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很多人总是埋怨问题多如牛毛,要反复地去解决。
但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仅仅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个小部分。
比如说,一个人因头疼到医院看病,医生只是单纯地检查了他病人的头部,只要暂时为他消除了头痛,他们就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彻底的全身检查。
只有到病人的病情牵动全身,才会引起医生及病人自己的重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表面上看,医生的所作所为似乎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就事论事有些相似,但它们存在本质区别。
就事论事是指,按照事情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因这件事而牵扯到其他事。
而与医生相似的做法,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因此错过最佳诊治时间,甚至遗憾终生。
要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光满足于小修小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问题一次性解决,不留任何后患。
把问题一次性解决,是一个人对工作尽职尽责的表现,而对工作尽职尽责不是某一个时段的过程,而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整个工作始末,甚至我们整个人生。
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复杂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机器上的零件,任何一个零件出问题,机器都将无法运转。
每个员工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次性解决,实际上就是为其他员工的工作做铺垫,因为上一道工序的结束就是下一道工序的开始。
反之,如果每个员工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积累起来就会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许多人,尤其是初涉职场的年轻人错误地认为,对简单的问题较真就是一种浪费,不必做得很详细、很彻底。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还是用一个真实的事例来说明吧!我们国家在修建大型工程时,很少能一次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到,总是要反反复复地打补丁,不是今天加铺水管,就是明天加建电缆,又要一次次将马路挖开,造成重复浪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在进行相同的工程时,总是坚持一开始就兼顾所有的问题,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
两种做法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不必赘述。
每个人都知道,好习惯能引导一个人踏上成功之路,坏习惯则能将一个人引入歧途。
很多人做事都是点到即止,工作没完成或只完成了一部分就将其放在一旁,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了。
这显然不符合一个优秀员工的要求:将工作负责到底。
将工作负责到底,不仅要求员工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求他们竭尽所能为他人的工作奠定基础,提供帮助,将工作的效能提高到最大限度。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有始无终或虎头蛇尾的恶习,它将在无形之中吞噬你的进取心,将你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样的人永远不能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也永远不能得到上司的信任和老板的认可。
那么,要怎样才能把问题一次性解决,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呢?首先,你必须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即使是一个能力平平的人,一旦胸中充满了责任感,浑身上下都会散发出迷人、感人的光芒。
当他在强烈的责任心的牵引下做事时,一定会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