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论语心得开篇第一章是天地人之道,讲的是盘古开天,天地人并称三才,所以人要与天地和谐,我是没看明白,西方文化讲求的是征服自然,所以他们成功了,而我们中国讲求的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所以我们败了,这是不是中华文明中的糟粕呢?我现在没资格议论,不过我倒是非常欣赏西方人之进取精神,看《加勒比海盗》里大帆船在海上航行的镜头,总是心潮澎湃。
文章继续谈到现在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打算人民的幸福指数正在下降,这也是我所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自己不愁吃不愁穿,还感觉不到幸福呢,西方人研究人的需求层次论,有5层,当吃饱了以后,就会有更高的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我大概因为得不到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所以才不快乐吧。
于丹没有谈到这些,他讲2000年前物质及其缺乏的时期,颜回还可以自得其乐,受到孔子的表扬,那他丫是怎么找到生活的乐趣呢?我很难理解,难道内心的富足真能带给人快乐?现在的社会贫富差距特别大,总在比,我就因为没车,所以感觉不幸福,其实这些奢华的东西就是身份的象征,我也鄙视这些追求,我也想得到精神财富上的极大满足,可是什么是精神财富呢?是多看书吗?那问题又来了,就算我饱读诗书,安贫乐道。
那我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怎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丹又讲到了陶渊明,说他当过83天的小官,因为不想奉承上司,所以辞官不做,去过田园生活了。
他说我的心灵怎么能成为身体的仆人,为了吃好点,而奉承别人。
我非常欣赏他,我现在就是经常唉领导骂,但是因为要挣哪工资,所以我必须忍受,我的心灵绝对是受到伤害。
我没陶渊明的魄力,没他那么潇洒,辞职我做不到!不被富足的生活所蛊惑,又能在贫贱的生活中,保持尊严和快乐。
好难的要求啊~~我觉得安贫乐道太消极了,应该是有进取精神,我要通过正当的,有尊严的方法获得财富,得到社会尊重,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然重视心理的感受,也是非常对的,我不能为了挣钱而挣钱,急功近利。
我挣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自我,得到尊重,我可不会为了钱而加班加点,拼了老命而不知道享受。
买房买车,享乐旅游才是目的。
(2007-01-2017: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