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依稀烽火情全集 > 第八章苦尽甘来操旧业

第八章苦尽甘来操旧业

2025-03-31 07:24:16

沈进忐忑不安的走到区队长门边,敲门,大声喊道:报告!进来,听声音区队长心情不错,沈进推门进去,立正站好。

<HAO123-中文网(123.)为您提供本章节手打内容>区队长笑嘻嘻的抬头看了看沈进,从486电脑边上站了起来。

第一次见到这张脸上有如此多的笑容,沈进不禁有点毛骨悚然,两股战战。

但是黎野还把胳膊慈祥地放在沈进肩上,看到沈进有点恐惧的眼神,区队长笑道:现在军训结束了,你还怕什么,你以为我要秋后算账啊?他转身有点神伤,你太小看你区队长了,我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吗?我只是心太急了,想早点把你们塑造成材。

确实,你说得对,我的方法是欠妥,只是我还……缺乏在大家面前承认错误的勇气。

唉,其实我挨个处分不亏,只是钱鑫财可惜了,即使他的个性不适合在部队,也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啊。

区队长看着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沈进,苦笑了下,你是不是还在怀疑你区队长啊?沈进赶紧表态,当然不是,只是转变幅度之大,转变速度之快,让我太吃惊了,心里准备不充足。

区队长对沈进没大没小的说话挺郁闷,瞪了沈进一眼,反问道:没大没小,你以为我叫你来干什么?沈进诡异的一笑,我听区队长喊我的声音,没有什么严厉成分在里面,而且透着一股兴奋,估计总不会是批我吧;另外,现在军训已经结束,我的虽然队列差点,但也上了方队,我的内务今天是差了点儿,但是听区队长的声音里好像还有欣赏在里面,所以我估计该与学习有关。

区队长笑道:你小子又不是天津来的,怎么这么贫,欠收拾。

不过你小子,的确非常敏感,今天叫你来有两个目的。

一是,你不要紧张,你以前护同学,其实在你第一次帮黄震永跑两千米的时候,我就开始喜欢你,尽管你不是很听话,队列和内务也很糟糕,但是至少你很仗义,而且很聪明,很大气,没有像不少人小算盘打得很精的那种感觉,尽管我做不到,但我喜欢你这样的人。

二是告诉你一件高兴的事情,应该比你上方队还让你激动,你小子的英语考试考了73分,全队第一,你和9班左雷、你班黄志鸿包揽三甲,这次你区队长面子大了去了,我已经打电话告诉张启飞了,小样儿,他还很不服气。

沈进当然高兴,有个值得高兴的事情总比没有好啊。

黎野看着眉开眼笑的沈进,笑道: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了,在搞好学习的同时,不能放松队列、内务和体能训练。

沈进高兴而坚决地回答:是。

满脸笑意的沈进刚迈进宿舍,看到几个家伙的目光全集中到他的脸上,于是更得意的笑。

大家莫名其妙,正欲发问,沈进抬手制止,好好看书,明天上午上课了。

没事偷着乐。

每天早晨,大家依然急急忙忙跑步,急急忙忙整理内务,急急忙忙打扫卫生,急急忙忙早读,生活在充实中一天一天流逝。

上午四节课,下午偶尔两节课偶尔全部自习,晚上先自习,然后锻炼器械,每周还有四节军体课和两节队列课,当然都是属于军事室课程,大家也轻松地见到了酷酷的叶龙上尉还有一个小美女教员,一直不知道她教什么的,直到一年后才知道这也是个隐藏的高手。

军事室的教员一看都是那种身强力壮的,负责基础一二队军体教学是一个山东人,个子175厘米左右,浑身肌肉,叫孙阳,最喜欢一个古惑仔电影里混子的动作,背手扭动脑袋和脖子,声音5米内清晰可听,大家都听得心里直晃悠。

他告诉我们,他毕业于解放军某体育学院,现在锻炼少了,已经做不了大回环了,但是除了单双杠八练习,都可以完成。

在大家不怀好意的鼓掌喝彩声中,他给学员们简单示范了几个练习,当然,震慑了这群年轻人,规范标准的动作让大家隐约看到了体操运动员的身影。

看来军队真是藏龙卧虎啊,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锻炼的积极性反而高于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对于这一点很多军校学员深有体会的。

在一些比较穷的省份,不少军校的分数是非常高的,就入学成绩来说和名牌是不相上下的,而身体上的要求则比清华、北大好了几个档次。

前些年,笔者看了一篇自称北大女学生的一个帖子,她攻击了军校学生学习差,学不到什么东西。

当然被几百个愤怒的回帖问候了十八代祖宗,当然回帖的不尽然是与军校学员有关系的人,我也认为她言过其实,夸大成分比较多,是个适合去宣传部门或者什么发改委干活的家伙。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个帖子也反应了一些问题。

下面我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么好的入学成绩最后普遍学习一般的原因。

因为这些原因就造成了十班的几个学生走向了各自不同的道路,还是那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是最主要的原因,只要考上军校,通过了身体复检,基本就算板上钉钉了,就算是一个准尉,也就是预备干部了,吃喝不愁,又不准出去打工和勤工俭学,毕业了国家一定分配工作,社会上对于大学生找工作之难吹嘘的到了空前的程度,而军校学员又体验不到,所以生存的压力是没有的,就业压力也是忽略不计的,更不用对找工作谈虎色变。

二是军校里留不住中青年的精英教员,老点的教员一般都是带研究生的,或者搞科研项目的,所以还是中青年教员主要负责教授本科的军校学员。

这些教员一般相当于营级到团级,在98年的时候大概是1400元到2000元,那可是在北京啊,同时期全国工资标准是1400多(查询了,资料都不一样,大致在1400左右),他们一般都是研究生,还有博士,在地方大学教书也比这个工资高多了。

是要讲奉献,但是他们也要养孩子,也要养家庭,也要吃饭啊。

张浩曾经的一个女教员,告诉他,学校在招她们来以前说军校条件好,都分房,北京的房价何其高也,结果分来一看,3个女教员住一个不足30平米的宿舍,最终她考博离开了学校。

不批准转业的,工作干劲和激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是学校风气,军校里是全面发展的,虽说学习是最重的一个环节,但是处理不好其他问题,就会影响学习。

例如沈进和杜未名就曾经在别人睡午觉的时候,因为上午被子叠的不好,而加班叠被子,下午上课不睡觉才怪。

早晚体能训练,而且神经还崩得很紧,很多人也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可以放松。

人人不思学的风气也就慢慢养成了,所以大家只把英语四级看得重要,平时的成绩得过且过。

周末,喝小酒的,打小牌的,打电话的,打游戏的,唯独学习的人凤毛麟角。

所以,意志力稍差一点的,就会在一年级下半年迷失,意志强点的会在二年级迷失,从来没迷失的极少,当然也有,十班就有一个。

所以其实这个时候徐济州院长就是看到了学生不向学的趋势,赶紧推行了铁血政策,除了政治、射击等极少科目尽量没补考,其余必须抓10%-15%,尽管有点走极端,但是的确起到不少的作用,至少在考试前,经常看到自习室的人头攒动,人来人往,通宵达旦的大有人在。

四是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军校学员队早期的骨干大多都是队列和内务出众的,形成一个思路,学习不是很重要,类似于在文革期间让文盲来当高中校长,当然也不是说他们学习不行。

骨干本身也比较忙,然后如果队干部再图省事,不推行骨干轮流制,也就一直保持骨干的变动率很小,学员队相对比较稳定(因为,骨干更换的少,执行队领导的命令指示也就越来越好,学员队就相对出事少,但是大部分学员得不到锻炼)。

另外,就是军校无处不在的公差勤务,例如李强就说过,他们曾经就有一个多月,每天中午去挖水池,最终挖了个人工湖出来了,学校美化了不少,可怜的学员们下午的上课效率怎么保证。

还有一哥们在连续搬砖头,收拾倒塌房屋一个多月后,愤怒之余在校园网上发了一篇x长是包工头的帖子,引起了全校轰动,害得x长被院长骂了一个多小时,而这名同志不在正规渠道反应问题,也得到了警告处分。

五是课程设计上,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限的几年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大二、大三的课程足足有六七十门,考试课一大半。

而其中这些科目,基本都在后面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很少用到。

而且也没什么选修课、必修课之分,只管学就是了,那样的安排怎么可能引发大家的学习激情。

另外,大家是部队培养的不错,但是那个奖学金也太丢人了,也太强调精神奖励了,都有点唯心主义了,直到02年的时候,一等奖学金才200元。

六是其他可能的原因。

例如,内训生没一个女生,没有搭配,干啥都累。

等等诸如此类的影响大家学习的因素。

言归正传,回到我们的十班同志上来。

大一的课程还是不紧不慢的,但是立志考研的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加强英语和高等数学的学习。

高中带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时半会儿还丢不掉。

但是沈进的皮肤倒是还原的很快,大家也都不约而同的变得白胖了起来。

睡觉是军校上课的通病,开课不到一个月,上课睡觉现象迅速蔓延。

某日,a校的大教室(公共教室)阶梯状的,是按值班的顺序轮流坐前面。

这天恰好四区队值班,三区队靠后坐,已经升任副队长的黎野(副队长林益仁调任院本部的某学员队队长),走到最后一排坐下,并且警告大家,不要睡觉,大家好好听课。

结果,教员刚讲了不到十分钟,张浩就听到了呼呼的鼾声,赶紧搜索目标,看到左边的李强两眼皮正在打架,抡了一左拳;结果还听到鼾声;看到沈进和王建正在奸笑,指指点点,张浩顺着二人的目光看去,区队长趴在桌上睡得正酣,鼾声正由他而来。

张浩有意无意地碰了一下后面的桌子,黎野发现了自己的窘相,和教员点头示意了下,一溜烟地跑了,估计回去补觉了。

在不断的锻炼中,光荣地诞生了一大批人才,他们敢于睡觉,他们巧于睡觉,各种怪才迅速成长起来。

于是各民间组织活跃起来,评选了基础一队的四大瞌睡王,三区队光荣的入选了两个。

大王,人称巧夺天王,二区队王涛,睡觉的时候,眼睛不闭,头不低,目光还可以大致随教员或者领导的走动而小幅运动,绝对发现不了他在睡觉,直到一日被副队长发现其睡觉时手还在乱画,终于擒获,副队长叹曰,他的睡觉功夫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留名。

二王,人称再生翼德,古有燕人张翼德,睡觉两眼瞪似铜铃,十班王建把他的功夫又提高一个层次,两眼瞪着睡觉,头也不低,双手交叉抱握胸前,迷惑了很多人,直到一日教员让大家演算,坐在第一排的他依然两眼目视前方,纹丝不动,这才发现他睡着已久矣,教员无奈地摇头。

三王,人称卧底睡王,一个四区队的小骨干王志刚,平时到也一本正经,但是据说成了队领导的眼线,每天记录谁睡觉了,然后报告领导,领导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晚上跑五公里睡觉。

以至于他们的一个入围瞌睡王获提名的选手王高峰就说了,宁可晚上跑五公里,也要睡这一节课。

这个王某人每天进来先很威严的到处张望,不到十分钟,他已经趴在那里睡得不成人样,当然他不会汇报自己睡觉了,睡醒以后赶紧继续张望,看看有几个人还在睡,赶紧登录在册。

四王,就是我们郁闷的沈进同志,由于睡觉比较严重,教员允许大家站到靠边的位置听,结果沈进同志站着睡着了,那一丝晶莹的细线垂到了课桌上,鼻孔里发出了睡觉舒服的哼哼声。

有困难要睡,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睡。

所以,这四大天王瞌睡睡好了,因为他们坚称瞌睡来了瞌睡睡,不让瞌睡受了罪;同时由于被锁定以后,经常被逮(卧底睡王除外),罚跑五千米,患难见真情,大家还结成了莫逆之交。

所以当大王考上北京邮电大学的女朋友被同学勾走后,他一连几天没打瞌睡,急得另外两人如热锅蚂蚁,想尽办法排解其心中郁闷,直到数日之后开始上课睡觉,其余几王乃曰,正常矣。

当然军校的生活虽然充斥了不少的浮躁,但是军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都是很扎实的,再配上扎实无比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教育,虽然说在学术方面是不太优秀的,但是在培养合格的军队基层指挥官方面,该校还是做的很好的。

不过,学生不重学,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在不断的学习与锻炼中,这些年轻的孩子也渐渐脱掉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慢慢地养成了军人的优良作风。

量变已经在不断的积累,是否到了质变,只有等到实践来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旦来临之际,杜未名终于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个标准的双杠臂屈伸(双杠一练习),而直到期末的时候,他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独自一人完成了一个引体向上。

他的记录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很难破的,虽然他有快一米八的个子,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人家的铁脚板功夫却是很牛的,当然后来才知道,不过因为体能,他却也是承受了多少的压迫和责难。

元旦晚会的时候,张浩利用自己地方大学同学多的优势,找了了不少女孩子参加了元旦晚会。

说到这里前面有个趣事忘记说,不知从几时起,每年xx电影学院的应届新生都送到了a学院军训,而且为期还不短。

当然他们的训练,也就是走过场。

每次他们男男女女一大帮人,迈着凌乱的步伐通过操场一角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行注目礼。

一天耿烽正在训练十班,突然李强发现班长的眼神跑了,然后身后传去三齐五短的男女混合口令声,大家心里很痒痒,但是背对着,也没法啊。

还是我们耿烽班长大气魄,一个向后转的口令,大家转体迅速又整齐,而其他班也纷纷效仿,反而搞得那帮美女帅哥们有点吃惊,可能没想到这群当兵的变大胆了。

在炯炯有神的大眼的注视下,美女们的步伐愈发凌乱起来。

而这个时期热播的电视《还珠格格》的一个主演还是a院军训出来的,基础五队的代理教导员万乐,就是当初那个演员的班长,逢人就吹那谁谁谁就是我带过的,结果好景不长,若干年以后的军旗装丑闻,吓得已经当上教导员的万乐再也不敢吹嘘这个谁谁谁是他带过的。

张浩的确在组织方面有相当的能力,把晚会组织的井井有条,也充分的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尤其几个女孩上台演唱时,下面的气氛更达到了顶点。

到地方大学请人来的时候,张浩就准备了花,大家一顿怂恿,沈进把花献给了一个小女孩,匆忙中给小女孩敬了个礼,幸好小女孩很有大将气度的还点了下头。

沈进感觉好像不对头,不过在这普天同庆的元旦,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难得的几个女孩身上。

最后的节目是大家都上去跳舞,几个女孩在那坐着欣赏,反正她们笑得花枝乱颤,直说男生们是群魔乱舞。

总结晚会的时候,教导员很满意,对组织的张浩等人和主持人周俊松,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不过也说有些细节,大家做的不是很完美。

解散以后,副队长黎野阴着眼喊道:沈进,过来。

沈进忐忑不安地走了过去,看着副队长快要电闪雷鸣的脸,沈进有点迟疑。

走在后面的人,都以同情的目光看着沈进。

沈进小心翼翼的问道:区队长,您找我?黎野眯着的两眼微微一睁,你说呢?沈进看到他把皮球推给自己,立即满脸堆上笑容,莫非,教导员说的不完美的细节指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