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看着大家,淡淡笑道:论年龄我比你们大,论兵龄我比你们长,论职务我比你们高,论帅气我感觉还不错,书也比你们读得多,但是到现在,我连一个女朋友都没有,大家看看全旅营干,还有几个没结婚。
(本章由HAO123-中文网-.Se转载发布)这不是我的标准高,是女孩们的标准高。
但是只要国家需要我一天,军队需要我一天,我就会干好我的工作,这是国家对我的要求,人民对我的要求,党对我的要求,这也是对你们的要求,也是你们的使命。
想想吧,几个月前,当我们奔赴救灾一线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怕;当我的战友淹没在洪水里的时候,我们也没怕;现在区区留一个士官,有什么可怕的,你们连死都不怕,还怕多待在三四年?我们的部队刚刚转隶,按照首长的要求,一年之内形成陆战队标准的战斗力,我们需要进步的还很多,而你们曾经是陆军d师的中流砥柱,就不能成为海军d旅的定海神针了?什么是老兵,关键时候能顶上,现在就是关键时候,部队改编了,转隶了,但是我们这支部队的魂没有变,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我们的d师从大革命一路杀到现在,甚至首克谅山,这支部队的魂还在,就融在你们的血液里,发扬传承这些光荣的传统,是d师每一个官兵不可推卸的职责。
看到下面的反应不是很激烈,黄勇喝口水,笑道:刚才说的太文了,现在我就粗点说。
黄勇看着这些刚刚被鼓动起来的新士官们殷切的目光,深呼吸了一下,大家记不记得《突出重围》的片头语,老将军怎么说的?每一个强大民族的背后,必然站立着一支强大的军队,这就是你们的使命。
我要说的,顺利实现转隶一年内形成战斗力,这就是我们的使命,离了你们行吗?不行!因为,你们通过了几年的锻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与素质,已经能够在某些关键时候顶上,现在就是军队需要你们的时候,现在就是你们报效祖国的时候,不要怕,也不要小看自己,是驴子是马,咱们拉出来遛遛。
……为时一个多小时的教育非常成功,下来之后新签的士官们很快都顶上了自己的位置,d旅这艘战舰在改编的阵痛中驶向胜利的远方。
其实不动员,只要有任务,大家还是一样干,只不过梳理后的心更容易激发对新事物的激情,也更容易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而这也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
为了尽快地促进战斗力的生成,从99年初到当年11月底的老兵退伍,陆续从y旅调动了不小的一批干部和骨干到d旅任职服役。
而孙晓宇和张强这些有d旅背景的骨干,尽管大家很惋惜,但是也都在过完年两天的2月18日离开了y旅的两栖侦察大队,到d旅的教导队集训。
部队的调动很频繁,正如歌曲里说的,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尽管姚建军等人相当不舍得,还是调走了八个骨干,六个士官,两个上等兵(此时的孙晓宇等人已经顺利成为第二年兵,即所谓的上等兵)。
而此时的天气阴沉,孙晓宇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奋斗了半年的地方,看着肩上由一拐变成两拐,孙晓宇感慨颇多。
想想自己当初离开d师时的凄惨和狼狈,今天倒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衣锦还乡,孙晓宇和张强苦涩地笑看熟悉的甘蔗林,熟悉的崎岖道路,熟悉的营房越来越清楚。
而负责这次集训的干部队由沈丛林负责,战士队由宋金晖负责,总负责人就是参谋长郭谨康,但是由于郭谨康参加了某中级指挥院校的一个短期培训,暂由主管训练的副旅长张泽负责。
动员大会,整齐地两支队伍,整队的时候孙晓宇听到旁边干部队伍里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孙晓宇转头看去,居然是谭聪,没想这么精英的干部,毕竟还是放出来了,看来这一次y旅真是出血本了。
为期还不算短暂的集训,主要学习地就是转隶时期的教育和军事训练如何组织,当然干部队伍和战士队伍学习地侧重点各不相同。
孙晓宇的外出就变得非常艰难起来,因为d师的师部改编成的d旅的旅部,在远离市区的郊外,外出一次非常困难,而且只有周末坐买菜的大厢板或者统一发出去的大厢板,到达市区需要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东江的摩托车司机比比皆是,所以实在不行还可以坐摩托车到到附近的岗北镇,然后坐公车到市里。
但是集训队管理的非常严格,所以孙晓宇只能辛苦地一个月见一次小颖,只能通过频繁的电话来诉说衷肠。
相隔几十公里的牛郎织女,倒也爱得辛苦,爱得甜蜜,爱得温馨。
其实爱情对于一个上等兵来说,的确有点儿奢侈,但是对于80后却普遍起来,越来越多的入伍新兵都带着心上人的照片,还有的带有两人的亲密合影,更有甚者还带着艺术照和相当前卫的照片。
担任新兵营教导员的黄勇和几个新兵营的干部开会的时候,说到这些真是无可奈何,因为从这一年的新兵开始绝大部分都是80后,偶尔还能招到一两个高学历的战士,一般这个时期还是以中专、大专为主,本科实属惊世骇俗,当然几年后就变得普遍了起来。
其实服役是每一个成年公民应尽的义务,但是不少媒体拼命的炒作什么富翁的儿子来当兵,领导的儿子来当兵,小领导来当兵,什么名校的学生来当兵,什么白领来当兵,我不禁想问,难道这些人就不是公民?还是这些人就是高人一等的公民?有些可恶的媒体,真想猛抽他们。
尤其在看完记者门的视频之后,真想说,好好看看吧,这就是整天为我们制作新闻的一帮人,这就是为我们歌颂祖国领导的一帮人,卖版面,卖新闻,要封口费,为了钱,一些记者还记得自己姓什么吗,为了钱这些记者还是人吗?杀人犯,还只杀一个或几个人,但是记者杀死的是真相,是天理,是埋藏在矿井深处的阴暗,他们影响的是大众,所以说杀了这些没有良知、没有正义感的妓者们都不足为过。
他们和一些特权阶级一样构成了中国现阶段的**之源。
跑题了,言归正传。
哎,对不起,年轻人总是容易激动。
过年后的不久,d旅的新兵团组织了所有新兵到教导队参观,看着y旅过来的战士骨干们,新兵们都无限敬仰地想象着未来的自己,尤其都是典型的陆战队风格官兵,黑黑瘦瘦,精壮彪悍,作风扎实,还有一点点的嚣张和霸气,看得小新兵们无限崇拜。
看着心潮澎湃的列兵们,孙晓宇和张强相视而笑,一年前他们不也是这样的心情迈进了军旅大门,岁月总是在不停的往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孙晓宇不禁想到了在y旅和d旅退伍的战友们,他们已经脱下军装,现在是在找工作还是在享受人生呢,时间则永远按既定的频率走动着,远方的战友们,你们可好。
当然孙晓宇和曾坚强、赵赟等人还保持着亲密地联系,军线反正是免费的,只要不是忙的时段就可以哥们义气一番。
到了三月份,两个旅都接到上级的命令,组建海军陆战队方队参加50周年的大阅兵。
一时间两个旅都沸腾了,既然这么神圣的任务交给了咱们,这种出彩的大活动,人一生梦寐以求的机会,两个陆战旅各出182人,其中干部各三名,战士179人,到时方队是14排,每排25人,加上两个带队的干部一共是352人,可以说选的人,出发的时候基本上就定了要参加阅兵,这是我们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一大盛事,务必追求完美。
立即全旅召开会议,除了带队干部副旅长张泽全权负责整个182人的一切外,剩余的181人都要参加每天的训练直到阅兵。
考虑到调整过来干部骨干的地位,优先选择人才,标准就是三点,形体条件、队列素质和精神风貌。
以张泽为首的旅机关成立了考核验收小组,说实话,这样的好事儿没有人不愿意参加,尤其陆战队这样视荣誉高于生命的陆上猛虎、海上蛟龙们。
轰轰烈烈地队列训练展开了,根本就不用要求。
陆战队一贯是看重训练成绩,y旅偏重专业训练,d旅偏重体能训练,都对队列有所放松,过得去就行,所以老兵新兵的队列差距不明显,因此更是激发了新兵的素质,甚至炊事班的战士都在做菜的闲暇时间,锻炼正步的踢腿。
孙晓宇和张强更狠,都把沙袋带上锻炼踢腿,而且自己把标准提高到30厘米,每天在宿舍绑一条背包绳练习正步的稳定性。
看到全旅迸发的训练激情,旅长激动地向大家鞠躬,说是代表全国人民鞠躬,因为无论是谁最终参加了阅兵,他们的辛勤付出都值得人们的尊敬。
张强的腰肌劳损恢复不是很好,但是怕军姿不好被踢下来,用木板做成十字架,顶在背上,每天训练下来的时候腰钻心的疼痛,但是一直咬牙坚持。
一日,孙晓宇帮张强拿下来十字架,张强一下就龇牙咧嘴地趴在床铺上,哎,晓宇,还要六天二次考核吧?孙晓宇也无力地坐在床上,用袖子简单擦了把汗,张强,你的腰能撑到阅兵吗?就算挑你去北京,万一上不了方队怎么办,那不是更痛苦吗?张强骂道:说啥废话,你看谁不想去北京,我能放弃吗,腰能不能挺过去,那就只能是走一步是一步,我管不了那么多了。
张强长出一口气,晓宇,我知道这个阅兵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也知道我坚持下去我的腰肯定是落下病根,但是晓宇你想到没有,咱们能赶上一次阅兵已经是三生有幸了,而且是建国五十周年的大阅兵,可遇不可求,都不知道咱们***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我宁愿残废也要向这个目标奋进,即使真和你说的一样,我也要练下去。
孙晓宇也无奈地摇头,换个位置孙晓宇也肯定会这么想的,这的确是一次好多军人一辈子不敢想象的,在******,在军委主席的检阅下,在华夏目光里,在世界的聚焦中,说不定一生的荣誉就在那几十米上,一生最值得回忆的也就是那几十米,所以为了这个目标,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奋进的心,没有什么能阻挡这群陆战队的虎狼们。
孙晓宇站了起来,把正骨水拿来,我给你按按。
张强笑道:还是兄弟亲啊。
张强的面部表情极为丰富,孙晓宇也尽可能地帮忙揉弄这灾难深重的腰,想到了飞蛾为什么明知道那是死亡还要扑上去,它们是天性,而对于军人,扑向荣誉是我们的天性。
天道酬勤,二次考核又淘汰了一批官兵,而干部的淘汰是最残酷的,因为军校本来就重视队列训练(分配到陆战队的军校,军医、艺术、后勤类的除外),而且只有两个名额,张泽是定的,一堆连排长的眼睛都是红的,这是斗志、决心和无奈的眼神,看着一大群干部里挑选两个人,下面还没有开始过关的战士们尽管都经历过一次淘汰了,不少人还是都瑟瑟发抖起来。
张强也紧张的发抖,晓宇,你说咱们还有戏吗?你看这几个干部的队列比咱们高了很多啊。
孙晓宇笑道:怕什么,战士水平比他们低了几个数量级,没事儿咱们绝对可以中等靠前的。
宋金晖站了起来,谁在说话?***,到时候,首长阅兵你们还说话还做小动作,成何体统。
孙晓宇伸伸舌头,不再说话。
战士由于人数太多,只能分片验收,这两天宋金晖作为验收组的成员,忙得不亦乐乎,不停地有人以各种名义请求照顾,宋金晖倒是聪明,一律说我只是个统计成绩的,组长张泽副旅长和副组长副参谋长崔远方拍板决定,结果也算令人满意,某常委的亲弟弟和另一个常委的亲外甥都第二次就淘汰了,基本反应了正确的取舍,至少这转隶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处理的还算得到广大官兵的满意,尤其是战士的满意。
孙晓宇还算顺利地通过了第二次验收,张强也算轻松,而且孙晓宇惊奇地看到了好多熟人,老连队的不少精英们纷纷亮相。
经过三天的各片考核,成立了3个干部,340个战士的大规模队列训练队伍,张泽和崔远方全程跟班训练,其中y旅调来的入选比例相当高,孙晓宇也就乖乖地跟着训练。
可怜的马进成由于身材过于高大,全旅没办法组建一个排面的大个子,故被淘汰,马进成仰天怒吼,长得高也有害人的时候啊!连一连最老的战士何正水也已经戴上了崭新的三级士官肩章,光荣通过了验收,一连一直坚持搞训练,也收到了丰硕的回报,成为全旅最多人参加的连队,创下了旅记录。
这就是领导的力量,现在的王国峰和罗正强都非常高兴,但是肩上的担子也重,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因为前一任的班子黄勇和苏泰来已经把标准弄得很高,领导的胃口也大了,战士的目光也高了,至少要延续辉煌而不是终结。
而且,几乎找不到前任的缺点,所以两人只能是萧规曹随,延续执政风格,延续服务心态,当然也延续了一个光荣集体的灵魂。
而王国峰也光荣地入选了阅兵队,另一个干部就是孙晓宇在集训队混熟的好朋友谭聪。
干部已定,第三次就剩下战士的了。
全旅战士们发疯般的训练队列,新兵们都感动坏了,老兵都这么不要命,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据后来统计,这几天新兵的进步创下了几年内的新高,而这一批的新兵队列素质明显高于前后几年的战士。
真是印证了那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三次挑选开始了,张泽继续一个人一个人的过,检查组的眼睛象锯子一样,锯开了很多人的心,因为这一次挑选完两天后就要奔赴北京的队列训练基地,与国庆的阅兵就只有一步之遥了,梦想如同近在咫尺的果实,唾手可得。
但是这一次的挑选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所以战士们都胆战心惊,而且第一次几个片的候选人都拉到一起,大家更是感觉没底。
宋金晖跟野兽的一样的眼睛看来看去,直接把两个说话的给踢了,队列纪律是何等重要,所以考核组也没有异议,而下面的待考人就更紧张了,当然宋金晖对考核结束的人还是放宽了,大家可以小幅宣泄一下情绪,但是距离参考人很远,所以这边的人基本不受影响。
只要看到步伐轻快,面带微笑,甚至激动的挥舞拳头小跑的,基本就是过关的。
时间持续的很久,中午机关食堂送来超多包子,战士们饱餐一顿,原地休息,还好,天气还没有开始热起来,下午两点又开始考核。
几位考官精神抖擞地过了一遍,有人甚至参加了三次考核,最终迎着天边最后一缕阳光,最后的名单诞生了。
三天后,带着两个旅的军列缓缓驶向首都。
坐在闷罐车里,条件很刻苦,但是大家都很兴奋,对于很多新兵来说,现在让他们跑到首都都是件幸福的事情。
艰苦的闷罐车,一般是用来拉货物的,笔者就坐过刚拉过生猪的闷罐车,那个味道真是终身难忘啊。
狭小的空间,只能对着门缝,朝外小便,办大事就只能等停车解决,但是为了那个神圣的目的,大家都坚持了。
摇晃中默默等待,孙晓宇这个车厢谭聪带队,都是调过来的骨干们,大家一路上也相当兴奋,才刚从y旅调到d旅,就立即赶上这等好事,的确让人欣喜啊。
但是想想还要有半年的队列训练,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国旗护卫队或者三军仪仗队来负责队列训练,那个标准也是不简单的,但是为五十周年的盛大国庆,阅兵表演的无上荣光,极大的鼓舞这群眼神都充满了炽热向往的孩子们。
摇摇晃晃的闷罐车一路上都在为别的车让路,终于用了快一周的时间到达了终点站,保障的还是很到位的,看来首都还是重视啊,刚到货物车站没多久,一字排开的几辆大军卡,便把364人拉到了阅兵村。
乖乖,看到阅兵村的盛大规模还是让人吃惊不已,甚至都比陆战队的家属房的标准高了几十倍,窗明几净的宽敞屋子,由于十几支方队之多,而且也真是有意思,陆战队刚好是最后一个到的。
多年以后,孙晓宇等人已经记不清当初的程序了,反正记得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首都就是首都,各方面保障得都是很好,而且最让小伙子们激动的是陆战队终于有了自己的专属迷彩,终于可以把难看的陆军迷彩收起来了,海洋迷彩崭新地形象极大地满足了陆战队官兵的虚荣,因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吸引不少人的眼球。
当年一个着海洋迷彩的陆战队老兵休假的时候,火车上一个卖衣服的惊奇地问道这衣服哪里弄的,他们也要批发一点拿去卖。
反正那天的开村仪式也是相当隆重,据说好几个将军讲话,可把这群校官都见得不多的战士们激动坏了。
当然管理也是相当严格的,还有三军纠察无处不在的督察各项事务,而且队列训练也相当的累。
陆战队分来的队列教官是个黑黑壮壮的大个子少尉,三军仪仗队的一个排长,那动作的确是没的说。
那要求当然严了,搬腿不行,弹腿也不行,先开始又从踢腿、臂部、一步两动、一步一动、快慢步、连续正步一路重新学,当然最开始还站了三天的军姿,可怜的张强几次都差点儿被腰部的疼痛折磨地放弃。
不过保障的非常好,而且可能这里的医生技术也好,居然在他们的药物和理疗下,张强的腰居然好了,不到一个月腰居然不疼了,当然队列训练技术也长进了很多。
而此时的沈进,正在即将结束自己开始颓废的大一下学期生活。
张泽也别具一格地安排了体能训练,开始上面的领导不满陆战队搞特殊,但是张泽强调体能训练是陆战队的生命,首长也就无从反对,但是很心疼这些年轻的官兵们,特别多参观了几次陆战队的宿舍。
最让孙晓宇高兴的是每个屋子里都有公共电话,而且每天还有10块钱的补贴,孙晓宇第一次一个月能拿400多块钱(加上等兵的津贴),那种兴奋不亚于中了体彩大奖。
这也保证了孙晓宇每天可以和自己心爱的小颖甜蜜,还好宿里的人电话需求不是很大。
这天刚训练完,淋浴完毕,走进宿舍,张强嚷道: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