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一位29岁的剩女与7位极品上海男人的相亲记,真的是个个极品》特生气,这些所谓的极品男人,其实都是正常的过日子的男人。
在这个老处女眼里一文不值,就因为他们很吝啬。
打车都不舍得,买票都不舍得。
我就是和女人出去从来不打车的男人。
坐公共汽车我也只给自己刷卡。
你们又不是没钱,凭什么用我的钱?哎呦,直撇嘴,还有这样的男人啊!呵呵,怎么招,不服?我这半年每月收入五万以上,每天请女人吃批萨没问题。
每晚请你们去后海喝酒没问题。
为什么我不这么做呢,因为我要考虑到未来的生活。
告诉你男人钱花哪了,买房了。
草泥马结婚不要房子啊,你知道北京房子多少钱一平吗?当然我已经有房子了,难道我不需要攒钱为以后孩子的教育吗?你知道北京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需要花费多少钱吗?狗屁女人,什么都不懂,就知道过眼睛的小资生活,难怪这么多年嫁不出去呢。
你以为钱都的大风刮来的啊,除非是富二代,什么父母都准备好了。
那**是爽,天天玩,问题是你有实力嫁富豪吗?(附:原文)++++++++++++先来说说第一个相亲对象吧,以英文字母排序,称他为a男。
a男是我大学语文老师介绍的,是她老同学的儿子。
见面当天,我单刀赴会,男方出动了好几个亲戚,对着我像鉴宝一样看了几遍之后,a男的妈妈满意地说:行了,你们去公园走走吧。
a男低着头乖乖地答应了,因为他妈妈说走走,所以我们一直在不大的公园里走啊走。
年代久远,具体谈了什么记不太清了,但是很清楚记得a男乱蓬蓬的头发和邹巴巴的衬衣,梦游似的神情(估计是被妈妈从午睡中拉起来相亲的)以及听说我业余时间还在进修英文时的惊异表情。
天色不早我提出回家,a男指指公交车站的方向,结束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第二天,语文老师来听回音,答案当然只有一个字no,看得出她极力想补救,但是最终冒出一句:我看他也不像个汉子。
恩师啊,理解万岁。
b男的故事b男是老妈的朋友介绍的,本人是外企工程师,家有护士长寡母和小他8岁的幼弟。
第一次见面感觉还行,于是约在周六的下午看电影。
一贯守时的我比约定时间早10分钟到达电影院,当场票没有了,只好多等1个多小时。
问b男为啥不提前买好,他说万一你不来怎么办,不是很浪费的嘛。
电影后小饭店晚餐,不想浪费b男的钱,我点了三个小菜。
b男在席间聊起了他的母亲:你知道吗,我妈妈为了省3毛钱,宁可多走2站路去另一家超市买一包榨菜。
正夹着一片肉的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犯罪感。
心里计算着这顿饭的钱,要让b男的妈妈走多少个2站路啊。
期间,b男也会和我电话联络,但是每次都坚持要我打去他家里的固定电话。
有次聊中彩票头奖的话题,我说会买个好点的房子给父母,再开个小花店,剩下的钱放银行给父母养老。
b男很不屑的在电话那头说:肤浅,如果我中了500万,我就去西部植树造林、改造沙漠环境。
在b男的宏图伟志面前,我是如此的世俗和渺小。
第三次见面道别的时候,b男哼哼唧唧就是不让我上车,最后憋出一句:你到底怎么想的,对我感觉好不好的啦?公司找个员工三面也不能决定拍板的哦,更何况终身大事。
我说再接触接触啦。
b男的脸马上赛过夜色。
之后,电话少了,也不约外出。
心知肚明的我提出分手,想起为了3角钱奔波的b男老妈,我提出aa看电影和吃饭的钱。
b男拿到我装钱的信封,点了点,说了句没错。
后来,听老妈的朋友说,b男不到一个月就和他妈妈医院的小护士结婚了,看来我差点成了他骑驴找马行动中的那匹马哦。
====================================================================================================c男的故事c男是姑姑家邻居的儿子。
当时是小外企的销售经理。
姑姑介绍的时候大大地把他的工作吹嘘了一番,讲到外貌的时候支吾到:我也没有见过他几面。
见面了,地点约在c男家楼下的咖啡馆。
小理为了迁就姑姑,暂且忍了。
迟到了10分钟后,c男一身休闲服出现了,出场的样子极为震撼缩水版的臧天朔,身边还跟着他妈妈。
见到我的一刹那,c男对他妈妈说:去,上楼把我的钱包拿下来。
敢情如果对我不满意,这顿咖啡本来是指望我请客的啊。
一杯咖啡下肚我起身告辞,c男坚持要请我晚餐。
打车到了徐家汇,c男很响地喃喃自语:册那,交通卡里没钱了哦,我给现金好了。
晚餐选在季诺咖啡,落座后c男自顾自点了一桌的东西,然后很自得的说这家餐厅用的原料就是他公司提供的,经常来吃吃以检验原料的质量。
难怪啊,巡店来了。
然后,c男淘淘不绝地开讲了,讲话的同时把大半食物风卷残云,我很识趣地默默啃胡萝卜条,一为减肥,二为了不要对着他的德性反胃。
我给姑姑的反馈是不满意。
姑姑为了不驳老邻居的面子,硬要我和c男再交往交往。
唉,没办法,只好又去看了场电影,记得是《英雄》,看的过程中c男没发一句声音,看完电影也不说话,打车送我回家时,照例喃喃自语:册那,交通卡里没钱了。
不管是谁的面子,我再也不能忍下去了,当即提出不要再见。
拜拜了,缩水臧天朔。
====================================================================================================d男的故事d男又是姑姑她老人家介绍的,是她干妹妹的老同学的儿子,会计师出身的律师。
姑姑介绍道:人家可以独立开事务所的哦,前途无量。
就是人不高,1.72米左右吧。
为了照顾老人家的情绪,我特地穿了平底鞋去相亲。
一见面发现还是需要俯视c男,原来1.72米是毛高,是要加上内增高鞋子的衬垫以后得出的数据。
因为是俯视,我很清楚地看到了c男脑门上的稀疏。
他自己也很心虚,我们的对话是从讨论头发为什么会永远离他而去开始的。
在这里要跟会计和律师从业者打个招呼,我一直对这两个职业有点感冒。
为了打破这个偏见,为了证实我的看法是多么地肤浅,我试着和d男这个双料开始接触。
交往不久,d男为了炫耀从小练就的钢笔字,不用电子邮件,而采用传统的书信方式跟我联系,落款处还特地盖了章,上写:律师d。
然后给我一通电话:哎,我发出的律师信你收到了没?还好声音不高,否则被同事听到,还以为我犯了什么事儿呢。
没见面几次,d男就摆出了高姿态,居然建议把约会地点设在我家,因为他要去尝尝我老妈做的其实我很清楚他是舍不得去饭店的开销,因为每次他恨不得把盘子都吃下去,一边用米饭擦盘子的菜汤一边说:这些都是真金白银买的哦,呼呼。
有一次,d男给我家打电话,是老妈接的,他的口气非常恶劣,省略了全部的礼貌用语。
我跟他提出,他居然说:对你老妈有什么好客气的啊。
还有一次,d男给正在上班的我打了个没头没脑的电话:一个小时后老地方见哦,就这样,别迟到。
10分钟后,他来电说:我聪明吧,把你当成拒绝同事饭局的挡箭牌了哦。
刚才那个电话没把你搞晕了吧,哈哈哈。
类似的事件罄竹难书,此处省略几千字。
唉,残酷的事实再一次验证了和会计师+律师的双料男人交往的后果,我自认失败,高举白旗。
===================================================================================================e男的故事e男是老妈同事介绍的,外资化工公司工程师。
见面时咯噔了一下,1.8米的身体上居然配了个坏里的猴子大象结合体。
工作和生活让我学会了不要以貌取人,因此在他家楼下的茶坊(又一个要求在他家附近见面的)开始了第一次接触。
e男对自己介绍得很少,谈了很多父母的背景:老爸是国宝,没有国家批准不让出国的那种;老妈是某重点大学的教授;在徐家汇有两套商品房云云。
我附和着点头,作欣赏状。
见我如此的回应,e男越发得意开了,不断地介绍他们家的皇亲国戚,谈到他的表弟们用的是衙内这个词,让我马上自由联想起了害得林冲去发配充军的那个坏小子。
谈话结束,e男说:我回家了,我家就在楼上,很方便,拜拜。
我灰溜溜地自己打车回家,基本已经cancel这个人选。
一个星期没有任何消息,以为e男已乘黄鹤去,谁知老妈的同事打来电话说,e男的老妈对我很满意(估计那天躲在茶坊哪个角落里监视我们的谈话),希望我们继续交往。
领导发了话,e男乖乖照办,于是很机械地约我出去。
但是每次都是约在他家楼下见,因为他比较方便嘛。
有次e男建议去公园玩,就拉着我在街上等公车。
老天不配合,等了很久也不见车来,e男很不情愿地伸手拦计程车。
从公园出来,因为打车花了25元钱,e男买了两块鸡蛋饼当晚餐,递给我时还介绍说:这是我们学校后门有名的2元鸡蛋饼哦。
回家时当然是坐公车了,这也是e男唯一的一次送我回家的经历。
车来了,他投下2元便径自走到后面的位子坐好,不断催我:快投币啊,来这里坐。
额滴神哪,e男家就算在金茂大厦安了家,我也恕不奉陪啊,还是让他的衙内表弟们帮他抢个民女回家做老婆得了。
===================================================================================================g男的故事屡败屡战的姑姑给我介绍了g男,是老邻居阿姨第二春嫁去台湾后,认识的新邻居。
时逢新年假期,老邻居阿姨便带着g男一起飞跃海峡来相亲。
见面的地方约在老邻居阿姨家,一进门,还没看清g男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就被阿姨拉去小房间进行密谈:我跟你说,如果看得中,人家要求马上结婚,婚后马上要去台湾的,这里的所有一切都要放弃;还有,不许问人家经济条件哦,昨天另一个相亲的小姑娘居然问他有没有房子,到底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啊。
老邻居阿姨倒是开门见山,可怜的我在高山前不寒而栗。
我去超市买包新产品泡面还要向促销小姐问长问短呢,相亲的时候却要打懵包,这是啥世道啊?被洗脑半小时后,g男怀抱琵琶露了面,整个过程中没有说一句话,满耳都是老邻居阿姨的呱噪声。
回家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雪,连老天也替我觉得冤。
故事发展到这里,本该结束了,可是老邻居阿姨偏偏不依不饶,打电话给我:本周日晚上10:00整,g男会打电话给你哦,一定要听哦。
天,怎么感觉像是普京和奥巴马约谈两国事务。
电话如约而至,g男不停地和我讨论台海局势,从阿扁哥聊到小马哥,从捷运聊到地铁。
我听得昏昏欲睡,答得迷迷糊糊,告诉他明天是工作日,我要起早赶地铁,很辛苦。
g男终于收住了话匣子。
之后电话会议没有再召开,我也松了一口气。
老邻居阿姨却像蚂蟥叮上了白鹭腿,时不时给我打电话:哎,我下个礼拜又回来了,我们去唐宫聊聊啊,那里的乳鸽和鱼翅都不错的哦。
对了,你晓得伐,g男喜欢你喜欢得不得了唉。
歹势啦,阿姨,我不想为了一个三无的g男盲目地放弃这里的一切,而且对台海局势也没有兴趣啦。
====================================================================================================h男的故事b男的介绍人有一天很兴奋地通知我,有个农垦老战友的儿子不错,一定要给我介绍一下。
于是开始了我和h男的一段纠结经历。
h男的老妈开了个软装潢小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卖窗帘和沙发套的。
h男是店里的项目经理(就是负责安装的工头)。
除了对会计和律师,我基本没啥职业歧视,于是欣然赴约。
第一次见面,h男坐在淮海路的露天星巴克喝着焦糖玛琪朵,大谈他刚参加完的米兰面料发布会,又大谈手边正在进行的几个设计方案,一边说一边不时用手扶一扶竖起的t恤领子。
初步感觉h男是个挺有上进心、挺实诚的青年,又是熟人介绍,就试着开始交往。
之后的多次约会,都是和h男的工程进度分不开的,不是陪他去北京路五金街买螺丝,就是去店铺查看布料的库存。
有一次,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h男突然说:我家在松江(近郊)有套房子,毛坯,一直没有决定如何装修,你何时去看看给点意见。
我说道:你是专家啊,我一点都不懂哦。
为什么问我呢?h男看到我接茬了,接着说:如果我们结婚的话,这间房是要你来装修的啊,我一天到晚帮别人弄房子,累也累死了。
我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不过出去了几次,怎么这么快就谈起这个话题来了呢。
h男没发现我的愣神,接着说:这间毛坯房就全部交给你了,估计10万装修差不多了,你不是有蛮多公积金的嘛。
等装修好了,我老妈他们会搬去住,现在住的老房子留给我们结婚用。
我老妈说了,女孩子是要用钱在男家买尊严的。
我还是不说话,h男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火山爆发前的沉默,还以为我默许了他和他老妈的完美计划。
当机立断,选择分手。
但是h男就是不肯接受现实,不分昼夜地打我手机,一定要我给他一个说法。
我不需要用钱买尊严,这个就是我的说法,但是h男表示不能理解:我们不是蛮好的嘛,一起买过螺丝,一起点过库存,还一起坐公交车送你回家。
于是乎,在那段时间里,我的手机一定要调成静音,因为h男的电话不分时间场合地会打来。
我不听,他就不停地换别人的给我,只要我一接,他就在电话那头声泪俱下。
我们交往不过一个月,但是h男用了整整5个月的时间来弄懂我的说法。
以前不知道什么叫执着,遇到h男之后我懂了===================================================================================================我总不明白.我们虽说不上很优秀,为什么就不能遇到一个正常又合适的人呢?现在明白了,我们错过了最好的时间段20090715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