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马巴胡赫对面房间的门被人打开了。
作为旅游胜地的迪拜似乎从来不用担心缺少房客,即便崩溃的楼市都不会影响人们旅游的心情。
布斯坦·鲁塔纳酒店的生意真是不错,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马巴胡赫对面的房间就又住上了客人。
2010年1月20日,又一枚迪拜超级炸弹炸响了——哈马斯军事高级领导人马巴胡赫倒在迪拜一家豪华酒店的客房里。
这一回爆破手不是迪拜人自己,但其杀伤力并不亚于上次因倒债危机引爆的金融炸弹。
因为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与哈马斯是宿仇,世界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
英国《泰晤士报》率先披露,阿联酋警方有证据显示以色列摩萨德特工使用伪造的英国护照,在迪拜暗杀哈马斯武装组织高官。
英国外交部就此召见了以色列驻英大使,首相布朗要求彻查身份盗用事件。
以色列外交部长阿维格多·利伯曼则矢口否认摩萨德参与了刺杀。
而一些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暗杀行为也表示不满,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称要为马巴胡赫报仇。
美国则保持沉默。
一时间,这颗超级炸弹的爆炸冲击波在国际传媒界、情报界乃至外交界扩散,大有引爆外交战之势。
摩萨德成了十目所视、千夫所指的暗杀行动的最大嫌疑人。
让我们走进中东,走进迪拜,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形。
马巴胡赫最后一瞥叙利亚是历史古地,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这个国家的首都,大马士革在阿拉伯古书中曾经被形容为: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马士革与之齐名。
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足够反映出这个城市曾经的辉煌。
如今的大马士革虽然不再显现出往日的辉煌,但是叙利亚著名的考古遗址和避暑胜地仍然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即使在1月份也不例外。
2010年1月19日,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尽管1月份并不是一个最适合到叙利亚旅游的季节,但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候机室里,仍旧坐满了打扮各异、操着各种语言的旅客。
作为中东出入地中海的走廊,叙利亚的陆、海、空运输非常发达,所以大马士革的候机室里永远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就在这些嘈杂的旅客中间,坐着一位身材高大、眼神警惕的阿拉伯裔中年人,他的干练和警惕的神态都显示出他有着不同凡响的出身和来历。
不像别的候机的旅客那样,对于未来的旅途有着显而易见的急躁和期盼,这位中年人镇定而谨慎,始终坐在一个固定的座位上。
他警惕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那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士的眼光。
透过候机室巨大的玻璃屏幕,是红、白、黑三色的叙利亚国旗。
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宽容,黑色是穆罕默德已赢得胜利的象征,绿色是穆罕默德的子孙所喜爱的颜色,五角星象征阿拉伯革命。
这个沉默的中年人看着这红、白、黑三色的国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作为穆罕默德的子孙,他已经为阿拉伯革命奋斗了大半生的光阴,并且仍将奋斗下去,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想到此行的任务,他的心不由得变得沉甸甸的,他此行的目的地是伊朗港口城市阿巴斯,为此先要从大马士革到迪拜转机。
虽然身处的是热闹的机场,但是对于一个献身阿拉伯革命的战士而言,无时不在战斗之中。
尤其像他这样有着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人,时刻都有被敌人盯上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