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接受审查(1)

2025-03-31 07:11:41

(1954年1月---1954年7月 辽宁 昌图 金家镇)1.祖国,您的儿子回来了那是1954年1月3日清晨, 在朝鲜平壤火车站,一列坐满了换防回国的志愿军专车在长鸣一声汽笛后正滚滚起动。

站台上不少朝鲜妇女儿童挥午着手中的纸花,彩旗伫立在寒风中热情地呼喊:急文滚东母,多满那不西达!(再见, 志愿军同志!)一位苍白消瘦的年轻军人上身挤出窗口,向欢送人群默默地摇动着手中的棉军帽, 顾不上抹去自己满眼热泪......那位年轻军人就是24岁的我,那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似乎那时我挥手告别的不是刚刚结束了战争灾难的朝鲜人民,而是告别我自己那段刚刚结束了的战俘营的苦难岁月!列车正好沿着我们三年前入朝时那条路线北去,我望着掠过窗外的那宁静的山谷,那隐在白雪绿树丛中的村庄,那村庄里升起的安祥的炊烟,真正意识到战争确实过去了,和平确实来到了!我靠着硬木车座的椅背疲惫地闭上眼,三年来的经历潮水般涌上心头:匆忙入朝、千里行军,战斗失利、遭敌围困,突围不成、受伤被俘,痛苦彷徨、但留忠贞,腥风血雨、奋起斗争,坚持回归、长期监禁,思念故国、云天望尽......一路上对往事的回忆又引起了我的万千思绪。

我想起:被俘后,使我和我的难友们最为痛苦的是那种严重的耻辱感!我们部队的传统教育和作战纪律都有决不当俘虏这样一条! 有东北抗日联军八女投江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榜样,有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最后一口气的要求!对我们这些知识青年还要加上忠君报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传统教育所形成的精神压力,尽管我们的被俘都是因指挥失误,战争失利,自己完全丧失抵抗力而不幸被俘的, 作为个人对战争的失利对自己的被俘都不应承担责任,但我们却总摆脱不了一种对国家,对党的负罪感!于是就出现了在中国志愿军战俘营里有比起朝鲜人民军战俘营远为严重的精神压抑,情绪消沉现象; 甚至出现了有的难友被俘后寻机自杀的现象;出现了盲目越狱逃跑事件;出现了用鲜血和生命去洗刷耻辱!的斗争口号. 而中国战俘的这种耻辱感甚至曾被敌人利用来策动战俘背叛自己国家,阻止战俘回归自己祖国!然而在我们这些中国战俘心里也还有我们那一代炎黄子孙所共有的强大精神力量 :即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我们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目睹了甚至亲身参加了打败日本鬼子侵略和打垮由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全力支持的蒋介石反动腐败政权的战争!那个响彻全世界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的声音还回荡在我们耳边,那犹如旭日东升新中国的万丈光芒还闪耀在我们眼前!我们都曾经为祖国的新生而流血流汗,即使不幸身陷囹圄也是为了她——我们那人民勤劳,江山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祖国啊!对我们中国战俘所有爱国者来说,战俘集中营无非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又一个战场而已!美国当权者竟然要强迫这样的中国战俘放弃做人的尊严,背弃自己的信念,背叛自己的祖国,谈何容易!啊!历史学家们将怎样来总结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俘营斗争的是非曲直呢?未来等待我们这些战争幸存者的又将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