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培养一个人的积极之气呢?第一,要有一张蓝图。
人在他的一生之中,要有一份人生的蓝图,一个崇高的人生抱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实现的理念是什么。
人一旦对自己的目标有很清楚肯定的认知之后,便能振作起来,去成就自己的理想。
所以,一张人生蓝图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要鞭策自己。
人总是有一点惰性的,应竭尽所能地从各方面训练、鞭策自己,正如爱的教育不同于溺爱教育一样,正确的训练是成长和成功的保证。
用创造来增长豪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便可发现创造无所不在。
什么叫做创造呢?创造的意义并不只是创造一个新的产品。
创造是创造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创意,生活就丰富化了,愉悦的事情也就展现在眼前。
你不疾言厉色待人,就能创造好的人际关系;能以欣赏的眼光去待人接物,心境自然好起来,这都是创造,都能给你无尽的豪气。
将创造运用在管理上,就是发掘人才。
身为主管,最重要的是如何将部属的创造力激发出来,而不是事事指点。
一位有创意的主管,会把目光放在部属的优点,给他支持和赞许;对于缺点,引导他去自我检讨;等他自己发现盲点时,又及时给他支持和肯定。
在这种激励下,部属的信心增强,各个才华容易展露。
你想培养人才或奴才,全在你肯不肯用创意。
除了管理之外,我们的文化也需要创造。
以前我们常讲文化复兴,以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观点来看,我认为不该叫文化复兴,而是一种文化创造、再造,文化的再生。
我们需把儒家的文化,经过科学的、心理学的、文化学的角度,重新赋予新的生命,让它变成现代人生活上所需要的思想指引,成为现代生活上所需要的智慧。
这样子,儒家思想的文化才真正地又回到我们的心灵,回到我们的生活,真正能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那叫做创造。
如果我们只是再回去训诂,那么我们不能做到创造。
总之,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产业的,或者个人精神生活,都必须透过创造,使其具备活力的豪气。
用成功来肯定豪气有了成功就能肯定自己的豪气。
人要积小胜成大胜,以小的成功去建立大的信心,那就有豪气。
1986年美国盖洛普测验调查过一千五百位成功的美国人,这些成功人士,有企业家、宗教家、科学家、政治家等等,他们调查什么特质使这些人成功。
在这篇报告中,发觉有五个特质最为重要。
那就是明白事理、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毅力。
兹说明如次:要明白事理。
追求成功的人必须要懂得如何跟人沟通,懂得与其他人保持良好和谐的关系,唯有明白事理,有同理心的人才能与人充分交换意见,真正产生创意。
广博的知识。
这一千五百位成功者,每人一年阅读的书籍平均是十九本书,还不包括报章杂志和专门性的报告。
最近,美国也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一个礼拜买一本书,十八岁到三十四岁的人平均每人每周买六本书,请问,我们呢?我们多数人读书风气不够,求知的那份豪气不足,我们便谈不上做一个成功的新世纪公民,我们应在此处做一番检讨。
多方面能力。
一般人有不喜欢多方面训练自己能力的习性,总认为那是多余的。
事实上,一个人不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就无法适应变迁迅速的社会。
人一旦发觉自己适应不来时,他就注定要败下阵来的,那时后悔总是太迟。
具多方面能力的人,适应力强,在任何环境里,都比较能够掌握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