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禅清心优游自在过生活:清心九书 > 第四章 珍惜与自豪(5)

第四章 珍惜与自豪(5)

2025-03-31 07:28:24

动手无非触祖公。

《华严经》里更是把山海湖泊、林木城池都提升到极高的层次,把它视为一种神圣的存在,而赋予与自己的生命相等的位阶。

然而,现代人滥伐林木、猎杀野生动物、大量耗用汽油、制造各种废弃物,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现象,生态失衡的威胁,乃至影响生命存在的空间。

我们用许多心血来生产各种器物,但却疏于注意维护赖以生活的器世间大环境。

当山坡地过度开发,河流大地受严重污染时,我们就失去了做生活主人的条件。

有情的生命世界人存活着一天,就表现出丰富的情感。

情感是生命存续活动的产物,它是必然的现象。

情感从好恶趋避开始,发展成繁复的情感生活,有爱有恨、有尊严有卑怯、有安全温暖有害怕孤单。

情感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化做心理需求时,所表现的内在感觉,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生活,更影响其人格发展。

情感生活是人格健康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一个长期受到虐待的儿童,往往有不健康的人格。

许多心理疾病,都是情感世界错乱所造成的。

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得到丰富的爱的孩子,将可发展为一位巨人。

他的意思是说,得到充分情感的陶冶的孩子,才能发展成具有强壮健康身心的人。

他所谓的爱究竟是什么呢?是无微不至的溺爱?抑或占有式的支配孩子照大人的目标去努力?当然不是。

爱这种情感有时是盲目的,是会引人误入歧途的,它必须以清醒的理智去施展。

所以爱必须带着理智,它就是菩萨的襟怀,是觉有情的爱。

这样的爱是能使生命得到肯定、福慧能不断成长的爱。

正觉的精神世界人活着并不只是为了维持生活的丰厚和情感的调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清醒的思考,以适应生活上的千变万化。

他必须不断地开悟,看出真实,同时也要看出生命的意义,这使他的精神生活圆满成熟。

为了走向成熟,人必须在情感世界和器世间的物质世界中不停地接受试炼,从中开展其智慧、德性和对生命的认识,从而优入圣域,参赞化育。

这时,他的人格里绽放出光明的精神力,它被称为佛光,能光明遍照,它既是觉性又是热情,是理性的又是爱的襟怀,是自在的,同时是积极光明的。

人生活在以上三个范畴里,它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

不过生活的真实意义就是要用器世间和情感世间来发展正觉的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的成长则引导物与情,使其开展并提升至圆满的精神层面,这样的因果循环,使自己的精神生活达到光明圆满之境,它就是法界,是《华严经》所谓的华藏世界,也就是出世间。

毕竟世间没有一个权威的主宰,但却有光明觉照的佛,能引导人们各自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真正的世间主,而重重无尽的世间,有重重无尽的世间主,构成了一个世间主,那就是佛界。

提升自我功能你自己就是一项真实,要依真实去生活,要提升自我的功能,这就是珍惜人生,也是在培养豪气。

佛经上有一则故事说,佛陀在诞生时,便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个简短的故事,引来许多怀疑,有人说佛陀怎么可能在一生下来就会走路说话?有人说佛陀是一位智者觉者,怎么会说出唯我独尊的话?我觉得这都是因为不了解经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