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移民巴西(6)

2025-03-31 07:06:45

正民把家安顿好,第二天就外出找工作。

没想到家里来了一位老华侨刘先生。

他西装革履,仪表堂堂,举止庄重,言谈高雅,自行驾驶一辆高级轿车,俨然一位德高望重的侨领。

这位侨领自称,凡是新侨初到,他都亲临访问,帮助解决困难。

佩兰听了他的自我介绍,热情地接待了他。

亲不亲,故乡人,跋涉万里,来到异国他乡,受到这位老侨的关怀,信赖感激之情,油然而升,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他说如果有什么困难,只要说出,一定鼎力相助。

有什么商品,也可以帮助寻找销路。

佩兰当即从箱内取出四个提包,交给他。

他随即答应试销。

晚上回家后,虽然工作无着落,但听佩兰讲述,老侨领来拜访之事,也喜出望外。

两天以后,刘先生带来一个信封,内装32美元,亲手交给佩兰。

临走还说,如果需要,还可以继续帮忙。

这句话说到他俩心坎儿里去了。

正民算着这些提包,可以增值八倍,如果能如数卖掉,就可以把旅费全部收回,如能利用得好,他们就很快站稳脚跟,踏上坦途,告别一时的贫困了。

这些好梦激励着他们,于是佩兰日夜加工,把剩余的196个提包缝制出来,托刘先生推销。

刘先生爽快地答应,把提包全部带走。

他们天天等,夜夜盼,望眼欲穿,一周、两周……一月过去了,始终不见刘先生的踪影,更不见送钱来了。

才知道上当受骗了。

正民的美梦,因被骗破灭了。

他们一家连吃饭都困难了,一家人变得烦恼沉闷。

目睹时艰,佩兰也失去笑容,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终日一言不发。

杨正民非常不忍。

工作还没有着落,食物不足,孩子们常喊肚子饿。

他们强行压抑着内心的焦急,不断地寻找各种机会。

勤俭度日,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他终于发现一线生机,暂时可以解决全家的生计。

那时,圣保罗的每个区都有农贸市场,轮流开放,并将某天定为农产品集市日。

到了这天的清晨,农民就把青菜、水果、肉蛋等运到市场,按批发价直接卖给用户。

交易时,很是热闹,买卖数量很大。

集市到了中午就结束,没有卖完的商品,农民并不运回,就成堆地丢弃,扔在市场上,当做垃圾处理。

像青菜、胡萝卜、土豆、鸡爪、鸡头、鱼头、骨头等,其实还相当新鲜。

他们不会利用,全部扔掉,很是可惜。

正民得知这种情况,深深庆幸巴西人的浪费习性,正好可以缓解他家的燃眉之急。

从此,他们就选择午后适当时间,经常推着小菜车,不用花钱购买,白白拣来很多食品。

经过佩兰巧手烹制,不仅味美、量多,营养也相当丰富。

如此这般,生活费用节省很多,孩子也个个健康,茁壮成长。

那时,对衣服穿着,也尽量节省。

他们的鞋子破了补,补了再穿。

对孩子重视勤俭教育。

后来,日子转好,逐渐富裕起来,还是坚持节俭习惯,常从树下拣拾落果做成果脯,熟果做成果酱,除自家食用外,还赠送亲友,很受赞赏。

如今,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收入颇丰,仍能坚持勤俭、廉洁朴实的美德。

这些自幼养成的优良传统,不是宝贵的财富吗?回想起来,领教了那位侨领的欺骗,经过刘先生的淬炼,他们吸取了教训。

从此凡事认真地对待,使得全家闯过凶险,因而获得福祉。

如果当时悲观消沉,丧失生存的勇气,不能动心忍性,自求多福,寻求机会,他这个家恐怕早就破碎衰落了。

那位骗子刘先生,其仪表谈吐,颇易给人好感,如能具备诚实的美德,当会使侨胞尊敬爱戴。

可惜,他贪图小利,乘人之危,不以正当手段谋生。

多年以后,吕情之被选为华侨荣光联谊会副会长,正民也是四位侨领之一,定期参加会议,与各城市侨领联络。

在巴西侨界台面人物之中,从来就没听说过刘先生的名字。

而且,他恐怕被人识破,定要躲躲藏藏,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真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这样的人,确实令人可怜!可悲!可叹!原来的聘书作废,正民开始紧张起来。

阅读报纸,寻找资料,剪取广告,到处求职。

圣保罗是非常大的城市,公共汽车线路1500条,每条线路都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

上下班拥挤,所用时间更长。

幸好正民在电子工程方面,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一周之内,就找到了三个与电子有关的工作。

这些工作的地址,到住处距离都差不多,至少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他选择了其中一个电子工厂,能与情之兄一起上班,可以同来同往,相互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