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婚姻殿堂(11)

2025-03-31 07:06:45

由于充足的运动,鸣儿一觉整整睡了三个半小时,醒来时脾气变了,再不像初次那样大哭大闹了。

以后,肚子饿时也仅哭几声,再没有听见她拼命地嘶喊了。

其余三个孩子,一个个都是这样,经过第一天的较量,以后都成了乖宝宝了。

美国有研究证明:一种行为持续21天,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它是一种稳定行为。

当然,21天是一个大致的概念,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需要30—40天,总之,坚持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有一天,忽然一鸣大哭起来。

正民想,莫不是从床上滚下来了?他俩急忙冲进卧室,只见刘海山这个捣蛋鬼大笑,说我常常到您家里玩,却没有听见一鸣哭过,我一直怀疑她是个哑巴,所以刚才偷偷地把她的小指头咬了一口。

娇溺习惯,长夜难眠。

有一天,正民加班,深夜回家,在巷口遇见隔壁的刘伯母,正抱着孙子遛马路。

看到他们祖孙两人,半夜三更散步,奇怪极了。

就问:刘伯母这么大精神,这么晚了还没睡?谁知刘伯母叹了口气:唉!有精神?我们全家都让这个小鬼磨死了。

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一醒就哭,非要人抱不可;光抱不成,还得摇;摇还嫌不够,还得走;现在大了,在屋里走,也不行了,更得到街头走。

我已经走了一个钟头了。

实在累了,想靠着墙角歇会儿,刚停下来,他就火烧屁股似地尖叫起来……正民看着老人瘦削的身子,寄予无限的同情,也深深感念慈母教训得正确。

要不然,他或者佩兰,每天晚上就要跟刘家伯母作伴散步了。

正民认为,早在孩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应该管教他们。

如果小时候没有管好,对一个人的危害将是无穷的。

后来,二女儿化宇,长子定一,次子北恒相继出世,他们一个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

佩兰也没有一天中断工作。

她把家事、公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样样不差,人人夸,个个赞。

孩子乖,都听话,是主要原因。

小三角板,审问三天。

在松山时,曾经发生过一件不愉快的事。

一天,他们在检查女儿的书包时,发现一块漂亮的塑胶三角板。

他们很清楚,这不是父母给她买的。

小时摸针,大时偷金。

事情虽小,也不能马虎,一定要把来路弄清楚。

他们深信千里堤防,溃于蚁穴,此事如果处理不好,说不定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佩兰发现此事后,即询问三角板的来路,鸣儿总是说:我不知道。

第二天,在送她上学的路上,正民讲很多故事,借以启发她拾金不昧,借东西要还。

并告诉她:爸爸四岁时,一只小鸡从后院排水沟里跑进来,爸爸留下喂养,被奶奶发现,遭到痛打,皮开肉绽,缝了四针,至今疤痕尚在。

这种惨痛教训应该记取。

教她把三角板还给同学,就说:对不起,我把三角板拿错了,回去打开书包才发现,请原谅。

放学回家以后,正民又绞尽脑汁,探求三角板的来龙去脉,苦口婆心,好言相劝,讲得唇干舌燥。

鸣儿唯一的回答,仍是那一句话,爸爸,我不晓得。

他险些把肺要气炸了,就想动用母亲传下的家法。

经过几次强压怒火,看看才五岁的孩子,那样的嫩肉,怎能经得起一阵毒打呢?而且粗暴的方法,也许会把她吓呆的。

不得已,只好仍旧开导她,使她能把原委说清楚。

一整天过去了。

放学后的晚上,正民准备继续责问。

佩兰怕他生气伤身,向他示意,不必再问。

借以使她身心松弛,安静地休息一个晚上,亦可避免打得孩子哭叫,半夜三更,惊动四邻不安。

第二天早晨起来,佩兰忧虑地对正民说,鸣儿仍然没把三角板还给人家。

他实在压不下怒气,吼叫着逼问鸣儿:你要说清楚,这三角板是偷谁家的,为什么不还给人家,你会把爸爸气死的。

他的吼声又大又高,使女儿惊恐异常,泣不成声。

回答仍是那句话:爸爸,我真的不知道。

天哪!仅仅是个五岁的孩子,竟能顽劣到这个地步,长大成人,将会变成个什么样子呢?说教的方法完全失败了,要打!他握紧拳头,正准备要痛打她一顿。

突然看见走廊上的衣柜,他就把鸣儿抱起来,放进去,关起来,让女儿反省。

听着女儿的哭声,由嚎啕大哭到喘泣,两个小时过去,声音一点也听不到了。

他急忙地从柜门缝隙中窥视,看到女儿满脸泪痕,汗水浸透了衣衫,两眼肿得好像红枣,蜷曲着身躯,睡在角落里。

他急忙打开衣柜,把女儿从柜内拉了出来,紧紧地抱在怀内,泪水成串地流落在她脸上。

他的心又一次被撕裂了,后悔对女儿的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