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的祖父,达甘告诉每个来参观的人,他的话语充满了煽动性,我们只有强大,运用我们的头脑,保卫我们自己,才能不让大屠杀重演。
达甘以自己家族的惨痛经历警告每个参观者,你们必须和我保持一致,必须从言论和行动上支持我,支持摩萨德。
毫无疑问,达甘是一个负责而且敬业的摩萨德局长,其手段也非常的摩萨德。
是的,为了不让屠杀重演,严格地说,是为了对于犹太人的屠杀不再重演。
所以,达甘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维护以色列的利益。
为此,他甘愿冒着下地狱的危险,去谋杀另外一些对于以色列可能构成危险的人。
当然,达甘不会为此而负疚,甚至他不会感到一丝不安。
因为在他的大脑里,他认为上帝是站在犹太人一边的。
达甘能走到今天,并不仅仅靠着他的爱国心和甘愿终生忍受头顶上祖父的审视的意志力,更加得益于他在以色列国防部门深厚的人脉和他绝对的忠诚。
从2002年起,他就开始领导摩萨德,而他的升迁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在中东问题上持特别强硬立场的以色列前首相沙龙。
达甘的前任是著名作家和哲学家以赛亚·柏林的外甥——哈列维。
这位优雅的前任以色列摩萨德局长是一位有着纯粹英国趣味的绅士,他不喜欢粗鲁的暗杀和暴力,而更喜欢用外交方式解决问题。
出生于伦敦的哈列维因为喜欢和外交人士长谈,而被人戏称为是鸡尾酒男士。
对于性格强硬的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来说,哈列维这位鸡尾酒男士根本无法胜任摩萨德局长一职。
以色列之王和贝鲁特屠夫提到梅尔·达甘,就不得不提沙龙,因为达甘之所以能够上台主政摩萨德,并且成功地策划暗杀包括马巴胡赫在内一系列事件,一切正是源于前总理沙龙的杰作。
这位因为严重中风,已经昏迷了4年的以色列前总理被许多人称为以色列之王。
沙龙1928年出生于特拉维夫附近沙龙地区的一个农村。
原名阿里埃勒·沙因诺曼,后来因所住地名为沙龙,改姓沙龙。
沙龙的父母沙廖尔和维拉原籍俄罗斯,都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多年惨痛的生活经历让他们相信只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这一点对于沙龙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
沙龙从小生活在动荡年月,深受父亲好斗秉性的影响。
他6岁就带着大棒保护果园,从此棒不离身,以棒护身或恐吓同伙,被称为大棒小子。
1922年,沙龙的父母怀着对应许之地的情感,加入当时世界各地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的移民浪潮,定居巴勒斯坦,从事农业。
怀着强烈的犹太复国主义的情愫,父亲沙廖尔在从事农耕的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准军事组织加德纳,随时对抗阿拉伯人排犹活动。
父亲独特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对沙龙影响极大。
在沙龙14岁那年,他就参加了加德纳组织,在与阿拉伯人的频繁械斗中练就了一身胆量。
而就在这一时期,他也成为犹太人地下武装组织哈加纳的成员之一。
1945年,沙龙作为未来犹太军队军官的培育对象,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1948年5月14日,根据联合国224号决议,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不到24小时之后,由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就向以色列发动了进攻,刚刚正式组建的以色列国防军立即投入了激烈的战斗,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在此后的34年里,伴随着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战争的一次次爆发,沙龙在战场上一步步脱颖而出,由士兵到班长直至当上国防部长,直至2001年当选以色列总理,最终被称为以色列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