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依稀烽火情全集 > 第七十四章踏上故土

第七十四章踏上故土

2025-03-31 07:24:19

周楠长时间的压抑自己,现在突然遇到一个没对自己有歹心的家伙,又能说得来,也放开聊。

(本章节由HAO123-中文网-.Se会员手打)反正周楠就两个小时的火车,长沙就下了。

两人聊得热火朝天。

对面去学校的小情侣也偶尔来探讨。

孙晓宇大讲南海,讲国际形势,可怜的几个大学生甚至都不知道面前这个年轻的一级士官只是个高中生而已。

但是,在知识面前能者为师,这也没什么好汗颜的。

不过随着扩招,我们的大学生数量激增,我们的大学教育比例激增,我们的新校区激增,但是我们社会的消化能力没跟上,职业教育没跟上,体制没跟上,所以最明显的就是大学生素质急剧降低,毕业生工作越来越难找。

不知不觉快到了。

周楠很豪爽,直接就问孙晓宇要联系方式。

孙晓宇有点含羞说道:我有女朋友!周楠红润的舌头在嘴唇上轻轻一转,右眼一电,孙晓宇赶紧低头。

周楠笑道:有我漂亮没?孙晓宇诚恳说道:伯仲之间!周楠不满说道:和稀泥!孙晓宇很严肃地说道:真的,你们两个都很漂亮,而且都很聪明!周楠说道:我又不缺追的人,你个小破当兵的,我只是感觉和你聊天挺舒服的,做我的哥们,把联系方式交出来!孙晓宇看着这个小小刁蛮的家伙,也怕她纠缠,就留下了联系方式,但告诉她一个月内是不在的。

周楠笑道:那你到家后想办法联系我,我给你弄个低价手机。

孙晓宇笑道:行啊,没问题,最好控制500以内。

周楠笑道:500?差不多只够买个好点的传呼。

孙晓宇笑道:没办法,我一个月才600多,已经是需要我节衣缩食,才能实现的。

周楠笑道:行,帮你留意!不一会儿,到站了,周楠留下一张写着自己联系方式的纸条,叮嘱孙晓宇妥善保管。

由于有了前车之鉴,孙晓宇把联系方式抄在自己的复习书上。

周楠下车后急急忙忙挥手赶公车去了,看着这个活力又靓丽的身影,孙晓宇感觉她是个有意思的女孩。

次日清晨,孙晓宇慢慢醒来。

虽然还没下火车,寒意袭人。

看着不算熟悉的信阳火车站越来越近,孙晓宇心里倍感对家的思念,在外两年多,又重新回到这片热土。

很快到了车站,孙晓宇远远看到站台上很多背大包小包的打工者,后来有了学名农民工,其实还不如打工者全面,因为很多大学生也都是打工者,白领、金领都是打工者,站台上还是蛮多人准备去首都的方向。

河南人的天性,总感觉大都市好,即使去不了,也感觉越远越好,所以打工的很多去了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无独有偶,在大学的选取上,河南的考生们一般也是优先大城市的,要不就远点,导致可怜的名牌大学武汉大学,在河南的招生一般都不如同级别的学校,就因为离河南太近。

看着众多拥挤的候车者,孙晓宇感慨养家糊口难啊。

下车了,列车员吼道,先下后上。

孙晓宇赶紧背着大包小包尾随下车人下去。

下车没走到两步看到一个冒失的家伙急匆匆跑来,还在喊着后面的人快点。

他背着一个长条的蛇皮袋,装满东西,估计是被子,一转身,袋子的角扫在孙晓宇的额头,此时信阳的天气比东江冷多了,所以这一下生疼。

本来拎一堆东西就累的够呛,孙晓宇怒从中来,干什么?那人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准备继续前进。

孙晓宇火冒三丈,一把拽住蛇皮袋的一角,那人楞是没拉动,明显看出自己与这个当兵的差距,但是也没道歉,不过那人已经有畏惧之意。

一个穿陆军冬常服,带学员肩章的人说道:战友,算了,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

孙晓宇恼怒地说道:人这么多能这么背袋子吗?道歉不会啊?那学员说道:算了,咱们不能拿咱们的标准要求老百姓。

孙晓宇一松手,那人一个趔趄,满脸通红排队去了。

学员说道:再见,我也上车了!孙晓宇这才打量学员,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脑袋,怎么有点面熟,也点头告别。

直到出站,孙晓宇才想起来,此人就是那个琢磨不透的学员沈进。

孙晓宇摇头,人生无处不相逢啊,下次会在什么地方?带着笑容,孙晓宇回到了阔别两年多的家。

父亲已经去考察田地,准备春耕了。

母亲正在院子里纳鞋底,听到孙晓宇的叫门声,连忙小跑出来。

多年的农活,母亲显得比实际年龄老多了,典型的老妪形象,但是劳作也使她身体相当结实,而且眼神也相当清晰,她激动地看着儿子,帮忙提东西,尽管相当的累,孙晓宇还是把最轻的交给母亲。

放下行李后,孙晓宇的母亲一贯利索的话语都慢了起来,原来爷爷奶奶均过世了,怕影响孙晓宇的集训,没有告诉他。

由于孩子多,爷爷***第三代人也多,所以孙晓宇并没有受到什么特殊照顾,但是孙晓宇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爷爷奶奶骄傲的资本。

看着孙晓宇的黯然神伤,母亲说道:没事,你爷和你奶看到你今天的成就也会高兴的,年前你们指导员还打电话到大队里,给咱家拜年,说了你的成绩,不错,给咱们争光了。

孙晓宇微笑点头,我妹学习咋样?母亲满脸笑容,好啊,比你当初稍差,她的第一名不是很稳当,一般都是阶段前三,明年高考估计有戏。

孙晓宇得意说道:妈,你瘦了。

母亲笑道:等你两个都考上大学,我就不用操心了。

母亲爱惜地用粗糙的大手抚摸晓宇的脸庞,黑了,瘦了,结实了,好像高到没变高!吃的咋样?孙晓宇笑道:好啊,吃得非常好!海军陆战队,我们训练那么苦,吃的再不好,没人打仗了。

母亲笑道:打啥仗啊,现在都在挣钱,太平着呢。

孙晓宇笑道:我们都是4个荤菜一个素菜一大桶汤。

母亲笑道:比家里好多了。

孙晓宇笑道:妈,我现在挣钱了,你们别太省,尤其雨燕,长身体呢,别太省了。

母亲笑道:没事,现在打工的多,上面规定田地不准荒了,他们好多人让咱家帮忙种田,还给咱们钱,日子还稍微好过点,只要你爸胃病别犯,咱家还过得去。

孙晓宇一个喷嚏,技惊四座。

母亲连忙说道:你看我,光说话,儿啊,多穿点衣服,咱这里比不了东江,那么暖和,多穿点,我给你拿厚毛衣。

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孙晓宇被这家的温暖熏得热泪盈眶。

看着朴实的家里,孙晓宇饱含深情地看了一遍,心中默念,我回来了。

母亲拿出厚毛衣,孙晓宇连忙换上。

孙晓宇准备换下海军冬常服,母亲一把拦住,换什么啊,这多好看,洋气!孙晓宇摇摇头,又穿上冬常服。

孙晓宇又一个喷嚏,妈,我去看看大伯。

母亲点点头,大伯身体不太好,你带那么多东西,我和你爸用不完,拿点过去。

孙晓宇笑道:已经准备了。

孙晓宇拿了一包海产,走出家门。

大伯住在爷爷***老屋,已经简单翻修,土坯房屋已经进化成了一层的小楼,围墙也已经成型,院内的石榴树已经比离开家时高多了,孙晓宇喊道:大伯,大伯在家吗?大妈走了出来,噢,晓宇回来了!晓宇笑道:是啊。

大妈回头大声喊道:老头子,晓宇回来了!大伯熟悉地声音传了出来,晓宇回来了?大伯依然是那么清瘦,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超乎常人的痕迹,只有那穿透灵魂的眼睛,依然带有一丝战场上的杀气。

大伯笑道:晓宇啊,有出息了,合同兵了。

晓宇心里暖洋洋的,大伯,近来身体如何啊?大妈笑道:进来说话,站着干啥。

大伯笑道:就是,来,进来。

老婆子,战友说安电话的今天来,怎么还没来啊?大妈不屑地说道:你还真信啊!大伯摇摇头:头发长,见识短,这帮过命的战友,总比县长的话可信一百倍。

大妈摇头,我去做饭了,中午把老二和晓宇妈喊来,喝两盅,刚好还有菜。

大伯说道:行啊,没问题,咱家历来是你当家。

孙晓宇笑道:大伯,一辈子的好男人啊。

大妈得意地去厨房忙活了。

孙晓宇坐了下来,把海产放在桌子上。

大伯摸出一支香烟,准备塞进嘴里,突然想起晓宇,朝晓宇做了个手势,晓宇摇头,不会!大伯点燃香烟,你这带的一包什么玩意儿?孙晓宇笑道:大伯这东西泡酒的,泡烈性酒,可以治风湿的。

大伯把东西拿了过去,仔细看了看,嘿嘿,有正当理由喝酒了!孙晓宇乐不可支,大伯,大妈还在限制你喝酒啊。

大伯有点得意有点懊恼说道:是啊,都限制几十年了,哎,刀子嘴,豆腐心!孙晓宇低沉说道:听说强毛打工去了?大伯布满笑容的脸立即苦涩下来,这个没出息的,学习有你兄妹倆一半也可以有学上啊。

孙晓宇面带难色,大伯,别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大伯笑道:能不操心吗,你爸妈不还在操心,我还在担心你能不能在部队混下去,对了,去年那个优秀士兵发来喜报了,乡里还给你家奖励了300块钱呢。

孙晓宇听家里说过,也开心地说道:一个优秀士兵,没啥,不值一提。

大伯说道:对啊,给我讲讲你的部队生活,我都离开部队几十年了。

孙晓宇笑道:好啊!一个当过兵和正在当兵的人愉快的拉起家常。

十点多,晓宇父亲加入。

十二点准备开饭的时候,来了一群不速之客(5个)。

这群不速之客看到孙晓宇的衣服,略有迟疑,大伯说道:这是我侄子晓宇。

晓宇,这些都是我战友和一些老兵。

孙晓宇起来点头示意。

其中一个说道:石头还没来啊?大伯摇头,没有!大妈和他们都很熟悉,多拿来几幅筷子,丝毫不对这些不速之客感到惊讶。

一个大桌也坐满了。

简单的几个菜,还好大妈的手艺不错,味道还行。

听他们的议论,孙晓宇明白了这群老兵的意图。

原来他们准备去县里声讨县长、县委书记,因为他们的补助太少。

大伯伤残一个月才不到80块,他们一些没伤残的更可怜才30块,区区三十块啊,要知道这群老兵是打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硝烟中走出来的。

而且,要不是他们去年去闹了一次,连这点微薄的补助都没有。

现在都到21世纪了,物价上涨,工资上涨,没见到补助上涨,所以这群老兵们愤怒了,再加去年发现了闹的好处,所以张罗再去闹一次。

苦涩的甜头!孙晓宇想想自己这微薄的600多块,比起老兵们好多了,但是比起地方单位,比起企业白领,甚至比起大部分卖苦力的都不如,但是无所谓,谁让自己喜欢那个地方呢。

孙晓宇笑道:前辈们,不要急,慢慢来,政策是一步步改革的,有朝一日,我们会完善这些福利保障政策的。

一个黑瘦的老兵不满说道:等我到土耳其(死了,当地习惯说法),不知道能改革好不。

孙晓宇摇摇头,有什么办法呢,你们闹一次,不一定有一次效果。

那老兵顺嘴说了句经典的话,不闹,彻底没效果!孙晓宇低头无语吃饭。

老兵们继续絮絮叨叨发泄自己的不满。

一点多的时候,他们口中的石头来了。

石头也守信,带来电话和安装电话的技术工人。

石头是个中年人,看起来长年的养尊处优(相对于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战友们),明显比战友们年轻,双下巴初见成效,灵动的双眼闪烁智慧和阅历的光芒,他对大伯也很尊敬。

大伯看到孙晓宇好奇地眼神,看不出吧,这是当年我们炮师最好的瞄准手!石头还有点害羞地说道:前几天去信阳,顺便打靶,不准了,哎,老了!大伯嘿嘿一笑,对了,晓宇你是什么兵种。

孙晓宇说道:我是海军陆战队装甲步兵营副班长。

石头问道:拿的什么枪?孙晓宇得意说道:95。

石头遗憾地说道:军分区没有95。

石头已经是县里电信部门的一个实权派,而且门路比较活泛,左右逢源,还是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

这次应战友们要求,给大伯家安了个电话,方便战友间联络(估计有方便大家好去闹事的企图),石头还是比较有魄力,也没收钱就给装上。

由于中午应酬脱不开身,但是军人守时的观念已经融入血脉,吃过饭,就赶紧带人来了。

石头告诉几个老兵不要闹了,现在县里经济状况不容乐观,闹也闹不了几个钱。

一老兵不满说道他们买汽车就有钱!无趣与牢骚中,一直到了下午两点多。

石头说下午有会,就走了。

几个老兵也被石头说的没什么斗志了,纷纷告别。

孙晓宇感冒正式起反应,也和爸妈回家了。

朦胧中,孙晓宇想了很多,想了未来,想了过去,想了战友,想了小颖,想了鲸鲨,想了邱排,甚至周楠的倩影也掠过他的眼前。

一觉醒来,孙晓宇感觉头还是昏沉沉的。

母亲听到喷嚏声,赶紧来看,把药喝了,你爸给你在大队卫生所取的。

孙晓宇赶紧接过母亲递来的热水和药。

吃完药,天已经差不多黑了。

孙晓宇问道:我爸呢?母亲笑道:去喊你爸回来,吃饭了,他在你大伯家下象棋呢。

孙晓宇现在何等体格,要不是准备不足衣服穿得少,和气候差异的确很大,而且他也离开河南太久,否则也不大可能感冒。

但是良好的身体素质还是毕露无疑,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孙晓宇已经头不痛了,手脚也轻便了。

孙晓宇趴在床上做俯卧撑,母亲正过来准备加一层被子。

母亲说道:身体是好啊,牛犊子一样,才感冒一会儿,就好了。

孙晓宇笑道:是啊,妈,不要了,这层被子加上就太厚了,压得难受。

母亲笑道:回来还练啥?孙晓宇笑道:练啊,不练猛长肉,回去就难受了。

母亲慈祥地笑道:感冒还没好透,早点睡!孙晓宇幸福地点头。

孙晓宇家在村子的最南边,所以回来的时候村里人看到的不多。

早晨孙晓宇完全放松地神经也没把他准时喊醒,睡到日上三竿,父亲都吃过饭干农活了。

孙晓宇抓紧点滴时间陪父母干家务,干农活,聊天。

然后和父亲一起,四处探亲访友,不亦乐乎。

大伯的电话也安装的是时候,孙晓宇成了最大的用户。

经常拨一拨小颖家的电话,要不了多久,小颖就打回来。

大伯让晓宇打也没事,晓宇当然不好意思占大伯的便宜。

电话的沟通还保持着甜蜜。

但是这个秘密自然也被父母知道了。

母亲倒是很热情的问东问西的,巴不得小颖出现她面前,看个通透。

父亲倒是很理智,谈恋爱可以,别耽误学习和工作,分清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

大妈娘家是镇上的,听说晓宇女朋友是东江的,告诉小雨母亲,这几年去东江打工的小伙,娶了几个东江女人回来,又黑又矮又瘦,跟猴子似的,初中毕业的大妈还说了句苛刻的话来,好像没进化好似的,当然还给母亲解释了半天,母亲却紧张起来了。

儿啊,我知道人家家境不错(刘启智翻身了),也是大学生,但是别太丑了,面子上不好看啊。

孙晓宇哭笑不得,妈,别操心,不难看,真的,她一点不难看,她不是东江的,是南海市的,离的不近。

村里同龄人,除了上大学的,就是打工的,孙晓宇倒是感觉到孤单。

孙晓宇终于忙完,他要去看一个人,一个重要的女性,心目中的位置甚至超过小颖。

她就是是孙晓宇可爱的妹妹,高二的学生孙雨燕。

走近这个曾经带来辉煌,带来仇恨的地方,孙晓宇本来以为自己很难介怀,但是却提不起一丝怒气,孙晓宇属于那种心很宽的人,火气上得快,但是气消得也快,而且最好的一点就是不记仇,所以和他呆在一起越久越容易喜欢他。

进门的时候,门卫老头问道:找谁?孙晓宇瞟了一眼,换人了,不认识,不找人行不!老头摇头不行,教学重地,闲人勿进!孙晓宇笑道:你可以不相信我,你不能不相信军装啊!老头很鄙夷地说道:没时间跟你扯淡,没事儿一边去。

孙晓宇顿时火冒三丈,怎么说话呢?我才从这破学校毕业还不到三年,就不让进了,你哪一年来的啊,你才呆几天啊?老头的倔脾气也上来了,不让你进是我的责任,走远点!孙晓宇嘿嘿一笑,朝远处努努嘴。

老头回头看去,孙晓宇哧溜跑进去了。

老头赶紧喊道:你给我回来,我喊校警了!孙晓宇还挑衅地回头喊道:老头,追上我,我就出去!老头气愤不已,准备追击,门口传来汽车鸣笛声,老头不甘的回头开大门。

孙晓宇还在后退挑衅,来啊,来啊!突然听到一个女孩惊呼,站住!孙晓宇立即站住了,赶紧转身。

两辆自行车从岔路口驶来。

一辆已经停下,另一辆上的女孩也刚正在和另一个女孩聊天,没看路,两个没看路的凑到一起,酿成一次小小危机。

经过艰苦磨练的孙晓宇眼疾手快,在自行车撞到自己之前生生用右臂抓住车把,而且左手迅速跟上,不但人没撞上,女孩的车子也没倒,所以惊恐的女孩也没摔下来。

停车的女孩惊讶地说道:帅!(就是一只手把带人的车子固定住了)孙晓宇看到撞自己的女孩正在大口喘气,显然情绪还没稳定下来,笑道:让我站住,原来是瞄准啊!女孩才扑哧笑了起来,是她喊的,我刚就没朝前看。

标准的普通话,孙晓宇有点吃惊,因为这里很少说普通话的,上课时师生的普通话也没这么标准,女孩下车,孙晓宇也用普通话问道:你不是本地人?女孩点头,我是来支教的!孙晓宇惊讶坏了,全国重点中学也要支教啊?女孩摇头不知道,志愿者协会通知我就这里支教一年。

孙晓宇这才仔细打量,白色蕾丝上衣,白色长裤,玉臂露在外边,白净秀气的面孔透出点红晕,端庄而甜美,孙晓宇不禁笑道:欢迎来河南支教!女孩甜甜地一笑,谢谢,你代表哪一级领导欢迎的啊?孙晓宇笑道:南阳人民!女孩两个小酒窝再次浮现,不是什么四大家啊!那个刚才示警女孩笑道:梦霜,走了。

叫梦霜的女孩,点点头,走了!孙晓宇突然想起一句诗,随口吟道,声破梦回霜满户,影随诗瘦月横波。

梦霜正准备登车,惊呼,哇,这首诗你居然知道?孙晓宇嘿嘿一笑,继续前进。

另一女孩催促梦霜,快点,主任别等急了!梦霜甜甜地说了声,再见!梦霜出生的时候,他满腹经纶的爷爷正在看这首诗,就给取名梦霜,但这首诗由于种种原因名气颇低,世人知道的并不多,夸奖她名字好听的人不少,说出这句诗的人凤毛麟角,所以一个年轻战士说出她名字的来历,梦霜非常吃惊。

孙晓宇也在得意,自己到处碰到美女啊,看来蛮有女人缘的。

又想起那个小小刁蛮的小颖,孙晓宇径直走进教学区。

这里的变化倒不大,小雨燕在二年级理科1班,班主任是个英语老师,该校王牌英语老师之一,刚从下面高中挖来的,那是必须的,因为这个一班,就是尖子班,由于抗议分级的多,所以学校不叫尖子班,叫一班,换汤不换药而已。

孙晓宇直奔英语教研室。

这个学校伴随着大学扩招,高中也扩编了,居然还有好几个英语办公室。

孙晓宇不认识,正在外面徘徊,准备敲门问话。

梦霜拿着几本书出来了。

孙晓宇笑道:请问二年级一班班主任李老师在哪个办公室?梦霜真的很爱笑,温柔地问道:你是学生家长?孙晓宇沮丧地说道:高中生没我这么年轻的家长吧!女孩发现自己的语错误,不好意思地伸了下舌头,李老师在顶头那个办公室。

孙晓宇笑道:谢谢!突然,屋里一人喊道:孙晓宇,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