的意思;另一方面,婆母反对,丈夫和公爹都不支持。
订婚之事,就这样拖下来。
所以外人提媒,母亲都一一婉拒了。
杨庆鑫八岁那年,外祖母患病,食欲减退,身体日渐消瘦,常感疲惫。
他的母亲和大姨积极治疗,请遍本地医师为外祖母治病,吃药扎针,就是不见成效。
他的舅舅想方设法,在河北省请了一位名医,开了药方,临走一再叮嘱:一定要找青蛙身上的蛆作药引子,才能有效。
大人们跑遍十里八村的药店,都找不到,急得团团转。
庆鑫敬重外祖母,热心为外祖母治病,天真地想自制青蛙蛆。
八姐那时已十一岁,和他作伴,便到芦苇坑中去捉青蛙。
他们捉了青蛙,打死放在墙角里。
等了几天,青蛙晾干了,也没生出蛆来。
他们没有灰心,寻找原因,大人说是缺少苍蝇。
他们把死青蛙放在瓦罐内,不断洒水,逮几个苍蝇,剪了翅膀放进去,以为这样可以生出蛆来。
几天以后,他们满怀成功的喜悦,小心翼翼地打开罐子,又傻眼了,蝇死蛙烂,半个蛆也没生出来。
两个小孩顶烈日,冒酷暑,皮肤晒得红肿、起泡、溃烂、疮痕斑斑。
先后捉了百多只青蛙,反反复复,几十次努力。
以为有王祥卧冰求鲤的精神,定会感动神灵。
八姐烧香磕头,请求神灵保佑,虔诚祈祷,以求生出青蛙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