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年回忆:我的朝鲜战争 > 第一章 千里夜行军、赶往三八线(4)

第一章 千里夜行军、赶往三八线(4)

2025-03-31 07:11:40

我高兴地取下水壶递给大娘。

大娘接过水壼并没有走向灶头,而是走出屋门口仔细向天空张望。

还侧着耳朵听什么声音。

我明白了:大娘担心的是鬼子飞机!但不明白她为何此时怕飞机?后来,见大娘转身回屋向铜锅里倒进水,又往灶口里添木材烧水,才知道她要现烧开水,又怕炊烟太大招来敌机!我连忙过去阻止大娘添材烧火,大娘推开我用吹火筒着力吹起来。

锅里水刚开起来就听见了飞机声,我们立即跑到门口,只见一架敌机已朝我们飞过来。

大娘转身就把我推进她的贮藏室还把小门使劲关上,好像机枪子弹洞穿不了她的房门似的。

这时我听到敌机俯冲时的啸叫和扫射的枪声,心想真不该给阿妈妮闯这么大的祸。

等飞机声消失后我冲了出来,发现大娘正平静地往水壼里灌开水。

还回头对我笑了笑!我捧着滚烫的水壼,半天说不出话来,我掏出挎包里的半块肥皂放在灶头上。

大娘一把将肥皂抓起来贴在胸前大声说:高马不什米达,高马不什米达!(谢谢,谢谢!)我离开大娘时,查看了房顶,没发现有地方冒烟。

我看出来是茅屋上面高耸的岩壁使疯狂的鬼子不敢靠近扫射,才保护了这间独立小屋和大娘的生存。

7.山林中掩藏着一排尸体我们入朝时第四次战役刚结束,沿途到处可见到美军败退时扔下的军用物资,有成箱的罐头食品、有毛毯和鸭绒睡袋、甚至还有因汽油用尽丢下的吉普车。

到了宿营地有胆子大的就跑到美军防守过的阵地或驻扎过的营地去寻找战利品:有的捡回食品或毛毯,有人甚至抱回来鸭绒睡袋。

大约是入朝后第十天,凌晨到达宿营地后,大家发现山坡上树林子里隐约可见一座美军军用帐篷。

几个宣传队员便邀我一起去看看有没有战利品。

我们放下背包就爬上山去。

哪知帐篷里空空如也,我们转到帐篷后面,透过晨曦见到山林里的空地上堆着一些毛毯。

入朝前刚从成都参军的夏茂清兴奋地喊着:有了、有了!,奔跑过去抓毛毯。

不料他大叫一声:死人、死人!,扔下毯子就往回跑。

我们壮着胆子走过去揭开军毯,看见了一排僵硬的美军尸体!一共八个,有白种人、黑种人,大都缠有绷带,可以看出是一些来不及运走的阵亡士兵。

大家见我拉过毯子把靠边的两具尸体盖上,也默默第拉起毯子重新将其余尸体盖住。

我们空着手扫兴而归。

后来再也没人去找战利品了。

下山途中,我想起了读高中时美籍英语老师教我们的那首美国歌曲:《Bring back my Bonny to me》:My Bonny is over the Ocean, My Bonny is over the Sea. My Bonny is over the Ocean, Oh bring back my Bonny to me! To me ! Bring back, bring back. Oh bring back my Bonny to me!(我的邦尼到大洋彼岸去了,我的邦尼在海外。

啊,把我的邦尼带回来,还给我!回来吧,回来吧!我的邦尼快回来啊!)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的一首表达母亲盼儿归的流行歌曲。

山林里那些阵亡士兵看起来都很年轻,他们远在大洋彼岸的母亲,是否也在眼巴巴地盼着她们的儿子归来?……8. 空无一人的小山庄入朝后,由于太过疲劳,我本来不大的烟瘾变大了。

出发时带的那几包烟很快抽光。

憋了两天实在憋不住了,就去向我们机关连的司务长老刘讨要了一点旱烟叶,抽起来发现有种特殊香味,便问是他带出来的关东烟么?刘司务长说是他昨天刚拿针线跟朝鲜老乡换的朝鲜烟叶。

我带上针线包就去出找朝鲜老乡。

那天我们的驻地已接近三八线,是地势比较平坦的丘陵地带,村落较多,房屋也保存得较为完整。

只是当时大部分老乡都未曾返回。

我在附近没有找到存有烟叶的老乡,便跑到一个山沟里的小山庄。

在庄子外面的地头里,我见到了一些收割后残留在地里的烟叶子,高兴地仔细收集起来装进挎包里。

心想在这个村里肯定能换到烟叶了。

走进被太阳照得暖暖的庄子里,一片安静祥和,房顶上还有几只猫儿在嬉戏。

我恭谨地喊着:幺波唏不唏哟!(您好!)敲了一家老乡的屋门,没有回应。

我轻轻拉开推拉门,屋里空无一人。

再去敲第二家、第三家,都没人!我这才感到村子里太安静了!心里紧张起来,但还不愿放弃。

第四家是一个小院,我走到最里面的一间屋子前,站在门口侧耳听了听,屋里有猫叫,心里高兴起来。

一边喊着幺波唏哟!一边拉开屋门。

一股浓烈的腐臭气息冲了出来,炕头上躺着一具露出白骨的女尸,几只正在啃尸体的野猫转过头来,用它们闪着磷光的眼睛瞪着我。

我猛地关上门连连后退,直到走出村子,还没止住剧烈的心跳!那幅情景是朝鲜战争刻印在我心中的又一个惨烈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