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面发展的教育(3)

2025-03-31 07:45:26

加德纳《心智的构架》( Frames of Mind)一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开放地去欣赏孩子的多种能力,也帮助教育者看到,对智力进行狭隘的定义会妨碍智力的培养。

加德纳认为,追求多元智力(如华德福学校所做的)的态度类似古典时期――当时已经盛行将理智、意志和情感区分开来。

( H. Gardner,1993,)华德福教师根据一种三维体系来评估孩子,这种体系既重视认知能力,也重视身体和情感方面的能力,因此他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天赋和才华。

华德福教师有责任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长处,然后和家长一起,通过一种全面而均衡的教育,让这一长处充分发挥。

因此,华德福教师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评估孩子,以判断他们的各项能力是否得到了均衡发展。

老师会观察孩子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身体、情感和学业方面的进步。

他们还会通过各种迹象去观察孩子是否健康,例如是否专注、热情,是否参与课堂讨论,是否有兴趣。

尤金 ・舒华茨( Ungene Schwartz)是一名华德福教师,也是一个作家,他说:成长报告式的评估方式( portfolio assessment)在美国教育界已迅速获得认可,华德福的观点认为这种方法比定期测验或标准化测试更为明智。

舒华茨还说:教师会认为,孩子在形线画、水彩画、编织、运动、音乐技能、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与认知及语言记忆能力一样重要,虽然后者更容易衡量。

( Schwartz,1992,)在整个学年中,教师观察孩子们在各门功课中以及各种情况下的表现,并以简单凝练的语言记录下来。

这些观察会聚成一份完整的成长报告,体现了孩子整个学年的表现和进步。

最后它们成为每年六月做出的年度书面评估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报告中,教师会描述和刻画孩子的在校表现,而不只是在一系列标有优秀、良好或有待改进的方框中打勾。

教师会回忆最能说明问题的片段,描述孩子最宝贵的品质得以流露的时刻。

这些描述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呈现给家长,也呈现给孩子,孩子可以朝着这个理想不断努力。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所有一年级的孩子都很兴奋。

当我们把书发下去,拿出蜡笔时,喧闹声更大了。

我不得不停止板书,转过身子面对大家。

这时我看见艾米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专注地工作着。

她已经开始做作业,而且心无旁骛。

在过去一年中,我多次看到艾米这样,她总是早早做好准备,渴望着投入到工作中去。

华德福教师首先会重点描述孩子表现好的方面,而且总是以无限欣赏的笔调提及孩子是如何克服困难和发展新能力的。

一时情绪不佳,而是由于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而对他们提出建议。

如果孩子感受到教师了解他们最好的一面,他们就会予以配合而不是抵触。

教育者应当帮助孩子为生活做好准备,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历或为了将来找一份工作。

教师应关注孩子作为人的发展,关注孩子是否有能力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最近,我以前一个学生的母亲告诉我,她很感激十年前我们之间的一次谈话。

当时她的儿子在八年级,我担任他的数学教师,他在数学方面表现十分出色,能够毫不费力地完成任何功课。

这位母亲当时在想,是否应该把孩子转往另一所更注重培养孩子特长的高中,这样他会对数学更感兴趣,数学能力也可以显著提高。

她回忆起在那次谈话中,我如何鼓励她同时考虑孩子的情感和活动能力的发展。

她被说服了,让孩子继续留在我们学校,用双手去工作,踢得一脚好球,在戏剧表演中的表现堪称令人惊喜,与此同时还在本科入学考试的数学部分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现在已经在得克萨斯大学攻读数学博士。

他的母亲意识到,由于他接受了一种全面的教育,同时不断发展自己的数学天赋,他成为了一个更加出类拔萃的人。

诸如此类的故事可以坚定教师及家长的信念。

当你帮助孩子为生活做准备时,你无法立刻判断这些工作是否对孩子有益。

孩子是谜,他们内心渴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明晰的。

因此华德福教师经常吟诵哲人的诗句来提醒自己,每个孩子都是神圣的奥秘。

80多年前,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成立时,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 ・斯坦纳将下面这首诗送给了学校的老师:Receive the children with reverence,Educate them in love,Send them forth in freedom.――Rudolf Steiner怀着崇敬接纳孩子,怀着爱教育他们,护送他们迈上自由之旅。

*本章参考文献Ayer, W. (1993). To teach:The journey of a teacher.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Gardner, H. (2000). The disciplined mind:Beyond facts and standardized tests, the k-12 education that every child deserves. New York: Penguin Books.Gardner, H. (1993). Frames on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Pollack, W. (1999). Real boys:Rescuing our sons from the myths of boyhood. New York: Henry Holt.Schwartz, E. (1992). Holistic assessment in the Waldorf school. Holistic Education Review, 5 (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