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应该读点经济学 > 第六章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第六章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2025-03-31 07:54:20

(关于创新的经济学)爱迪生是通用电气的创始人,可通用电气差点因为他而倒闭,是谁让通用电气重建辉煌的呢?当年格鲁夫因为放弃赚钱的内存生意,而得到Intel公司所有中层的一致反对,他何以坚持下来呢?究竟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的职责又是什么呢?本章是为那些希望成为企业家的人而准备的,将为你讲述经济学家们如何看待经营、管理和创新这些概念的。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美国《企业家》杂志每期扉页中的文字很多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明星梦,但从统计意义上讲,一个处于学员时期的演员,能够成名的概率不会比六合彩中奖概率高。

但为了获得那少之又少的机会,无数人仍然愿意苦苦等待。

是为什么呢?经济学家说,这是因为沉没成本。

因为一旦选择了演艺的道路,那么意味着已经放弃了很多其他选择。

风险经济学家认为,仅仅增加报警措施对防范盗窃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小偷也会提高技术能力,再加固的防盗门只能拖延他们的脚步,并不能把他们挡在门外。

经济学家给出了一些比较另类的建议,增加小偷的对风险成本的判断,比如,把这样的字条贴在门上或箱子上,小偷也许会做出令我们满意的选择:提醒一:屋子里面刚喷过杀虫剂,还没有清除,请不要进去,亲爱的父亲。

提醒二:箱子内有危险化学物品,请小心!事实上,即使再笨的小偷也明白,必须在风险中保存自己,他们是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偷这些东西的。

生活中的风险成本无处不在,风险成本——效益的模型还能让我们处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假如你今天有个重要的约会,你快迟到了,你必须超速行驶才能按时赴约,但这可能会违法。

一方面是约会迟到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是可能被警察逮住。

你必须做出选择,如果警察没有发现,你就不会耽误约会;但是超速不光是警察罚款的危险,还可能因此发生事故,而造成身心伤害。

权衡一下,你还是放弃了超速行驶,因为风险成本超过了收益。

实际上,凡事大家都会有个分析和判断,这恰恰是成本——效益计算的理性反应。

进一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法律法规就如同针对不同行为而详细罗列的价目表。

你想乱停车吗?看看价目表再决定吧。

而且,这个价目表似乎无处不在。

机会有选择,就会产生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对机会成本的专业解释是: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简单的理解就是,当我们选择了一件事情,必须放弃另一件能带来最大收益的事情,放弃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有时候我们对机会成本的计算过于简单了,假设你准备去读MBA,那么读书的成本就不仅仅是付出的学费和复习考试的时间,那些因为上课而放弃的工作,减少和家人的团聚和娱乐休闲的时间等等,很多是无法用货币计算的。

这时,我们不妨都回头想想我们过去的一些选择,你会发现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很多的投资都是失败的。

进一步理解,机会成本其实是揭示了资源稀缺与选择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稀缺性是社会的基本属性,而选择是我们所必须做出的决定,稀缺的引入意味着我们的效用无法全部满足,当只能占有一部分资源的时候,我们会通过选择行为约束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代表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暗含了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偏好。

偏好事实上也来自于效用的概念,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同样事物的效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我们对选择进行了效用的排序以后,机会成本自然就能估计出来了,所以偏好是影响机会成本的重要因素。

似乎机会成本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哲学命题,美国大诗人罗伯特·福罗斯特用诗人的哲思启发了我们对机会成本的思考:森林里有越来越远的两条的道路,而我——我选择了较少人走过的那一条路,这就造成了根本性的差别……谁来当头既然企业经营要面临如此多的风险和各种各样的选择,那么谁有勇气成为企业的带头人呢?事实上,最初的企业家都是那些敢于承担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冒险家。

这些自信的冒险家是这样一群人,他们首先发现了市场的需求,以一定的收入作为付出,以此换取员工的劳动,并具有对最终生产结果的分配权力,当他们成功了,他们便成为最初的企业家。

似乎这样童话般的叙述充满了想象的成分,但是企业家的确是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最初的确承担了很多复杂的工作:预测未来的产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控制生产流程等等。

在今天,企业生产的商品几乎都不是为自己生产的,他们是为市场而生产的,因此生产者承担了预测消费者需求的责任,而由于风险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家在决策时候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保证另一个人行动的特定结果是有条件的,并且让他人服从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坦率地说,企业家是通过付酬做到的,他们向员工支付了有保证的工资,并以此控制他人的生产行为,这就是最初的雇佣关系。

事实上,企业家们的核心工作聚焦在两个方面:经营和管理。

经营是预测市场的需求,购买生产要素,并将生产的商品进行销售;管理则要依据价格进行反应,控制内部的员工进行生产的组织安排。

维也纳最出众的情人我们今天真正理解的企业家精神,完全要归功于100年前一位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发现,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事实上今天的人们怎样称颂他都不为过。

当熊彼特还只是维也纳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时,他为自己树立了三大理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奥地利最潇洒的骑士,维也纳最出众的情人。

当年24岁的熊彼特身材高大,眼神忧郁,充满了贵族气质,吸引了比他大12岁的茜芭,他们很快坠入情网而结婚。

虽然无法成为优雅的骑士,但才华出众的熊彼特很快实现了成为经济学家的诺言,1901年,28岁的熊彼特就出版了奠定他一生学术基础的最重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创立起以创新思想为基础的动态发展理论,当绝大多数学者还在苦于积累的时候,熊彼特已成为奥匈帝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熊彼特把企业家看作是资本主义的灵魂,他基于创新思想提出了著名的企业家理论。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

在熊彼特建立的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在熊彼特的著作中,创新和发明、创造是不完全一样的。

一种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所以创新不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技术概念,而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

熊彼特定义的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他解释说,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有眼光有胆识,并且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有风险,而领导者自然就是风险的承担者。

然而,中年以后的熊彼特却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来源于很多方面。

从政失败,亲自掌管一家银行却导致银行的倒闭,几次家庭悲剧,但这些都不足以压垮这位经济学巨人,最主要的打击是来自与另一位伟大经济学家凯恩斯之间的学术竞争。

两人之间的瑜亮情节也是经济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当然,在熊彼特与凯恩斯的学术竞争中,熊彼特是一个失败者。

但熊彼特的思想似乎比凯恩斯更长久地经受了时间的检验。

现代企业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这样评价了熊彼特和凯恩斯的世纪竞争:在某种方式上,凯恩斯和熊彼特重演了西方传统的最著名的哲学家的对抗——最有光彩、最聪明、最难以击败的诡辩者巴门尼德和反应迟缓、丑陋但却富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之间的柏拉图式的论辩。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没有人比凯恩斯更有光彩、更聪明。

而熊彼特则相反,似乎平平淡淡——但他有智慧。

聪明赢得一时,而智慧天长地久。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 ),这位19世纪最成功的发明家,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炭粒话筒、电影放映机等1000多种发明专利权,不过他真正的雄心壮志是要成为一个创业家和商业巨子。

1878年,雄心勃勃的爱迪生创立了爱迪生公司,这家公司以垄断的形式使用爱迪生的发明专利,以照明装置为主要产品,然而公司的业绩却不怎么样,为此,爱迪生曾经愤愤不平地说:我发明了电灯,但并没有获得半分利润。

最后,更加不幸的是,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竟然只有离开自己的公司才能挽救自己创办的企业。

爱迪生创建的企业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通用电气集团(GE)的前身。

事实上,通用电气直到1981年任命了新的CEO才阔步前行,并成为20世纪第一大企业,这位CEO就是杰克·韦尔奇,他也被誉为全球最受尊敬的CEO。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通用电气,那就是它开创了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神奇之路。

实际上,通用的多元化之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是一家拥有100多个副总裁的超级航空母舰,能够为人类提供照明设备、飞机引擎、家电、金融、保险、医疗、机械、化学、运输装置、信息服务20多个领域难以计数的产品,据说它还在制作电影和互联网产品。

人们总是听到关于通用这样的新闻:通用公司处理掉了100亿前景不明的事业部,随后又收购了价值约190亿的其他产业,这样的操作其他企业连想都不敢想。

通用以其多元化的战略而走向神奇,而英特尔则因其固守才得以生存。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是英特尔公司的主席安迪·格鲁夫的举世名言,今天格鲁夫的成功几乎改变了人们对偏执狂这个词的看法。

格鲁夫的一生就是战斗的一生,3岁时,他便患上了猩红热,为了治疗,耳后的骨头被凿开,导致右耳失聪,这也预示着他的一生斗争的开始。

不过在所有经历过的战斗中,1986年那场将英特尔成功转型为微处理器的决定无疑是最惊心动魄的。

卡桑德拉是希腊神话中预言特洛伊城沦陷的女祭司的名字,格鲁夫把公司中最早感知变化即将到来的员工比作卡桑德拉。

当1986年格鲁夫预感到英特尔的紧急关头将要来临的时候,格鲁夫亲自担当了卡桑德拉。

格鲁夫意识到公司营业的主力项目——内存,被来自日本、韩国等东方企业严重威胁,而英特尔又无力抵抗。

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心放弃内存这项有如自己亲生儿子一般的产品,转向CPU这项前途未卜的新产品。

这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个近似荒谬的决定,并遭到公司中层一致反对,格鲁夫后来回忆当时的心情说:处在死亡之谷中的企业组织,有一种倒退栽入混乱泥潭的自然趋势,它们对管理层发出的含混不清的信号高度敏感。

……假如公司的领导不能明明白白地描绘出死谷那一边的情形,那么还能有希望号召全体员工接受陌生的新任务,在飘摇不定的环境中为飘摇不定的未来努力工作吗?无疑,这位颇具眼光的卡桑德拉为英特尔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正确的道路。

尽管公司中层主管们所处的高度,没有像格鲁夫那样看得够远,但格鲁夫用他的偏执拯救了整个英特尔。

《福布斯》杂志这样评价格鲁夫:是他使偏执狂成为令人尊敬的人,偏执不再是一种精神病,它将成为商界生存的必需品性。

格鲁夫在书中写道:只要涉及企业管理,我就相信偏执万岁。

企业繁荣之中孕育着毁灭自身的种子,你越是成功,垂涎三尺的人就越多,他们一块块地窃取你的生意,直至最后一无所有。

作为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常常提防他人的袭击,并把这种防范意识传播给手下的工作人员。

如果想找商业传奇,那么上面两个并不是最优秀的,Google、苹果似乎更具传奇意义,但是我之所以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极端了。

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成功之路,一个是只做CPU并且做得近乎疯狂的专业公司,为此他们甚至放弃了仍在盈利的内存市场,而另一个分明是个大杂烩的公司,GE提供如此混乱的产品。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两家风格迥异的企业竟然取得同样惊人的业绩。

这里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呢?对此,今天的商业专家们更看好Intel,看看《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成功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专业化经营的公司,并且商业专家们已经达成共识,他们认为专业化经营的公司,成功的概率要高于多元化。

相反,他们不看好GE的未来,著名畅销书《追求卓越》中这样描述GE:这个曾经是本世纪最光彩夺目的技术类公司,现在正在变成大杂烩、变成一个杂牌公司了。

事实上,两家公司却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模式。

Intel的成功是缘于它专著一项技术卓越的产业,CPU注定是一项需要大量技术成本才能成功的领域,而Intel将他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于技术的开发和垄断市场的巩固,甚至不惜一切手段打压AMD,占领制高点是Intel获胜的法宝。

并非它不懂得多元化,但是Intel更加明白,离开家就意味着无家可归。

而关于通用,这个事实上的杂牌公司却有着核心的理念,从韦尔奇的话中,我们或许能懂得一些:GE不是杂牌公司,杂牌公司是一些没有核心理念、没有统一步调的企业组合。

而GE的各个企业却有着一套统一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和落实靠一个专门的学院——克劳顿学院,这个学院向GE不同企业的高级领导人传授这些观念;与此同时,GE还有一个市场研究机构,向GE所有的企业提供研究结果。

这样,通用电气从任何一个方面看,都是一个集中领导下的公司,是一个‘统一多样化’的公司。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GE一直有能力购入或者售出一些公司,而且有能力在变革时代保持领先位置。

明白了吧,从核心价值观开始,GE从管理、营销开始,用他们的价值观领导多元化的企业,这就意味着,GE将以家长的身份管理这个大家庭,GE选择并非一条最好的路,但在韦尔奇眼中,这是最适合GE的。

在后面,我们将重新用交易成本这把钥匙打开企业这个神秘的盒子,那时候你将更加清楚企业的经营模式。

黄金公司几乎每一天,我都会听见有人说:我有一种新产品,可以赚大钱。

遗憾的是,大多数独创性的创意却从来没有转化为财富。

然而有时创新只是很简单的一个改变,很多创新都是从平淡无奇的故事中开始的:19世纪早期,美国的农民没有什么购买能力,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收割机,但是无论农民有多么需要,也无钱购买。

于是收割机的发明者塞勒斯·麦考米克发明了分期付款的购物方式,这种方式使农民有了购买农业机械的能力。

雷声公司的技术员斯宾塞在测试磁控管时,发现口袋中的巧克力棒融化了,结果几个星期后,雷声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微波炉。

3M公司的福莱本来想发明一种超强的黏合剂,但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果,这种黏合剂贴上就可以撕下来,但福莱灵机一动,将这种试验失败的黏胶剂做成一种随贴随撕的便签,结果最终成为一种畅销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罗马时代,债务被视为个人的义务,不能转给第三者,不能够偿还就要被投入监狱。

而到了人们发明信用卡以后,消费债务才流行起来。

1915年的一天,纽约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饭店招待客户用餐,他付账时发现钱包忘带了,于是提议店方收下他写的一个卡片,卡片上注明在某某期限内偿还欠款,这一经历使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的想法。

关于创新的故事,即使写完这本书也说不完,但重要的是学会像企业家那样去创新思维,《维基经济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在加拿大寒冷冬天的一个傍晚,黄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罗伯?麦克欧文难抑沮丧。

这家多伦多小型金矿采矿公司被罢工、拖延的债务和极高的生产成本等问题所困扰,虽然他知道公司的矿区有大量的金矿,可是地质学家们还难以提供黄金的准确位置。

直到今天,采矿业仍是一个极度需要保守机密的产业,除开矿产本身,地质数据是最宝贵、最需要严加看守的资源,公司不可能拿去四处散布。

但麦克欧文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拿出所有的地质学研究和数据,整理成一个文档与全世界的人共享,请求全世界的人告诉他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新的六百万盎司的黄金。

2000年3月,黄金公司发起了黄金公司挑战赛,宣布能够提出最优估计和最佳方法的参赛者将获得高达万美元的奖金。

有关这55000英亩矿区的一切信息都在黄金公司的网站上发布。

比赛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来自50个国家的1000多个虚拟勘探者都在忙于挖掘和利用这些数据。

几个星期之内,来自全世界的方案雪片般地飞向黄金公司总部。

参赛者的来源很奇特,有大学本科生、咨询顾问、数学家和军官,他们都试图一展拳脚。

麦克欧文说:人们应用数学、高等物理、智能系统、电脑绘图以及有机的方法来解决无机问题。

很多技能是我在业内闻所未闻的。

当我看到电脑绘图时,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这次比赛的确为黄金公司和麦克欧文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参赛者在红湖矿床上发现了110个目标,其中50%是公司从来没有发现的。

80%多的新目标后来证实确实有大量黄金。

自挑战赛开始以来,已经发现了800万盎司的黄金。

2006年,黄金公司已经成为北美第三大黄金生产商。

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却因为一个奇妙的点子而起死回生,也许这样的商业传奇每个人都能讲述几个,因为这种源于财富的梦想激励着无数像麦克欧文这样的企业家,这些都被经济学家称为技术创新。

但相比技术创新而言,更重要的或许是制度创新。

瓦特的名字是和蒸汽机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他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人就制造过一种利用蒸汽喷射的反作用的发动机。

1690年,法国人巴比首先发明了第一台活塞式蒸汽机,而瓦特的发明被认为推动了世界的革命,这是因为他的发明使高效率的蒸汽机很快取代了旧式的蒸汽机,并成为产业近代化的核心。

当然,研究蒸汽机并不是本书的使命,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真正促成蒸汽机问世的却不只有瓦特,还有两个鲜为人知的资本家和企业家:约翰?罗巴克和马修?博尔顿。

约翰?罗巴克原本是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得知瓦特的工作以后,独具慧眼地认识到这项研究的价值,当即与瓦特签订合同,赞助瓦特进行新式蒸汽机的试制。

然而瓦特的发明进展并不理想,而罗巴克的企业也濒临破产。

负责任的罗巴克又把瓦特介绍给了自己的朋友、工程师兼企业家博尔顿,以便瓦特能得到赞助继续进行他的研制工作,博尔顿当时四十多岁,是位能干的工程师和企业家。

博尔顿给予了这位发明家巨大的支持,包括资金、设备、材料等等众多方面,最终博尔顿也濒临破产,但他仍然给瓦特以慷慨的赞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

1782年,当瓦特获得了他的第三项专利时,他终于发明了瓦特蒸汽机,使蒸汽机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

尽管瓦特走过了二十多年的艰难历程,但如果没有约翰?罗巴克和马修?博尔顿,我们很难预料最终的结局。

正是三个杰出的人,发明家和投资家以及企业家,并且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才促进了蒸汽机的诞生。

因此,我亲爱的朋友,请您记住这句话吧:发明是一回事,会经营和利用发明物是另一回事。

伟大的经济学今天,书店里总是堆满了琳琅满目的经营管理书籍,投资、致富的字眼也总是最能吸引我们的眼球。

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做小生意的冲动,也有过经商的梦想,本章带给你的便是寻找神秘财富的兴奋之旅。

其实对于经营的人而言,利润是再简单不过了,不考虑其他复杂的条件,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

但在老虎机的游戏中往往投得越多,输得越多。

因此,企业家要放弃以小聪明为基础的创新,真正的企业创新应该注重机遇的把握,而不是冒险的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