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婚姻殿堂(5)

2025-03-31 07:06:45

正民告诉她,将来沿着这条成材之路,继续前进,要当专家教授,积存些钱财,出国移民,去大陆探亲,享受天伦之乐。

佩兰很是同意,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赞成他继续学习。

看到正民饱经风霜,举止不凡,谈吐高雅,高瞻远瞩,志向远大,出类拔萃。

并表示自己情愿为他作出牺牲。

佩兰一脸的阳光,看了看他,又向远方望去,望着绿树野花,都在准备结子,不禁脱口而出:将来,你如果实现了抱负,成了名教授,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叫你爹,叫我娘,在我们之间跳来跳去。

我们看着孩子,一点一点地长大,进幼儿园,上小学,读大学,个个成材,不断给咱们报告成绩,使人惊喜。

那将是多么好啊!正民感叹地说:是啊!前半生我们都生活流离,漂泊不定有家难归,后半生也该享些天伦之乐了。

理想是美好的,要实现理想就得从脚下做起,不努力哪来的名教授,不结婚哪来的孩子,我们结婚吧!佩兰喜得合不拢嘴,不住地称妙。

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两人开怀大笑,尽欢而散。

随着约会的增多,他对佩兰的为人了解得更深。

她生活节俭,朴实无华,出身书香世家,做人处事,不骄不傲,彬彬有礼。

只身在外,自谋生计,艰苦奋斗,不求助于人,却乐于助人。

言行气质都算佼佼者,内心品质更美: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胸襟的开阔,卓越的个性,奠定了家庭幸福的基础。

1954年8月,佩兰毕业了,到国防医院中心诊所工作。

那是台湾最好的医院。

当她俩准备结婚时,佩兰的好友善意地劝说,女人前途的好坏全靠丈夫,会干工作的不如会结婚的!老同学劝她三思而行。

有的朋友甚至说:军人待遇太低,那是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

难道还要永无止境地受苦吗?但是佩兰却情真意切,坚定不移地爱着正民。

尽管他家徒四壁,一穷二白,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但佩兰依然和他结为伴侣。

佩兰对他的这份笃爱之情,使他牢记在心,决心一生相伴。

他俩的婚礼是在新竹举行的。

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共计二十多人。

洞房是新竹的军人宿舍,那是他们的爱巢,虽然十分简陋,却有特色。

院墙是竹篱笆,房屋墙壁也是竹篱笆,用泥巴和石灰涂抹。

屋内干干净净,空空荡荡,除了一张木床和一个矮桌子,两把藤椅之外,还有几张破旧的木椅,没有别的家具,更没有嫁妆。

门口贴有新婚对联。

佩兰亲手剪成的几个双喜字,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客厅正中墙上挂了一个大镜框,内里有一幅举行婚礼时的主宾合影。

他穿着一身中山装,米黄色,显得英武挺拔,风度潇洒。

她身着婚纱礼服,留着齐耳短发,红褂白裙,光鲜亮丽,两眼笑眯眯的,更显得圣洁神奇,飘飘然如人间仙子,有出尘绝俗的世外之态。

媒人张维新主持了结婚仪式,虽然俭朴,却很欢快,主宾满意,温馨无比。

他俩结婚时,生活过得极其艰苦。

可是,夫爱妻贤,天作之合,情意绵绵,身心舒畅,欢欣鼓舞,陶然欲醉,这才是人生最甜蜜的。

这种感情是超物质的,它能使一切变得美丽无比。

他们夫妻,亲密无间,情投意合,都有真诚的、高尚的、忘我的爱,从来没有争吵过,甚至没有红过一次脸。

总是男爱女亲,相敬如宾。

有人说结婚是恋爱的坟墓,可是,他俩婚后,恋爱能够保鲜,仍然处于热恋之中。

他们都不会惹对方生气,都把苦留给自己。

有一次,他俩出去办事,正遇大雨倾盆。

正民快速地跑去开车(院内有公家车库),计划开车接她,以为这样可以使她不被淋湿。

没想到他打开车门时,却发现佩兰站在他背后。

杨非常生气,严厉责备佩兰。

她低垂着头,说:因为老是看到你照顾我,总是默默地为我做事,心中不忍,太难受了。

我不愿你为我吃苦,所以才跟来的。

他们恩恩爱爱,比翼双飞,都在爱情的甜蜜液汁中浸泡着。

总是希望让对方多一些方便。

这样,他们之间还会有什么争吵呢?在子女眼中,他们的父母爱对方更甚于爱自己,而且他们的爱,能够在彼此心灵上有所成长。

因为他们之间的连结,是如此深刻而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