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禅清心优游自在过生活:清心九书 > 第六章 敬业与善群(2)

第六章 敬业与善群(2)

2025-03-31 07:28:24

旅客冒雨走出旅馆,等得焦灼不堪,终于看到一辆白色汽车停下来。

他自我介绍说,自己就是那位接电话的派车员,并恭敬地表示抱歉,且说今天早上忙得不得了!不能调派计程车来接他,只好开着自己的车子赶来。

这位派车员直送他到机场,婉谢他给付的车资。

这位旅客在上机之后,翻开报纸,才知道京都计程车今晨罢驶的新闻。

像这样的派车员就是敬业。

日本企业界似乎仍留存着这样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力量和生活态度。

它能带来很大的福报和进步。

多年前,我访问过张明哲校长。

我们从禅学谈到敬业,从敬业说到台湾未来的技术工业发展。

他说,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公司积极开发一种精密高级光学镜片,但总是做得不够精密。

后来从德国请来一位技师,很顺利就做出来了。

美国人问他,为什么他的技术那么好,他说:设备一样,差别就在这双手,而手的背后是一颗敬业的匠心。

敬业并不是只有认真,更不是用功利的心所能培养出来的。

我认为功利之心,反而使人更不敬业,功利意识背后,往往是一种堕落的开始。

依我的观察,敬业者有几项特有的性格特质。

我之所以称它是一种性格特质,是因为敬业这样的态度,并不是肤浅的模仿所能习得的,它是深度的觉醒和自发自动的态度所形成的。

它的特质是:负责的态度:要有工作的热忱,肯为工作花心思。

细致的匠心:实事求是,力求品质的提升。

喜欢自己的工作:设法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让工作与生活融合,方能激发自己的潜能。

展现工作的创意。

具备职业无贵贱的态度,这才能安于其位,乐于投入心血,把工作做好。

人必须培养热爱工作的态度。

热爱工作就是热爱生活。

我们并不完全靠着工作的收入来生活。

工作的真正报酬应该包括你的薪资待遇和你在工作中所发现的意义与乐趣。

如果你能留意到这两个层面,那才是真正的丰收,否则你会觉得辛苦的工作只换来糊口的无奈。

在我的咨商经验中发现,有些人的工作待遇不错。

但却把自己放置在一个被动的角色上,渐渐失去了热忱和动力,看不出工作有什么乐趣,原先的敬业态度渐渐消退。

这时最容易发生被炒鱿鱼的困局。

我总觉得,咨商就像及时雨一样。

在节骨眼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人去发现一个新的价值。

再用它来激发工作的热忱。

通常我把这种新的价值称为志业,是要引发人看出生命的意义——一种精神慧命。

或者更确切地说,那是去发现人生的信念,在精神生活上得到开悟,看出新的希望。

这是禅的体验,也是一种宗教体验。

当一个人接触到这个精神生活层面时,他会活络起来;其敬业的态度再度燃起,成为他生命意义的一部分。

当他们体验到它时,会对自己说:我热爱生活,即使单调的粗活,也能看出它的意义和美好。

现代人缺乏这种精神生活的体验,因为大部分的人,从未对自己的人生参透出足以鼓舞自己的意义,所以根本无法去迎接生活上所发生的任何情况,当然连工作也提不起精神。

当个人体验到自己的生命意义。

原来就是实现与布施,是要透过觉有情的大爱去面对一切有情众生时。

他开始振作起来。

因为他已接触到菩萨行的甚深意。

他会完全了解到《楞严经》所谓: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