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移民巴西(3)

2025-03-31 07:06:45

回到卧室,已经十一点了,佩兰还在收拾散碎东西。

看着孩子熟睡的样子,不禁想到,马上要去万里之外、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去谋生,有没有把握将孩子们扶养成人呢?心里胆怯,一片茫然。

第二天一早,预借的汽车就到门口。

在邻居的帮助下,七手八脚,把这批木箱很快装上卡车。

正民以前的服务单位,有很多人来送行。

佩兰的工作医院,救济院的各部同事,以及院民都来了。

都来为杨家送行,送到很远还不肯离去。

还有的坐上汽车,送到基隆海港,等着开船,他们被那种深情厚谊所感动,热泪盈眶。

上午十时,他们到达基隆码头。

由于时间尚早,海关检查人员还未上班,他们便利用这段时间,跟朋友话别。

一时离愁别绪,涌向心头。

从此天各一方,真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多年的朋友,亲密的感情,真是难分难舍。

下午一时许,海关人员陆续到来。

正民立即请求检验行李。

他们悠闲自得地看看手表,在杨家的行李周围走了一圈。

说:时间还早啦!检查起来是很快的,不必着急。

正民听后很放心。

验关的目的,是严禁违禁物品进出口岸,尤其是进口要求比较严。

他这样拖家带眷的,一堆破行李,哪有什么私货可查的呢!又等了个把钟头,验关人员仍无动静。

再去催问,又回答说,不必急。

下午5点开船,到了四点多,旅客都上船了,佩兰及孩子也爬上了船,别人的行李也都装上船,只有杨家的行李仍堆在原地。

海关人员优哉游哉,抽烟谈笑,像没事人一样。

正民开始焦急起来,又去催问。

这次验关人员的语气完全变了,装腔作势地说什么:那么多的行李,如何检查呢?你拉回去吧!下一趟带走。

从台湾到巴西旅行,坐轮船来回一趟必须半年,哪能再来呢?这不是故意玩人吗?正民说:什么?这不是开玩笑吧,我们住的房子已经退给公家了。

如果拉回去,东西存于何处呢?他们说:总该有个朋友吧!哪里不可以存放呢?正民急不可奈,骑虎难下,三番两次恳求他们,他们仍不答应,不知如何是好。

他手中无钱,要是全家空手到巴西,连件换洗的衣服都没有,该怎么办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该如何是好呢?又急又愁。

时机难得,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送行的人中,有一位修女,她是佩兰小学的老师。

她看到这种情况,想起她的一位学生,在海关工作,或可帮忙,就打电话给他。

那位学生立即赶来,前去跟那些验关人员协商,形势急转直下,就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内,把杨家的行李全部检查通过了。

正民才顺利地上了船。

当他走进船舱,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因紧张过度,两腿酸软无力,像虚脱一样,坐在床铺上时,再也站不起来了。

后来,其他乘客怪他太不通气,说验关人员胃口也不大,多少打发一点钱就可以了。

天啊!原来如此,不知他们有受贿的习惯,堂堂的海关验关人员,怎能如此刁难呢?当时,正民真想上书总统,告诉他一个小民出国的经历。

当时,正民以为,上了船便可以直达巴西了。

谁知到了香港,还得停下,还得换乘大船。

所有的行李都得卸下来,三天后开船。

不得不在香港暂住。

带着100美元移民,哪里想到,船行途中,还有另外的开销。

正民和情之为了省钱,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旅馆,要了一个小房间,房中只有一张双人床,八个孩子睡床,四个大人睡地。

那时,台湾流行一首歌谣,一家八口,一张床。

把当时住房的拥挤,描绘得淋漓尽致。

而到香港,他们两家十二口,却是一张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孩子在床上勉强能够躺卧,大人只能席地而坐。

就这样凑合三夜。

行李箱都堆放在走廊上。

一日三餐,问题不小。

为了省钱,当然不能下饭馆。

他口袋里只有100美元,任怎么数,都多不出一张来。

只好打最经济的算盘。

买了十几条白面包,然后向旅馆要开水。

孩子们开始吃得津津有味。

由于平时在家吃馒头,除了三餐以外,很少吃零食,面包当然是珍品。

可是白面包吃多了,很快就讨厌。

吃到后来,直到肚子很饿,才不得不吃点,用开水把它冲下去,以应付最低的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