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带我去了两家店铺,第一家店Some Day位于Collins街的一栋古老大楼里,一进门便是电影中才能见到的老旧电梯,我猜它大概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吧。
老电梯和墙壁上都贴满了各种唱片和活动的海报,Nick说,很多咖啡店、书店等都隐藏在墨尔本这些古老的房间里。
Some Day使我对澳洲潮流有了全新的改观。
进门后,店家听说我从上海来,很自然地问我ACU 和陈冠希,这让我在异乡的街头颇为吃惊。
这家以全新概念开设的小店,低调地藏在墨尔本的Prahran这样一座古老的建筑里,如果不是特定的潮流人群,几乎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而其实,在当地的很多时尚杂志里早就经常提到它。
相对一般的店铺,Some Day更具有文化感,因为它更像是一家画廊展馆,陈列着PAM和他的朋友们的一些作品。
集中了大量日本、中国香港的品牌,像NEIGHBORHOOD、COLT这些在Some Day内都可以找到。
除此之外,与潮流艺术相关的书、唱片也是Some Day的特色产品。
和Some Day不同的是,Order&Progress是位于它隔壁的另外一家以独立设计师为主的潮流铺。
它们的产品都是从巴西甚至更远的地方精挑细选出来的独特品牌,还有各种来自国外的现代饰品。
但实际上,这里是各国独立设计师的新宠,许多本地以及其他国家的独立设计师的作品都十分受到店家的喜爱。
这家2005年开幕的店铺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独特、前卫,它们一直在留意那些当代有活力的品牌,而不是满大街随便哪里都可以买到的货品。
Order&Progress的店铺设计十分舒服,整体以木质地板和简约的北欧家具为主,而陈列则完全符合店主随性的风格。
创意不安于室,这是我对墨尔本的第一印象,从设计型的小酒店到隐于市的潮流店铺无一不体现了这个城市极强的包容感,各种有趣的人都能够在这里被发现。
TIPS:MEL酒店:Some Day和Order&Progress地址:LEVEL 3 CURTIN HOUSE 252 SWANSTON STOrder&Progress店铺部分照片提供photographer is Catherine Martin.COLLINS 街的拿铁味道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Icon,那么来到墨尔本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Collins街区。
走下电车的那一刻,仿佛身边所有的景物都活动了起来――街道两边是整齐的法国梧桐和鳞次栉比的高级百货公司大楼,不时还会有几辆马车从身边经过,各种奢侈品店也同时琳琅满目地排在街道两侧。
我和NICK沿着路一直走到了拐角的Swanston 路口,在街边的这家Lincotrol咖啡店买了一杯热拿铁,然后抽起了烟。
十月的墨尔本,天气还有点微凉,澳洲的拿铁带着自己独到的风味,少了几许奶香味却浓了几分咖啡和巧克力的感觉,一口下去先是奶油慢慢在口中融化,接着很快整个味蕾便慢慢地被咖啡的丝丝苦涩所包围,最后浓厚的巧克力和咖啡混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口腔里。
这真是十分奇妙的味觉旅行,如果时间充裕,不妨再来一块起司蛋糕,配合着这样的天气和城市,真让人回味无穷。
隔壁桌子喝完咖啡的人走后,很快便来了一群鸽子停在客人吃剩的食物和咖啡旁边。
它们离我大概只有不到半米的距离,完全没有害怕我的意思,甚至准备朝我的桌子悠然地走过来。
我戴着大墨镜和Nick在Swanston 路的街边晒着太阳,和这群调皮的鸽子们共度了一个不错的上午。
喝完咖啡再一路往下逛,突然邂逅了Russell街和Collins交会处的一个漂亮教堂,这是1873年所建的苏格兰教堂,而旁边则是建于1866年的圣马可联合教堂,两处都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
苏格兰教堂、圣马可联合教堂与雅典娜神殿剧院在此组成了一片很宏伟的建筑群,远远地沐浴在墨尔本十月的阳光中。
由于时间原因,我只走进了圣马可联合教堂。
除了宏伟高大的建筑,我实在惊叹于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精湛创作,那些色彩艳丽的玻璃彩绘,每一张都是《圣经》里的场景。
虽然我并不信仰基督教,但在诸神面前,依然沉默地保持着对神灵的尊敬和谦卑。
我一个人背着包默默地、默默地往前走,一直走到教堂尽头离耶稣最近的地方,十字架上的他不言一语。
而此时教堂外是车水马龙的墨尔本街头,一墙之隔便是两个世界,我不由自主地低下头默默祈祷。
从教堂里出来,一路向下走便经过了Yarra 河,我和Nick一边抽烟,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他说要等女朋友卡门一起到河边的店里喝啤酒。
我一直觉得有水的城市都有一种灵性,那是城市与自然无法分割的关系。
城市里的人必须和它在一起生活,从生至死。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www.txtsk.com.cn下载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