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依稀烽火情全集 > 第六章宁为玉碎不瓦全

第六章宁为玉碎不瓦全

2025-03-31 07:24:16

一个熟悉的声音,不错,就是他,沈进。

(本章由HAO123-中文网-.Se转载發佈)你有什么意见?沈进面色泛红,显然相当激动,但是却也很有条理地说道:我有三点意见,第一,您刚才也说了,缺乏沟通,那么沟通好的话,钱鑫财是不会那么嚣张的;第二,你说了这是我们区队的意见,好像我们并不知道,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算是军人;第三,我要说的是我感觉区队长带兵的方法需要改进。

基于上面三点原因,我认为写个检查就可以了。

完毕。

由于沈进结尾的完毕声音很大,不少同志不自觉的立正,但是反应过来不是区队长点名的完毕,赶紧偷偷地把脚保持稍息状态。

李强和张浩不住的摇头,黎野强压怒火,谁还有什么意见,赶紧说,别说我没给你们机会。

晚饭后回来的鑫财却反常地安静了,这个时候也没说什么,但是还是很感激地看了一眼沈进。

副队长却在旁边说了声:惯的你们,说话都没大没小。

刚才那个叫什么来着。

钱鑫财却发话了,大家别说了,我和家里讨论了,明天我就申请退学,希望大家别因为我的事情把关系弄僵,感谢大家了,一日是兄弟,终身是兄弟。

连副队长也震惊地合不拢嘴,木木的地看着钱鑫财,你想好了?钱鑫财点了下头,嗯。

副队长无奈地说道:你们解散吧,三区队长,过来下。

回屋之后,大家都没有说话,默默的收拾,洗漱,连一贯能说会道的沈进和李亚鹏也都没说话。

晚上体能时间,钱鑫财的蚊帐空着,教导员正在做他的思想工作,李强、沈进等人却像发疯了一样没命地锻炼自己,想用这极度疲劳来驱散心头挥之不去的烦闷。

张浩一边做俯卧撑一边在小声对旁边上铺的沈进说:你明天找区队长认个错,区队长出发点是好的,虽然确实有我也不认同的地方,但是你也不能在那么多人面前说他带兵不行,鑫财留下固然好,要是走了,你小心就要挨收拾了。

沈进也小声说道:哎,不知道教导员能劝好鑫财不。

沈进下铺的王建也加入讨论,就是啊,这么久了还没回来,估计够呛,鑫财脾气倔,很难说服,哎呦,可怜的大个子,个儿太大,不知道身体又碰到哪里了。

夜深了。

哨声响,大家立即纷纷跃起,穿衣服下床,看到钱鑫财也在穿衣服,看来是说服了。

早晨的两公里冲刺终于是自己带队了(继任班长还没到),大家跑的很放松,当然也不慢,黎野铁青着脸,背着手,来回走动,手里秒表的长带子随风飞舞。

黄震永依然要靠沈进和钱鑫财的帮忙,当然这次除了很少几个人,大家几乎都达标了,训练还是很有效的,衣带渐宽不言退,没有人承认自己失败,没达标的也在暗自鼓劲,愈发瘦削的身材,愈发健壮的四肢,愈发清澈的眼神,愈发黝黑的皮肤,愈发坚挺的军姿,愈发整齐的脚步,愈发嘹亮的口号,愈发凌厉的杀气,愈发成型的军校学员,终于他们看来像个军人了。

十几天前,或许还有人在挥洒青春,或许还有人在激扬文字,或许还有人在花前月下,或许有人在吃喝玩乐,或许有人在举家庆贺,但是今天他们都在这里,训练、学习,说不定多少年以后他们又将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拿起武器杀向敌人,所以正如一句老话,部队是个学校,而既是部队又是大学的军校,更是一个高效的大熔炉,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给部队和地方,当然也有个别的会威胁社会,而且万一经过特殊训练,还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早饭完了,大家都返回了宿舍,整理内务,准备上午开始的操枪训练。

钱鑫财突然告诉大家,我爸妈上午来学校,我得去火车站接一下,我昨晚已经请假了,我先出去了。

大家面面相觑,沈进准备劝他,这时集合哨音响了。

大家匆忙跑了出去,沈进临走的时候重拍了一下钱鑫财的肩膀,钱鑫财淡淡地笑了一下。

每人领取了一支54半自动步枪,队长自豪地告诉大家,两个本科队组建两支步枪方队,大专队(基础五队)组建一支冲锋枪方队,冲锋枪方队手上动作非常简单就一个动作,我们就比较复杂了。

等一下,由副队长给大家统一动作。

怎么新班长还没到?干什么吃的?第一次摸到真枪的感觉真好,很多同志包括十班几个稍有低沉的家伙也都合不拢嘴的在摸着这个真家伙(比起******升旗专用的假枪感觉好多了,后来知道国旗护卫队用的专门是仪仗队的用枪,枪膛就是堵的,枪机也是假的)。

副队长走到操场的主席台上,慕名前来学习的基础二队也都把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

副队长走到上面,指着前排一个一区队大个儿,常升,把枪递我。

常升恭敬地把枪递过去了,副队长眉头一紧,说道:大家首先看我的动作,一区队长过来,大家看清怎么交接枪支的,枪口向上,弹夹向自己,枪面与身体垂直。

另外,任何时候不许枪口对人,不许拿武器打闹。

副队长与张启飞做了几次示范动作,副队长大手一挥,张启飞就跑下去了,他看着手里的枪开始娓娓道来。

按原计划是你们新班长昨晚到,给你们讲讲枪的基本构造和历史,但是现在还没到,那我就给你们简单讲一下这款枪的历史,下周等你们去******宣誓完以后授衔了,就带大家去实弹射击,再给大家讲另三款枪54手枪、56冲锋枪和81式步枪。

这一款枪叫56半自动步枪,在建国后我国在前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的基础上加以改善的,56年生产定型,因此称为56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国产半自动步枪。

它和56冲锋枪和56轻机枪56枪族。

我们国家现在正在装备95枪族,等你们毕业去一线部队的应该可以看到,那可是我们目前最先进的轻武器。

56半自动步枪是步兵使用的单人武器,它以火力、刺刀和枪托杀伤敌人。

口径为7.62毫米,初速为735米/秒,有效射程为400米,射速每分钟35-45发,弹夹容量10发,全枪打开枪刺长1260毫米折叠枪刺1025毫米,不装弹重量为3.85千克,可装上专用发射器发射枪榴弹。

一般当时一个步兵班的配置是7支步枪,2支冲锋枪和2支轻机枪。

在62年的边境冲突里,我们的56枪族对印度的英制手动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具备相当大的优势,立下赫赫战功。

但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面对普遍装备ak-47的越南人,我们的火力也就太单薄了。

慢慢就被后来的81式步枪取代了。

56步枪由于威力偏弱,后来基本上用在仪仗队和方队表演上,但是咱们这枪还是可以装弹射击。

我们一直到21号******宣誓前就练习这枪的几个动作,这几天先教大家上枪三动和持枪的动作。

副队长拿枪做了连贯的上枪和下枪动作一气呵成,那声音效果,那一板一眼,那节奏感,真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帅气的动作,迎来了二队干部的鼓掌,大家立即鼓掌,因此不少人的枪都倒在地上了。

副队长笑道:笨蛋,不知道把枪夹在两腿之间再鼓掌啊。

大家体会完毕以后,就带开训练了。

前几天正步脚步声不响,班长们就让大家练习砸脚,拼命把脚往地上砸,感觉不到疼了,脚步声就响了。

果然,大家最开始没有练枪而是把枪架起来,在区队长的带领下,练习用手拍地。

黎野围着转圈,少了一个人的三区队正整齐蹲在篮球场上用手拍地,听我口令,喊一大家就拍。

在他一板一眼的口令中,大家一次次挥舞大手,拍向地面,估计古代的大力金刚掌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黄震永,重点儿!刘伟伟,不要东张西望。

沈进,再重点儿。

不过效果真的也出奇的好,红肿的手拍在枪上只有一些麻木的感觉,声音倒真是响起来了。

据说拍断枪的护木,还可以得三等功,但是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人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

从此大家看到枪再也没有激情了,手心立即会轻微渗出汗水,胳膊也不由自主的轻轻抖动,这也是拜枪所赐啊。

终于训练结束了,回到队门口的时候,看到教导员身边整齐地站着两排红牌和几个相当白皙,斯斯文文的无牌人士。

教导员给大家介绍了下这就是我们的14个新班长和5个地方大学招来的研究生,一区队分了两个研究生,其余各分一个。

教导员随便把研究生分到几个班,担任副班长,幸运的是十班又中奖了。

解散后,大家都帮忙把班长副班长的东西搬上去。

进屋以后看到,钱鑫财的铺非常整齐,但人不在,大家张罗把班长和副班长的东西放好。

班长一身横练的肌肉,被包裹在一个小小的背心里,好身材呼之欲出。

黝黑的脸庞上,凌乱的眉毛,清澈的眼神,厚厚的嘴唇,再配上那略带一点奔放的表情,的确也是一种军人的阳刚之美。

班长把东西往床上一丢,很大气地说:过来,过来,我先介绍下。

沈进他们都过去了,那个研究生也停止了手上的活儿,看着班长。

我听潘向锋跟我说了,咱班氛围很好,我很高兴来咱班当班长。

我叫耿烽,这位是你们的副班长,叫什么来着……那个研究生同志腼腆的笑了一下,很斯文地说道:我叫林建,福建泉州人,今年厦门大学刚毕业,考来咱们学校读研。

大家都用羡慕的眼神看他,那个时候研究生可是不多的。

大家的眼神注视的林建有点害羞,脸上浮现一层红晕。

耿烽笑道:你当年要是上军校,还是我师兄呢。

大家呵呵笑了起来,都打听起潘向锋和本部的情况。

班长搬个凳子出来,坐到上面和大家吹了起来。

张浩走过去帮班长把背包(注释5)打开,开始整理床铺了。

耿烽偏头看了一眼,笑了下,继续神侃。

大家便都开始准备边聊边帮忙。

副班长林建则是受宠若惊的样子,他一再强调自己是来当新兵的,要自己弄,大家不由分说开始工作。

班长问道:哪个叫钱……钱鑫财?大家立即安静下来,林建也很惊奇地看着大家。

张浩赶紧说:他要退学,家里人来了,不知道事情怎样了?耿烽也很吃惊问道:不会吧,这家伙!果然……哎。

大家一头雾水。

看着大家都直盯自己,耿烽吹了口气,潘向锋告诉我,你们班钱鑫财情绪不大稳定,要我多注意他,这小子也真是水货,居然不干了。

沈进却突然冒出一句,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耿烽笑道:好好说话,你是沈进吧。

沈进点了点头说道:他怨气太大了,练了十几年的武术,没想到他还是不太冷静啊,但愿这次他的父母可以说服他,继续和我们一起打拼。

耿烽笑道:部队很缺笔杆子,沈进,听潘向锋说你文采不错,记得要继续学习,扬长避短。

耿烽眉角一扬,你们还记得刚才下面教导员介绍的八班长不,他叫周晓斌,可是中国武术之乡河南登封人,家就在少林寺山脚下,从小就学习武术,本来想来挑战这个小老乡钱鑫财,可不能让咱们错过这场大戏啊。

下午开训后,鑫财还没回来。

耿烽的训练风格果然不同,他强调:不会偷懒的兵不是好兵,总偷懒的兵也不是好兵。

但是刚说完,他眼角的余光瞟到沈进腰塌了,他大步走过去,一拳砸在沈进的胸口上,***,偷懒要会找时机和场合,你这就属于不会偷懒的。

沈进小声嘀咕:我的确不会偷懒,我一向非常刻苦训练。

班长笑了一下,看了一下四周,又一拳抡在沈进的右胸肌上,明显加了力度,清晰可闻,沈进咳嗽了下。

班长眉头一紧,不错啊,身体可以啊,抗击打能力不错。

班长很自豪地说道:要做,就做我那样的,我偷懒了,但是我一样上方队,因为咱该刻苦的时候是刻苦的,你们要在自己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想办法灵活的偷懒。

你们以后要学的,**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灵活机动,要灵活机动的处理一切问题。

本来我们班长交接就是一会儿的事,今年由于大院要求几个你们林建副班长一样的研究生也参加,所以拖到快中午才来,我和潘向锋交流了很久,你们的情况基本都知道一点点,你就是最调皮的一个,军队不怕**兵,就怕没有会带**兵的干部。

听着这有点天马行空般的话,大家思路真有点跟不上,但好像真的应验了他的话,耿烽班长真的到了一个坚信没有带不了的兵的部队,而沈进三年后尾随而去了那里,这是后话。

由于耿烽班长的动作确实很牛,所以害苦了这帮人,力度、节奏感是他强调最多的词语,大家这才发现在他手下偷懒,简直是痴人说梦。

托着疲惫的身体,大家回到宿舍,李亚鹏一推门就说道:我靠,不是吧。

大家一个一个提枪进来了,但是谁都没说话,走廊上耿烽班长正得意的告诉和他同时来的九班长吴谱,那帮小子想在我面前偷懒,嘿嘿嘿。

推门进来,耿烽吃惊说道:怎么这么安静?黄震永说:钱鑫财的东西都不见了。

班长这才注意到滕儒林的上铺,只有一个卷着的棉垫,被子和床单已经不见了,而且毛巾,鞋,脸盆都不见了。

班长也摇摇头,看来是真走了,你们情绪不要受影响,好好搞好自己的训练,争取都能上方队,最起码也混个替补。

大家都没怎么说话,气氛有点凝重,因为毕竟一个和自己朝夕相处了半个多月的人就这么突然就消失了,就像从来没有过一样,让人的心有点空落落的,尤其这种患难之交更难忘啊,他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体能上可帮了不少人的,大家相当低沉。

班长却来了一句,好好记住他吧,这就是军校同学的感情,也是很多地方大学的学生很难想象的原因,你们要记住他,他也是你们的朋友,尽管他没坚持下来。

林建的眼神有点迷茫,或许回到了几个月前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的同学们。

有了枪械的日子更紧张了,可是一路走来的新学员们无论身体还是心理的抗击打能力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了,十班也慢慢恢复元气,又开始没大没小起来,整天乐翻天,连研究生林建也开始操着不熟练的普通话(据说是厦门普通话),和年轻的新学员们讲地方大学的美好时光。

终于日历掀到了9月21日,250名(哎,鑫财害大家都成了二百五)本科新学员和一百多专科新学员将到******前升国旗后,宣誓入伍,而这一天的升旗时间刚好是6:00,兴奋的新学员们佩戴着崭新的红肩章,凌晨就已经起床,挎包背上发的涪陵榨菜、矿泉水、面包和火腿肠,4点半就出发了。

床起的那么早,却没几个人有困意,神采奕奕的憧憬着******。

多么神圣的地方,多么庄严的地方,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思潮翻滚,百感交集。

但是沈进却靠在黄震永的肩膀上睡的直流口水,黄震永赶紧在他耳边喊:到了。

沈进赶紧睁眼,看到大家都在小声聊天,大厢板(注释6)还在朦胧的黎明中前进,擦了把嘴,幽怨地瞟了黄震永一眼,继续睡觉。

终于,学员队迅速的占据了左侧的两个通道,一起来的3个大一队伍,四百多人整齐的站在略有寒意的秋风中,金水桥上一片肃然。

整齐的升旗班(若干年以后,沈进居然也认识了一个国旗班出来的干部),在几名干部的带领下踢着正步,走向国旗杆。

高矮一致,整齐的步伐,刺刀劈开黑暗的虚空,迎来了黎明的光芒,那队列整齐度、气势、节奏和感觉,让对队列已经颇有理解的新学员们叹为观止,当然离得很远,看的有点模糊。

在嘹亮的2分零7秒的国歌声中,国旗冉冉升起,新学员们远远地看着眼前升起的五星红旗,想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山头的红旗,想到了洪水中屹立的红旗,想到了自己在这一刻他们将接到前辈手中的枪,手中的红旗,责任与光荣,激动与自豪,清晰的展现在每一张年轻的脸上。

张浩的脸上滑落激动的泪水,他看到沈进的眼睛也好像在泛光。

在教导员段铁的带领下,全体四百多名新生进行入伍宣誓,大家激动的呐喊把广场对面的人目光都喊来了,一时间只见无数照相机闪光灯在闪烁。

在这个时候,沈进突然想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