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大学四年匆匆而过,当年刚进校时的土妞们已经培养出浓浓的书卷气,气质早已蜕变的不可同日而语。
第一批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无疑是炙手可热前景可期。
大姐工作落实到了外经贸下属的单位,二姐想回家乡去支援当地大学的教育事业,老三赵婷婷准备回沪市的政府部门,老四进了外交部,老五何苗进了京市国企的外事部门。
都是好单位好去处。
甜甜保研了,继续和梁文泽在学校双双深造。
李思恬和梁文泽他们俩是早早考虑过未来就业的问题,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深造,趁着年轻精力旺盛多学点东西,以后再想认真学习怕是难了。
两人这两年也赚了不少钱,没什么经济压力。
甜甜要是现在进了政府单位或者国企,熬资历熬多少年才能出头。
反正研究生毕业起点提高了,更加不愁工作的事情,即使再进政府单位或者企业哪怕留校的难度都不算大,反而不比菜鸟熬三年资历上升的慢。
不如现在把基础夯实在点,以后想走的路子也宽,选择面更大一些。
不管三年后是去单位工作或者继续个体经商,过几年的环境和意识形态会更加宽松。
而且甜甜也不想年纪轻轻待在单位里熬资历,自己就不是能受得了束缚的人。
可要是自己不读书也不去单位上班只做生意,估计家里和旁人都要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了。
毕竟个体户现在不是什么体面的职业,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职业,没有正经工作单位的大多都是待业青年,社会盲流。
综合考虑后,甜甜就暗搓搓的和学校申请保研了。
梁文泽还感动于甜甜愿意陪着自己在学校深造,放弃了去好的政府单位上班。
甜甜要是不继续读书,大概率会进外交部。
呵呵,进去了也是菜鸟中的初级。
李爸李妈对于甜甜这么爱学习也很骄傲,家里出个学霸闺女多有面子的事情。
李思恬当初穿越过来后定下的两个小目标都实现了,改变生活状况和高考都完成了。
接下来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走了。
读研和做生意两不冲突,毕竟学业没耽误。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几个人在散伙饭时,都哭得稀里哗啦。
甜甜也红了眼眶,四年相伴共同成长,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几姐妹陪伴在身边。
转眼就要各奔东西,留在京市的四人还好可以常见,可是离开的人儿再见却不知是何时了。
班上同学在校门口照了大合影,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告别昔日的老师和同学收拾行囊奔赴四方。
这一届的学子都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各自岗位发挥光芒和热量。
这一年的冬天,李家再次迎娶了自家的二儿媳进门。
两个儿子成了家也立了业,分配了好的工作。
老大学化工,进了京市老牌化工国企。
老二学汽车进了京市汽车厂,国内第一批自主研发汽车的单位。
梁文泽整天期期艾艾想让岳父岳母在年前嫁女儿,李爸爸当做看不见女婿的期盼眼神。
哼,自家的宝贝哪有那么容易许出去。
李浩民就是这么双标,娶别人家闺女那是着急上火,嫁闺女就慢慢等吧。
梁爷爷不得已再上门和亲家商量婚期,这寒假再不把孙媳妇娶进门,过完年又要回学校读研究生了。
独守空房的梁文泽已经怨念很深了,差不多寒假就长在岳父家了。
围着岳父岳母企盼早日嫁女。
李爸爸不乐意,可李妈妈看着闺女整天恨嫁的心思昭然若揭。
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赵海燕问着甜甜:闺女,你的婚事你决定。
爸妈尊重你的意见。
李思恬严肃认真的看着爸妈,这回答得照顾爸爸的情绪还要表达自己的心意。
爸妈,你们也知道梁文泽和我在继续在学校还要深造。
梁文泽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在教授的支持下已经开始跟课题研究了。
学校里优秀的女孩子可不少,从进校门开始就不少优秀的女孩子惦记他了,要不是你闺女也在京大还算风云人物盯得也紧,这女婿是不是我们家的还难说呢。
看了看爸妈脸色,甜甜继续说:我们还要在学校继续上学,可是这学校里眼红的我或者他的都不少,结了婚还好有个公开的正式身份了。
要是还处着对象,别人不得以为我们两要分了啊还是咋回事的。
处对象处了快6年,梁文泽都二十六了还不结婚,也说不过去。
甜甜小声的补充说:而且我和文泽哥哥在乡下摆过酒了,梁爷爷年纪这么大就一趟趟往咱家跑,这老是吊着也不大好。
文泽哥哥年纪也不小了,比大哥就小一岁呢。
所以,爸妈,还是让闺女早点嫁了吧。
我这嫁了人离家里也不远啊,难道我要回来住你们不给我进家门?我想爸爸做的菜了,你们还能不给我饭吃?我要是没钱花没新衣裳穿了,爸妈还能不管我?嫁出去就当是去走亲戚了,回来还不是随时随地抬脚就回来了。
你们要是想去串门也多个地方不是,要是我哥哥嫂子惹你们生气了,我肯定站你们这边。
嫁了人就多个人孝敬您二位啦,要是梁文泽敢不孝敬您,我就踢了他。
李爸爸也认真考虑着女儿的话,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妈妈却内心翻白眼,这闺女是生了外嫁的心了。
给自己爸妈挖坑一溜一溜的了,看来这不嫁不行了。
多次交涉,最终姜还是老的辣,梁爷爷说服了李爸爸。
李浩民松口让甜甜在家过完最后一个年就嫁出去。
快6年的等待,梁文泽终于就要抱得美人归了!京市的年和北方很多城市也大同小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做糖瓜粘祭灶,二十四辞旧迎新除尘扫屋贴年画,二十五早早买豆腐炸豆腐蒸年糕,二十六煎炸烹炒炖大肉,下午全家去澡堂子洗澡洗福禄,二十七宰公鸡洗旧衣去旧疾,二十八把面发洗邋遢,二十九蒸花卷豆糕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
老梁家三口人虽然少也过得喜气洋洋,合家欢颜。
马上就要娶孙媳妇进门了,小孙子也把工作安排在了京市的建筑设计院,大家一家齐聚了。
李思甜家今年添丁进口,气氛热闹又喜庆,大嫂挺着大肚子被赵海燕照顾的体贴稳妥,李思瀚也是护着媳妇像瓷娃娃走哪跟哪。
二嫂刚进门,两夫妻蜜里调油眼神都是甜的粘牙,李浩民看着一家人齐齐整整很快就填新孙子孙女,辈分很快就要长一辈的李爸爸李妈妈过年的压岁钱分外大方。
八二年大年初一,李爸爸李妈妈坐着受了儿女们的孝顺祝福,大方的给儿子媳妇闺女一人一个大红包。
不偏不倚,每人20块加起来就40块。
儿子和媳妇还挺不好意思的,都是成了家的大人了。
再大那也是小辈儿,拿着吧。
过年就图个喜庆。
来年一年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李思恬拿着爸妈的红包,乐呵呵的给爸妈送上自己孝敬的东西。
给了爸爸一双羊毛手套,妈妈一条羊毛围巾。
这还是李思恬这么多年宿舍姐妹教会的织毛线手法织出来的,可是练了好久才终于成功了。
虽然看着不怎么美观,但手残恬已经很自豪了,两个儿媳妇倒是规规矩矩送了买来的礼物,商量好了送的都是衣服,也是孝心满满。
两个儿媳妇都要回娘家拜年,两女婿上门拜见老丈人。
李思恬跟着爸妈四处给邻居街坊以及爸妈厂里和医院的叔叔阿姨拜年,顺便送请帖。
享受当小辈的乐趣,红包收了一满荷包,大家纷纷乐呵着问甜甜的婚期,要来喝一杯喜酒。
李爸爸也笑呵呵的说着嫁闺女的日子,正月二十,2月13日周六都来喝甜甜的喜酒啊。
老朋友们这一个年前年后参加老李家两场婚事,娶媳妇嫁闺女,日子红火喜庆的让人羡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