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间谍果然名不虚传,在苏联间谍的谋划下,先后有两位以色列高级外交官和一位著名的以色列著名物理教授被发展为苏联间谍,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又先后落入了哈雷尔的圈套。
哈雷尔对于追捕间谍工作格外着迷,他如同一位痴迷的猎手,不断寻找着下一个目标,每个猎物的入网都会让他兴奋不已。
而且随着苏联间谍的不断落网,哈雷尔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层出不穷的移民间谍以色列建国后,犹太移民联络局曾经多次掀起了移民浪潮。
当时的苏联有300多万犹太人,仅次于美国——美国有600万犹太人——是向以色列输送犹太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虽然大批的犹太移民解决了以色列当时最为紧缺的人口问题,但是同时以色列情报部门的工作却加重了,他们不得不提防苏联人趁机向以色列安插密探,或者以犹太移民人流作为跳板,通过以色列向西方派遣间谍。
根据1981年叛逃到英国的一名苏联克格勃高级官员的说法,苏联秘密警察会审查所有移居国外的犹太人的名单,目的是从中寻找一些可以为苏联充当间谍的人。
那些一旦被挑中的人会被要求向莫斯科发送情报。
在这其中,少数优秀者会被培养成沉睡者。
沉睡者在几年,甚至十几年里无须做任何事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他们会被苏联主人唤醒,开始工作。
苏联克格勃还专门为此设立了一个特殊的机构,负责征召犹太间谍,训练他们,并且指挥他们的行动。
但是,这个事情并非一帆风顺,苏联情报部门发现,不少在苏联答应得痛快的犹太人,一旦定居以色列或者移民西方以后,就拒绝为克格勃效力。
他们答应苏联情报部门原来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直接一点说,他们把苏联情报部门给耍了。
但是,耐心一向是苏联人的特长。
克格勃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他们坚持不懈地寻找并且培训犹太间谍。
而事实上,这样做的成效也非常明显,在这些培训的间谍中,确实出现了几位颇有作为的间谍。
在没有战争的时间里,包括摩萨德在内的以色列情报组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现并且逮捕那些被苏联人收买的犹太间谍。
借着广大移民机会混入以色列的克格勃间谍,绝对不是几个人,他们中的某些人甚至凭借着金钱或者独有的技术混入了以色列的政府部门和军事部门。
仅仅在哈雷尔任职以色列情报界总管的期间,以色列情报部门就先后挖出了19名混入以色列政府机构中的苏联间谍,其中包括好几位甚至已经打入以色列外交部并且成为高级官员的苏联间谍。
摩萨德用自身的实力证明了间谍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对以色列这样身处敌国包围中的国家的重要性——它帮助以色列打赢了性命攸关的几场战争。
同样,反过来,摩萨德也证明了间谍对于一个国家的破坏力,它能够使实力悬殊的两个国家在较量中反败为胜,使得一个大国被一个小国打得一败涂地。
正是因为认识到间谍的危害性,所以以色列对于反间谍行动不遗余力。
在以色列的反间谍工作中,摩萨德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抓住了像比尔教授那样潜伏在总理身边的苏联间谍,这对于以色列而言,其意义不亚于打赢了一场战争。
因为比尔教授的危害不会比一场战争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