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旅行的方式去生活:去,你的旅行 > 第一章 上海――起点和终点(1)

第一章 上海――起点和终点(1)

2025-03-31 07:22:43

从常德公寓开始在我身边的很多朋友看来,能够生活在上海似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比如那些《花样年华》中的老石库门,又或者是路边温馨的小咖啡店,每个人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一些归属感。

这样说来或许会让人感觉有些矫情,但上海就是这样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符号。

小时候对上海的印象很模糊,真正开始喜欢这座城市应该是从张爱玲开始。

那天下午我在常德路的张爱玲公寓门口听着iPod,脑子里在想那个拒绝了胡兰成但在千里之外对他又爱又恨的张爱玲。

楼下新开了小书店,来杯咖啡吧,不知道是不是她当年喜欢的口味。

很多时候时光在变,建筑却还是老样子,就像一些情愫无法被替代一般。

想一想,我待在这个城市快有十年的时间了,不长不短。

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在网络上遇到了25岁单身的苏,成都人独自在上海工作多年,感情淡薄,平日话语不多,典型的天蝎座,建筑设计出身。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遇见这样一个人,那段和泉分开后的漫长时间里,我在武汉苟且生活,遇见一些人,也伤害一些人,像个任性的孩子一样在感情的世界里随波逐流。

上海对我而言真是一个陌生又陌生的城市,我对苏一无所知,但如同所有的爱情电影一般,我期待着美好的开始。

当我站在太原路、嘉善路路口的罗森便利店门口时,我有过某一瞬间的恍惚。

给自己买了一瓶纯净水,戴着耳机慢慢地喝了下去。

我记得那时候还在听无印良品的歌,等待苏加班之后来找我,十分钟后我看着地图走到了苏的公司,一个小洋房在夕阳的上海黄昏里,有成群的鸽子飞过头顶,因为是夕阳时分,鸽子一半都在光影的飞翔着直到消失在眼前。

遇见一个比自己年纪大的人总会忍不住要装成熟,那种成熟现在看来有些幼稚。

成熟真的不是装出来的。

我是阿Sam,现在住在位于华山路近常熟路的蔡元培故居里。

七年前我曾经一度幻想以写字为生,虽然书里都说字贱清寒,虽然我过得并不很富足,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改变,于是几年后我做了杂志编辑至今。

有时候大家都喜欢看那些编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似曾美好的故事,用来安慰寂寞悲伤的人,只是我知道,从心底里我是期待把我的痛楚带给你的。

那些痛如同生长在骨头里无法剔除的利刺一般,但我清楚疼不过心,难过不抵天明。

没想到在上海的第一天,是我陪苏加班至深夜,他用微波炉热了煎饺给我吃,喝的是当时我觉得奇贵无比的味全每日C果汁。

吃完饭后我一个人在公司的院子里默默抽烟听歌。

有时候我挺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怀念彼此之间那份安静的默契,就像是夜凉如水一样令人轻盈的安静。

关掉桌上的灯,苏说一起步行回家。

上海,一个陌生而复杂的城市爱情地图,充满了繁华但也有说不出的寂寞。

我和苏在大木桥路近肇家浜路的东北馆子里吃了第一顿饭,我喝下了一整支三得利啤酒,没有醉,然后苏给我买了毛巾和牙刷。

是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应该这样开始,两个寂寞的人紧紧拥抱在漆黑的夜里,汗水交融,在这样一个炎热的7月里变得格外熟悉,你们不用说话,用城市的余光看着彼此,那是熟悉的呼吸的味道。

深夜时分外面下起了小雨,江南的小雨不比北方,细密得像针线在城市上空有条不紊地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