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求职真难(1)

2025-03-31 07:11:41

(1954年9月---1955年4月 北京)1.先立业?先成家?1954年9月中旬,我和M一起从西安到北京。

她到地质部报到,我则住进我二哥在建国门外的仅10平米的宿舍里。

那是简易工棚式平房。

我二嫂刚生了大女儿正在坐月子,二哥自己住进他所在工厂的集体宿舍,而把折叠床让给我这个亲兄弟和他的妻子住在一起!我既感激又不安,如果不是既无单位又无钱,我说什么也不能这么为难兄嫂!我是多么渴望早日脱离这种困境啊!我几乎是天天去北京市转建委员会询问我的工作分配问题,得到的回答总是让我失望!   幸好不久父母即由重庆来到北京,农业部先将他们安排在招待所暂住,我便立即搬过去与父母同住。

半月后又随父母住进草厂胡同一个小独院内,虽然也只有两间住房,至少有了一个较稳定的栖身之所了,可以开始去为成家立业而奋斗了。

当我又一次被市转建委的接待人员那种不耐烦态度和含沙射影的语言刺得心灰意冷之后,便萌发了到清华大学去复学,大学毕业后总得分配工作吧的想法。

对此,父母十分支持。

M尤其支持:你去上大学吧,我的工资够我们俩人用的。

第二天,我回到阔别了6年的母校。

清华园依然是那么庄严、肃穆,又充满勃勃生机!大操场上像我当年那么年轻的男女同学在打球在跑跳,在尖叫在欢笑,那么无忧无虑真让我羡慕不巳!看那大礼堂庄重的球形楼顶!我曾经在它那蓝色的穹顶下,在那灯光辉煌的舞台上参加演出过<<黄河大合唱>>。

啊,这就是我们物理系大楼,我在那里上了两年课,我还记得周培源老师给我们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情景。

还有大礼堂旁的阶梯教室,我曾经在那里听过朱自清老师的文学课,吴晗老师的中国通史。

我费了那么多心血才考上了清华,要不是参加革命我才舍不得中途辍学呢!、我是听了党组织的话,才放弃学业去解放区的,而今还让我回来读书吗?。

我在校园里一面走,一面想,心里忐忑不安。

总算找到了学校办公大楼。

我到教务处询问,负责人告诉我已有不少跟我情况类似的同学回来复学了,只是我原来上的物理系因为院系调整已经并入北京大学。

他请我去北大询问。

我有些失望地离开办公大楼,转到学生宿舍区进到新斋、平斋,去看我曾经住过的宿舍,又转到静斋后面的树林里,看看我当年秘密入党宣誓的那块林中空地!我站在那里看着巳长成大树的林子,回忆起刚满18岁的我就是从这里开始自己艰难革命历程的。

如今,我在这世界上走了一大圈活着回来,党籍也没有了,工作也没有了,饭碗也没有了......我低垂着胡思乱想的脑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清华园。

我赶到和清华大学仅一墙之隔的北京大学,那里原来是燕京大学校园,于我也是很亲切的。

我到教务处谈了我的要求。

他们立即去里间屋查看了原清华物理系1946年入学的学生名册档案,找到了我的名字,然后,微笑着告诉我:欢迎你回来重读!只是你离开学校已经六年,必须重新从大一开始学习,现在物理系的学制是五年毕业。

另外我们也需要看一下你的档案才能作出最后决定。

这么说,我如果复学,要到1959年才毕业,就是说我这大学从1946年开始一共要花13年才能毕业!我出了办公大楼信步来到未名湖畔,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思考着。

时间长些也不要紧,谁让我那时候那么积极去投身革命呢!问题是我上学的学杂费、书费、生活费还得全靠爸妈供给,一直到我30岁......这么一想我觉得自己脸都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