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奇遇纪实(9)

2025-03-31 07:06:46

自幼坚持能习惯,长期培养成自然。

正民夫妻以身作则,作出榜样,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热爱读书,到老也是如此。

正民说:每天看到父亲在读书,孩子会不读书吗?他们自然认为不是压迫去念书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孩子看到父母聚精会神地捧书学习,读得兴趣盎然,便个个效法。

身教胜于言教。

这比对孩子训斥打骂有用得多。

要是孩子不认真读书,不论做什么好事,正民不但不领情,反而会批评。

他为孩子设想了方向,执行起来非常坚定。

正民对孩子比较严肃,他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了威信。

说实话,孩子有点怕他。

有一次,儿子北恒在碗厨下边玩,听见他在外边咳嗽,竟然惊得猛一跳,额头撞在柜子的钢片上,撞破一个洞,弄得一时血流不止。

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包扎治疗。

北恒长大了以后,善解人意,敬老尊长,对爸爸颇为贴心。

正民一回到家,他就拿着拖鞋送给爸爸。

子女认为:父母对待他们,抱着天一样高的标准,却不失慈爱和宽大。

正民对孩子说:对你们,我有两点希望,一是认真学习,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二是都喜欢运动,身体健康。

这两点,四个孩子都没有使正民失望。

他们都勤奋努力,很早就养成勤奋读书、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杨家每一次搬到新家,第一件要紧的事,是使每个孩子都有个书桌,椅子的高低,灯光的强弱都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第二件事,就是安装运动器材。

为孩子准备了适当的条件,在院子里装置了吊杆、吊环,挖了沙坑,还捡来两个旧轮胎做推环。

正民鼓励他们跑、跳、爬,兄弟姐妹间比赛,跟别的孩子竞争。

女孩子学芭蕾舞,男孩子学柔道、空手道,效果显著。

生命在于运动,千金难买健康。

适量的运动与身体的发育成正比。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完成繁重的任务。

虽然那些运动器材因陋就简,不费一文,可是孩子们却玩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阳光、空气、食物一样不缺,个个都健康活泼。

他们不是瘦弱的书呆子,都有健壮的体魄。

两个男孩子很突出,既是黑带跆拳道尖子,又是大学举重选手,还是学校柔道冠军,参加了很多校际比赛。

后来,身高一米八五的北恒在全州柔道大会上得了冠军,战胜了体型酷似金钢的大黑人,成为风云人物。

正民认为,现在很多人,对子女在物质享受上付出极多,给予过多的生活照顾。

对子女的坏习惯却不加管束,任其自由发展,久而久之,想改就难了,这不是健全的爱。

一时的不察,一时的疏忽,都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防微杜渐,愿天下父母慎之戒之!宽严一致效果好,家庭和睦乐哈哈。

很多家庭的通病是:父亲管得严,母亲管得宽;祖辈和外祖,总是宽边站;充当和事老,且顾这眼前;子女图方便,寻找保护伞;真理听不进,歪理记心间;孩子不成才,夫妇互埋怨。

杨家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无论大事小事,夫妇都认识一致,且配合默契。

孩子从小就知道,妈妈的决定就是爸爸的,妈妈给予的爱,也有爸爸的爱。

他们的子女说:一旦我们的状态比较疲塌时,父母便鼓励我们,使我们立刻振奋起来,以达到一个更高境界。

妻子教子的方法,教育融合于母爱之中,丈夫是百分之百地赞同。

他说:如果孩子们有所贡献,要评价论功劳,都应该归于佩兰。

他们结婚多年,大多分居两地,住在不同的城市。

教子的责任,大半落在她一人肩上,她照样教育不放松。

正民总觉得一个母亲在家中的地位,就像冬天的太阳,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使他们无忧无虑,奋发向上。

孩子年龄不管多大,教育的责任还是存在的。

以后他们儿女成行,对母爱的需求,是不会减少的。

佩兰心里装着全家,对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了如指掌,对全家的生活关怀备至。

为了培养孩子,付出全部心血。

他们有时住在二楼上,佩兰在厨房里,不必开门,就能分辨出是谁的脚步声,了解与关爱,已到化境。

定一说:母亲是我们家庭的轴心,也是作息时间上,永不失误的时钟。

杨家兄弟姐妹四人从小都好学上进、勤俭朴实。

(前排左起次子北恒、长子定一,后排左起长女一鸣、次女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