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禅清心优游自在过生活:清心九书 > 第五章 开拓与成长(6)

第五章 开拓与成长(6)

2025-03-31 07:28:24

这些童年往事,已经遥远了,那片由老人家种植的橘子树,由寸许之芽渐渐繁茂,而年年丰收,年复一年橘子树枯老了,现在改种莲雾树,尽管物换星移,祖父的教诫,却因禅修而化做禅语,开悟了我的心。

割舍与成就1977年,我从政大教育研究所毕业后,已工作了五年,当时,我跟净空法师学佛,法喜充满。

有一天,蔡保田教授打来电话,劝我回学校攻读博士学位。

他语重心长,告诉我更上一层楼的重点。

特别是教育部已同意带职攻读博士,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也深知具备最高学位的好处,但仔细了解,我发觉博士级的课程,并非我的兴趣,相形之下与净空法师学佛学经,倒反而欢喜踊跃。

但是,我还是在学位和学佛之间举棋不定。

那时净空法师开讲《华严经》,开宗明义讲述世主妙严品。

他说:十方世界一切生,依其根性均各得自在解脱门。

骤然开朗,也唤起过去祖父的教训:理想必须建立在真实之上。

我恍然大悟,犹豫之情一扫而空。

当即决定继续学佛学经。

如今事隔多年,我还能在学佛和弘法上,保持着精进和悦乐,多亏那次殊胜的觉照。

看出新希望我写过许多书,作过不少的演讲;许多人爱读这些书,爱听我的弘法演说,这也有一段殊胜的机缘。

1973年,我因为登山跌坏了脊椎,躺在家里休息,最初不能坐,不能站,整天躺在客厅里,非常痛苦,也很忧心将来的日子怎么办。

日复一日,心情很是沮丧,整个人越来越消沉。

有一天,太太下班回来,她是我的同修,看到我愁眉苦脸,便对我说:先生!过去你所学的佛法都是拿来讲给别人听的,自己却没有受用。

她简单的两句话,却对我产生当头棒喝的作用。

我猛然省悟,原来的沮丧情绪被一种新的愿力所取代。

骤然,我看出新的希望,要接纳现实和自己,去过实现的生活。

于是我决定写书,并告诉自己,即使双腿不能康复,也要躺着把佛法的生命智慧,写出来与现代人共同分享。

起初我躺着读经、看书和写书,我因工作而忘怀痛苦,领悟之处更多,从此写作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医疗复健和一心向佛的正信力量,病痊愈了,弘扬正信佛法的书也一本本写出来,而且每一本书都受到读者的欢迎。

经常有许多读者在读过我的著作之后,于生活和工作上有了很深的省发,使自己活泼振作起来,看出新希望,于是写信或打电话向我致谢。

我总是对他们说,不要向我致谢,而要向佛致谢;不是我的书好,而是佛法好。

这次病痛,我亲尝过一次念佛殊胜。

受伤初期,我疼痛甚剧,躺在病榻,很想念佛,但不知何故,过去念佛常有的法喜,未曾出现。

有一天傍晚,我告诉家人别管我,独自爬进小书房里,忍着痛苦扶座起来坐禅,发愿要念到与阿弥陀佛相应。

虔心念佛,不久即入于忘我定境,只觉四周无量弥陀,清净光明禅和,殊胜前所未有。

陶浸其中,安详悦乐,约一炷香光景,觉得腰脊卜卜震动,自动开静。

念佛觉来,一身是汗,通身舒畅,不知何故剧痛已除,攀扶着书桌,竟能站立行走。

次日医师告以可不必开刀,我喜出望外。

学佛修持,可以令你在生活中福慧具圆,时时开悟,引领你去过实现的人生。

另一方面,也有不可思议的精神生活体验,这些体验是修持的自然结果,特别是在根尘的紧缚解除之时,最能出现法喜。

不过,我要提醒同修,不可思议的殊胜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要正信,不能迷信,精神生活自然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