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庆鑫失学,在家两年多,家中藏书和能借到的都看完了。
可是,他并不满足,他发现越学习,胸中越空灵,真正的学问不是货物,它不会占据心灵的仓库。
知识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多,越想学习。
上学没有学校,自学无书可读。
这样的情况,对一个读书成瘾的少年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好像烟瘾很大的人,没有烟吸,跑到哪里,心情都不自在。
这就是他的思想病的根源,他和书籍相恋,已不能分离。
庆鑫想到南方读书,没有门路。
那时,鬼子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正在巩固他们的占领区,人民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苦难,遭受着残酷的压迫。
他们几个同学,饱受失学之苦,又常在一处逃难,便千方百计地打听南方的消息。
可是,信息不通,交通不便,不知道如何闯过封锁线。
八姐沉默一阵,不禁想到自己的姐姐,七姐夫外出上学,来信闹离婚。
她知道男女在一起上学,时间长了好谈恋爱,与他原来的妻子就得闹离婚。
她微微一笑说:现在强敌压境,鬼子烧杀抢掠,能够活下来,已是不易。
附近各县都没有中学,您想走那条路,这不是做梦吗?庆鑫壮志凌云地回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读书救国,为烈士报仇。
我不能做命运的奴隶,应该有所追求。
许多实例证明,人的追求不同,命运也就不一样。
同样的是艰难险阻,有人冲破它们,得到光荣的胜利;有人不战自退,最终与成功无缘。
伟人孙中山,心怀着壮志,发动群众,屡败屡战,最终打倒清朝的皇权统治,建立共和。
因此,要珍视自己的梦想,不是半途而废,才能取得成功。
八姐说:您为什么一定要上学呢?不上学不行吗?庆鑫回答:我的优势是上学。
我对中学课程能轻松地接受,老师一讲就懂。
自己读书能钻进去,兴趣无穷。
别人一个小时学完的章节;我学两个小时还余味未尽,好钻难题,不攻克不算完。
下得劲大,当然比别人学得好一些。
中学成绩好,就能选考好的医科大学。
只有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造就人生的精彩。
其他各行各业,我一无所长。
现在自身潜力不能发挥,实为前途担忧。
八姐柔声地说:现在没有学校啊!庆鑫说:阜阳就有中学,七姐夫不是在南方上学吗?我上好学,可以当医生,你可以跟着我,给我做饭,看孩子,做家务,使我后顾无忧。
八姐听庆鑫说话,没有嫌弃自己的意思,想叫自己为他服务,心中踏实,转悲为喜,鼓励说: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万事空。
外祖母讲,诚则灵。
您有真诚的心,定会感动上天,实现伟大抱负。
庆鑫沉痛地说:善良的祖父54岁去世,慈祥的外祖母,因得不到青蛙蛆而亡,真是不可思议。
生老病死如此难测,大自然如此神奇。
我决心学好本领,进入医学研究院,破解其中之谜。
八姐苦劝庆鑫,丈夫高谈阔论,抒发自己的感情,思想病有所减轻。
八姐又说些笑话,哄他发笑。
两人说说笑笑,玩玩闹闹,其乐融融。
她看到丈夫志向远大,既有学好的信心,又有勤学的习惯;还有学好的兴趣,更有上医大的梦想。
这四个翅膀如虎添翼,能使丈夫飞翔,八姐无比地高兴。
人小志大,远大的理想是他成功的第六个因素。
可是好景不长。
初中同学刘重晋捎来一封信,诉说自己离家已八个月了,在穿越敌人封锁线时,两次被日伪军抓住,钱款全被翻去,敌人防范极严,难于逃脱。
他万般无奈,竟然被迫当伪军,后来作连部的秘书。
这次考上南京汪伪政府的军校,坐上南去的火车,才有机会来信。
他想再次逃跑,去阜阳上学,层层阻隔,路途艰险,劝庆鑫不要贸然前来。
庆鑫看了重晋的来信,又烦恼起来,得了抑郁病,时轻时重,如醉如痴,再劝不醒,久治不愈。
如此这般,全家着急,如何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