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面发展的教育(1)

2025-03-31 07:45:26

华德福教育关注孩子的个体发展,并坚信健康的个体是成就健康社会的先决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会议周日一早,三年级学生已经来到学校,他们的行李被装上大巴,他们将去往纽约北郊的一个农场,做为期 5天的旅行。

在农场上,他们将帮助喂牛、清理牛圈、收集鸡蛋,体验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可是一件大事!许多孩子还是第一次离开父母。

他们知道,全体三年级学生都要去农场,因此老早就在为这次旅行做准备。

这次旅行犹如成人仪式,孩子们对此充满期待,某种程度上也有些焦虑。

老师也在帮助孩子们为旅行做好准备,就农场上的饮食等问题做了特别的嘱咐。

孩子们得知,到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他们从未吃过的东西,除非有过敏症,否则每一样食物他们都应该去品尝。

这无疑意味着许多孩子必须拓宽他们的饮食疆界。

而他们也的确会这样做。

农场之行之后,他们会回到家中,向父母汇报说,他们真的吃到了以前从未吃过的利马学会自律,关键是要在小时候养成好习惯,让习惯成为孩子的第二天性。

在孩子年幼时,为他提供好的榜样,每天做固定的事情,就可以养成这些习惯。

这样孩子可以在做事中学习。

如果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等他大了再不断提醒他,对他讲道理,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如果孩子每次进教室后都习惯于把外套挂在一个钩子上,这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多少年都不会变。

如果孩子养成了在离开教室前先清理课桌、收拾文具的习惯,那么即使在匆忙时,他们也更容易完成此类任务。

如果孩子能够完成自己并不总是喜欢做的事情,这种能力就会体现在家庭作业、练琴、做家务,甚至今后的工作中。

孩子小时候通过模仿和不断重复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会为今后的成熟和自律铺平道路。

无论是内心还是外在,孩子都需要负责和积极回应。

良好的心灵习惯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样重要。

简而言之,无论是对待功课,还是与同学及老师相处时,他们都需要在情感上做出呼应。

我们不能让他们竖起一堵漠不关心的高墙,不与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发生感情上的联系。

我最近参观了一个六年级班级,看到有四分之一的男生拒绝让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唤起他们的情感。

他们在上地质课,但他们所有的努力都用在耍酷上,他们面向教室一侧,而不是面对教师,彼此之间频繁以眼神示意。

看起来他们根本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这门课中。

这类情况需要立即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需要通过有创造力的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帮助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在他们做出残酷无情的事情之前,让他们学会在情感方面负责( Pollack,1999)。

孩子内在的情感生活会给他们的现实体验增添活力和色彩。

当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时,知识便会活起来。

情感和思维的结合可以提 -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高孩子的接受力、感受力,并让他们走出自我沉溺的自然倾向。

当孩子们把情感融入到所做的事情中,教育就开始了。

在学校里,他们的思考必须与感觉相结合。

当情感与理念相融,理想主义就产生了。

培养孩子进行热情、有活力、有创造力的思考是华德福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衡量孩子的进步七年级某班的孩子过去三周一直在学习电学。

他们要进行一次测试来结束这一板块的学习。

试卷发下来后,他们的目光落在第一道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