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依稀烽火情全集 > 第五十章正视变革

第五十章正视变革

2025-03-31 07:24:18

死球后,孙晓宇换了上去,黎斐武执意要下来,陆军继续保持在场上,孙晓宇防守那个不知名的厉害小个子;其余均对位防守,晓宇向几个熟悉的人都挥手致意,孟文林也很友好的挥手,自从下了侦察大队,他身上的机关气息几乎没有了,也几乎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兵,还当了副班长,班长休假,暂时管理全班排,还象那么回事。

(本章节由HAO123-中文网-.Se会员手打)那个小个也只比孙晓宇矮了大概两三厘米,但是这低于一米七的两三厘米却相当的明显和惹眼,帅气的相貌,皮肤还相当的白,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不错,大腿粗小腿细,一看就是爆发力与耐力俱佳的难缠对手。

孙晓宇点头示意,小个说道:你就是孙晓宇?孙晓宇面带笑意地点头。

小个说道:我是谭聪。

孙晓宇立即吃惊地说道:久仰大名!谭聪笑道:开始了,下来再聊。

插播谭聪的简介,谭聪,男,汉族,1978年出生于湖南,15岁从军,17岁考上军校,20岁毕业,少尉排长,也就是一中队刚刚下来的新排长。

一下来就在全旅的半年考核里震慑群雄,以他一个不足一米七的小个居然投弹第二名,400米障碍前十,沙滩百米前十,获得了全旅个人共同科目全能第七,给侦察大队极大的扬眉吐气一次。

因为作为一个侦察大队是不可能作为冲锋的突击分队,侦察大队的科目技术含量高,而且科目多,所以共同科目,一般都是比不过专门锤炼共同科目的陆战步兵营。

但是论陆战队的全面素质的翘楚,那的确唯有侦察大队,当然,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反正刚好谭聪的堂哥又在d师转隶后成为d旅的副旅长,还专门来要谭聪过去,y旅当然没放,所以搞得相当轰轰烈烈,尽管相隔很近,但是一直无缘得见庐山真面目,孙晓宇的确是久仰大名,这倒也没说什么客气话。

好,广告插播完毕,下文同样精彩。

很快孙晓宇获得了单打谭聪的机会,谭聪显然就做了下样子,并没有好好防守,孙晓宇干拔起跳,踩线命中,两分!往回跑得时候,孙晓宇笑呵呵问道:谭排,你怎么放水啊?谭聪笑道:第一个球不防,这是美德,后面你就没这机会了。

孙晓宇笑道:我是个新兵,可没那么多美德。

孙晓宇的速度还是给谭聪造成了不小的防守压力,但是谭聪的全能和远高于自身体积的对抗能力,的确让孙晓宇刮目相看,经常可以抗住孙晓宇往里猛突,然后或打或分,非常实用。

曾坚强和孙晓宇一起玩球已久,因此默契还有,而且两人不少技术还是互补的,因此右侧一直在给联队施压。

联队在大队长姚建军的带领下打得虎虎生风,风生水起,孙晓宇的上场给对方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是很快发现孙晓宇半天也就只是6投1中,助攻3个,失误3个,差强人意。

全大队的官兵都在观看着比赛,鼓声震天,几个民间小乐器也拿出来助兴,气氛相当热烈,当然还没有到宋丹丹说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程度。

而谭聪也放松了对孙晓宇的警惕,孙晓宇立即利用吕奉先的快攻长传,三大步快攻得手,终于再得两分,比分追成70:94。

吕奉先牢牢控制了内线进攻,但是今天除了他,其余队员表现都大失水准,尤其是组织后卫陆军和得分后卫孙晓宇,中远投命中率极低,导致联队砍吕战术屡屡奏效,姚建军一直还在场上指挥,联队有条不紊。

而在大家以为即将以一场失利而告终比赛的时候,孙晓宇终将验证教导员范志鹏说的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布尔什维克一定战胜孟什维克,当然三个单位肯定是多数派,而三中队只能算少数派,孙晓宇爆发了。

首先在距离三分线还有一步距离时,命中一球,接下来曾坚强断球、传球,孙晓宇没有快攻篮下,快跑到三分线急停跳投,再命中三分。

紧接着,吕奉先给了迎面上来的孟文林一个大帽,肖千锋抢到珍贵的前场篮板球,而此时的孙晓宇已经启动,谭聪奋力追赶。

孙晓宇抗住谭聪,篮下强打,两分有效,加罚一个,孙晓宇激动地挥舞胳膊,比分78:94。

全场欢腾,因为这样的比赛才好看,范志鹏立即喊了暂停,想阻止一下孙晓宇的得分势头和三中队刚刚燃起的激情。

陆军下场,常波上,担任组织后卫;尽管吕奉先非常累,但是内线一丢,就彻底没有追分的希望,所以只能继续顶上。

继续比赛,孙晓宇没有罚中,吕奉先抢到篮板,强行上篮,命中,一中队长拉手犯规,达4次,已经到了临界线,作为全营最高和第二高,他要是下了,就更没可能控制住吕奉先了,而由于姚建军老同志了,联队没办法把速度加起来,所以双方都有不少难处。

罚球未中,但是比分已经追到80:94,打出了一个12:0的小**。

三中队的官兵拼命欢呼,马振兴也拿起一个锣开始敲了起来,旁边的人被这刺耳的声音给折磨地躲避不及,郁闷不已。

场上的比赛又重现胶着起来,几分钟内都没得分,三中队的一群战士都咧着大嘴哈哈大笑。

谭聪却对孙晓宇的防守更严密起来,孙晓宇得球都变的相当困难,但是曾坚强倒是勇敢地突了几次,尽管与得分都差之毫厘,但是至少看到又一个希望,问题是他的对位是赵赟,所以这个希望基本上还是很渺茫,虽然比曾坚强矮5厘米,但是扎实的武功底子,使他的骨头如同铁一般坚硬,下盘稳当的纹丝不动,只要卡好位置,曾坚强只能强行跳投,不能像打别的人一样强行上篮。

篮球作为侦察大队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具有广大的群众性和民主性,对哪个干部、骨干有意见,你可以在球场上把他防得滴水不漏,或者在他头上玩动作,打爆他,甚至可以玩两个搞笑地戏弄动作,断他两次球或者盖他两个帽,不断解气还能增进友谊,当然你不能有侮辱性质的言语或者动作,那就是结下梁子了。

肖千锋吊高球给吕奉先,大吕靠住一中队长,一个转身,球已经出现在赵赟的怀里,赵赟一把拽来,运球飞奔,断球了。

赵赟奋力一甩,快下的谭聪已经到位,轻松地打板入球,还对充满希望赶来的孙晓宇发出了迷人的微笑。

孙晓宇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状态,不一会儿又是一个三分中的,而联队也开始得分,不过三中队高昂的士气加上拼命的势头,还是保证了他们接连迫近分数,不一会儿,姚建军实在累了,下去了,范志鹏出马了,全场一阵欢呼,老范亲切地挥了挥手,很有领袖风范的挥手。

范志鹏虽然三十多岁了,但是由于刚上场,依然矫健地令人神往,其实在这个时期的干部里面,除了个别的关系户,能够提干的和考军校的,都是那些素质相当优秀的,至少体能和管理战士绝对是一流的,尤其那些战场上因战功提拔的干部,或许文化差点儿,也或许管理稍微差点儿,但是那种拳拳爱国之心和英勇杀敌的决心都是永远值得人们特别是后辈们,铭记一生,永远敬仰的。

范志鹏对位的是肖千锋,肖千锋却也好像对范志鹏心有余悸,孙晓宇听说过教导员很少打球,而且也是前两年才从机关下来的,底细不是太清楚,果然范志鹏一上来,联队的进攻立即流畅起来,还好内线有吕奉先和曾坚强把守,联队也不敢很轻易地往里突,尤其吕奉先的盖帽技术一直成为联队的心头病。

和同样人高马大的马进成(孙晓宇老连队的中锋,可参阅第二卷)相比,吕奉先的长处是盖帽,而马进成的长处就是全面的攻击能力,两人相比,马进成技高一筹,但是吕奉先由于先天条件略好外加斗志昂扬,所以相差也不是太多,两人的确可以一比,而两年后开始的壮志杯篮球对抗赛,也的确成了两人的对抗的舞台,可惜马进成次年复员退伍,两人惺惺相惜也只对抗了一届。

因为部队篮球赛不同于篮球联赛,能碰到两个篮球技术都不错的大个子,又是上个世纪末,那的确是几率渺茫的很。

后话少说,容后再述。

插播完毕,返回现场直播。

场上比分89:101,三中队依然落后。

而此时的孙晓宇当然已经不是半年前的孙晓宇,强悍的体能保证其依然能在场上飞来飞去,而爆发力也能保证他依然可以急停跳投和快攻,但是这会儿的手感略有下降。

由于吕奉先的体能下降厉害,范志鹏接连策动了几个内线进攻,肖千锋也开始不太拘束,身高加上年轻的优势,他对范志鹏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谭聪依然跟狗皮膏药一样贴死孙晓宇,比赛时间90分钟,上下半场45分钟,这时间是大队长姚建军定的,不错,这点儿上不用民主,领导说打到10点,谁也不敢抗议,部队篮球赛经常有超过一两个小时的,不值得稀奇。

陆军和马振兴依然在鼓动大家呐喊助威,还好这一个中队的声音和两个半中队比也不是低得太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联队有两位数的优势在手,打得不紧不慢,而三中队慢慢地急躁起来。

曾坚强一个带球撞人,进球无效,还吃了一次犯规。

利用三中队郁闷之际,谭聪快攻得手,94:108,扩大到14分的优势。

而范志鹏除了1投0中外,也有好几次助攻,肖千锋更多精力放在了进攻上。

然而,于无声处听惊雷,曾坚强爆发了,先是艰难地抗住赵赟单打得手,接着接孙晓宇的背后传球再得两分,紧接着断掉一中队长的球,自己单打一条龙,三分命中,正在大家惊呼的时候,吕奉先前场篮板长传孙晓宇,直塞曾坚强,曾坚强在谭聪拉手情况下命中。

全场的气氛再次被点燃,因为这会儿功夫,联队只得2分,曾坚强独得9分。

孟文林埋怨道:谭排,你刚才怎么不力气再大点,你看现在还加罚。

谭聪无奈摇头:这哥们的胳膊跟铁一样,拉不动。

大家都浅笑,的确,赵赟的肌肉虽然更实成,但是就外在形象,曾坚强的肌肉更好看,也更嚣张。

加罚中的,比分差距只有6分。

孙晓宇跟曾坚强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一个关门,在谭聪预警地同时断掉了范志鹏的进球,孙晓宇快马流星直奔过去,只有谭聪和赵赟追来,孙晓宇再次选择三分,而不是直冲篮下,还好,球稳稳命中。

看着二中队长三分的手势高高扬起,全场欢呼,不少人都站起来了,因为这是到目前为止的最小分差。

没想到,孙晓宇再次断球,这次是谭聪吊给孟文林的,但是和孟文林有激烈的身体对抗,二中队长吹哨,孙晓宇犯规。

惊人一幕出现,孟文林却告诉二中队长,这是合理的身体接触,是三中队的球。

二中队长目光转向教导员,范志鹏点点头,改判!全场为孟文林和教导员鼓掌,孟文林还有点儿害羞地点点头,教导员笑道:无论胜败,风度不败。

由于只有三分差距,这次防守得非常严密,三中队打得也很耐心,马振兴焦急看着大队长手里的秒表,快啊,还有半分钟。

孙晓宇接连绕了两圈,谭聪防得很死,而且教导员还随时补防,孙晓宇却发现吕奉先在伸手要球,而曾坚强刚溜到外线,孙晓宇一个假动作要吊球给吕奉先,却横向直传给曾坚强,在赵赟的手盖住之前,曾坚强出手。

球在空中很慢,但是弧线很好,全场人心全都提到嗓子眼,球命中,同时加罚,赵赟五犯离场。

姚建军却上来了,但是却只站在中圈地方,孙晓宇警惕地靠上来。

曾坚强擦了擦汗,黑壮如牛的身材急剧的呼吸,看来他也累得够呛,瞄了两次,球直接飞了出去,靠,阳痿球!(就是力量不足引起的三不沾。

)全场哗然!谭聪发球,球划出美妙弧线,范志鹏接到球立即直塞姚建军,姚建军也想都没想就拿球就狂带,孙晓宇截球未果,再启动已经晚矣,姚建军轻松得分。

快速发球,仓促间孙晓宇选择了强行跳投三分,但是终于轮到一中队长牛一次了,大巴掌扇飞了孙晓宇的球,比赛结束!一中队长狼一样地仰天大吼一声,全场人大笑,因为他一个下午被吕奉先打得郁闷之极,而现在他却成了决定最后胜局的人。

看着无奈的几个人,孙晓宇懊恼地摇头,吕奉先拍拍孙晓宇的肩膀,没事儿,今天咱们打得不错。

布尔什维克险胜孟什维克。

孙晓宇还在感慨,自己一到关键时候处理的还不是很好,相比之下,教导员关键时候很有大将风度,莫非这就是战士与干部的差距。

老兵与新兵的区别也就在于此,关键时候能否顶上,性命攸关的时候是否清醒。

据传,对越第n次边境冲突,一老兵和一新兵一起巡逻,两人同时发现一越南狙击手,但老兵故作不知,新兵慌忙拿枪,狙击手一枪击毙新兵,老兵迅速卧倒,从容击毙狙击手,这就是关键时候,对于军人来说,这就是决定性命的时候。

现在我们说来只是茶余饭后的一件略带遗憾的小事,而在天灾**来临的一霎那,你又是如何决策,其实这离我们并不遥远,汶川地震就是一例,向逝者默哀,伤者致意,存者致敬。

谭聪临走地时候还拍了拍孙晓宇的肩膀,鼓励孙晓宇继续不断进步。

孙晓宇也客气地感谢谭聪排长的鼓励。

日子继续不紧不慢地过着,孙晓宇也更加注重和中队的同志们打成一片,而这时士官制度通知下来了,也就结合复员退伍时候完成部队的转型。

一声令下,谁敢不从。

但是两个陆战旅都发现问题出现了,很多人都不愿意留取士官,因为人都是这样的,对未知的事物总是有不踏实的感觉,尤其d旅的困难更大,因为从陆军的志愿军变成海军陆战队的士官,这个冲击的确够大的,而且听说装备到位以后,对战士的要求非常高,与其到时候再被人赶走,不如现在体面的离开,导致一大批人不愿意签士官。

本来做战士思想工作的任务是连队干部的职责,但是在一炮营没办法,只能连一贯清闲的苏泰来和黄勇都被抓壮丁一样的抓来做思想工作。

而这个时候又由于刚刚转隶过来,伙食费都发到连队,都是自己买菜,而陆战队的伙食标准又相当的不错,因此徐业华宣布,想吃什么买什么,没几天,战士们吃得是面色红润,肥头大耳,身强体壮,就跟二战结束后回国的大阪师团(可参阅萨苏先生的《国破山河在》)一样,让同仁们极为吃惊。

当然,这超级牛逼的伙食也成为了留下一批家境比较寒薄老兵的一个有利的条件,反正是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发现榴炮一营居然愿意留下的人数还是不够,蹲点的干部副旅长张泽急眼了。

在营部会议室,把全营干部拉过去,一顿臭骂,当然也安慰大家,知道大家辛苦,但是不能不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啊,让大家献计,看看怎么办。

苏泰来献计了,黄勇其实早就知道这个计谋,但是迟迟不忍心,这也是部队处理基层事物的终极**,就是党员必须留下,结果一哥们说党员不要了,也要回家抱老婆。

陪同蹲点的干部军械科长于化成,勃然大怒,给了那个老兵两脚,然后告诉他问题的严重性,放弃党员身份和开除党籍,他的未来就完蛋了,反正连哄带骗终于把他们留下了,这部分老兵,其实他们付出的也许是影响他们一辈子的。

鉴于这部分老兵们的情绪波动比较厉害,营里组织了一场针对刚签士官的思想教育,教导员坚决推荐副教导员黄勇来上课,美其名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要让副教导员极大的鼓舞战士的士气。

在鞭炮声中和官兵的眼泪中,又一批老兵脱下军装,返回了社会。

看过《士兵突击》的朋友们或许不明白,为什么战士离开军营会那么不舍,其实从社会的角度看,军营里面单调、寂寞、劳累、压抑,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兵在离开部队的时候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这也是军营的一种文化,每年一次,生生不息,不少干部看着自己培养的贴心的战士离开,一样哭得孩子一样。

张泽二十多年的兵龄,送过了二十多批战友,但是依然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看着猎猎招展的军旗在东江温暖的秋风中飘荡,刚刚脱下军衔的战友们庄严宣誓捍卫理想直到生命的终结,告别军旗的军礼中,泪花潸然,泪雨滂沱,不身临其境,是永远体会不了,平时流血不流泪的钢铁男儿们是怎样的侠骨仁心,是怎样的铁骨柔情。

一军属在未成为军属前偶遇盛大的退伍,问其准老公为何官兵如此伤心,其老公摇摇头,你理解不了,后为加深理解,该女士逼婚成功,终曰,明白矣!不管怎样的怨气,留下来了,大家还是很听招呼的,在送走老兵后的次日上午,教导员给其余人员做思想工作,黄勇给一营留下的所有士官做教育。

在一连长罗正强报告完毕以后,黄勇开始做教育。

黄勇眼睛仔细地扫了一遍,不错,该留的都留下了。

大家都发出善意的微笑。

黄勇又看了一遍,不该留的,都走了!三十多个老兵们都浅笑了起来。

黄勇坐了下去,首先问个问题,谁知道士官是什么意思?战士们不少在思考,但是没有人回答。

黄勇说道:士官是从服现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或者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并被授予相应军衔的志愿兵役制士兵。

士官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士官和非专业技术士官。

这个是文件说的,但我理解的是享受军官待遇的士兵,就是士官。

现在我们部队就分三块了,干部队伍、士官队伍和义务兵队伍,大家有一级士官、二级士官和三级士官,按我的兵龄我到可以算三级士官第一年了,也是老兵油子了。

下面气氛松弛了一点儿,尤其把士官和军官相提并论,在心理上还是让不少战士舒服的。

黄勇继续说道:和不少同志一样,我是再三申请转业的,从去年年底,到前段时间的转隶我都要转业,但是我一样留下来了,你们不少同志也是很不愿意留下来的,但是不管如何,留下来了,就要干好,在其位,谋其政。

或许有人会说,你升官了,不错,从表面上看我从指导员变成了副教导员,升了,但是呢?我的工资只增加了不到120块钱,严格说是118块2毛,还没上等兵的津贴高,所以这个意义不明显。

也有人说,你有潜力,是吗,我的老乡,比我早一年兵的沈丛林现在都是干部科长了,我这够慢吧,再看我们的编制,到正营,肯定简单,再往后就是痴人说梦了,特别我这样的人。

我不是发牢骚,我只是想说现在党和军队把我留下,我就好好干,这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