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听到村里隐隐有哭声传来:哎呀!不活了啊!阿海啊!你让你妈怎么活啊?呜呜呜……姜七七爬了起来,就看到姜三风风火火冲了进来:昨天晚上村里找陈海找了一晚上,最后在玉米地里发现了他的头和手……姜七七用柳树枝蘸着盐水刷了牙道:就没人提到咱们?提了,大哥说当时没看到他,咱们跑的快,还反问那几个人,为啥好好跟他们出去,突然就消失不见了……姜三说道。
姜七七点了点头:行了,咱们出去干活儿吧。
姜三点了点头,姜家人的脑子是真的转的快。
这几个哥哥里,最聪明的要属姜大了,最稳重的是姜二,最精明的是姜三,最内向憨厚的是姜四,姜五的性格则是过于谨慎,说白点,特别胆小怕事,姜六比较活跃,性子比较跳脱,比较急。
总之,几个哥哥都挺不错的,姜七七也没什么担忧的,毕竟在书里,这几个哥哥特别宠她,这也是让姜白莲特别羡慕嫉妒恨的原因。
如果不是姜七七穿过来了,原主会被养废,变得懦弱无能。
姜七七把鸡蛋揣兜里,就跟着姜三走了出去,陈海残缺不全的尸体陆陆续续被找到了。
只剩下一个头,一只手和半条腿了,陈海娘哭得撕心裂肺的,姜七七看到放在稻草上的人叹了口气,非得跟着他们出去,这下好了,把自己的命搭上了。
陈金梅拉着姜白莲和姜小牙的手走了过来,陈金梅恨恨看着姜七七道:嫂子啊!别哭了,我听我家白莲说,这阿海是去找姜家几兄弟的,你说怎么可能那么巧?别人没出事,就咱们家阿海出事了呢?姜七七淡漠的扫了他们一眼,冷哼了一声。
陈金梅见姜七七没说话,继续道:这事儿肯定跟你有关系,你是不是做了啥坏事了?姜七七挑眉,似笑非笑的看着陈金梅,陈金梅顿时有些心虚了,刚才她只是胡乱猜测罢了。
陈海为啥要跟着我们?我正想问问呢?姜七七看着昨天夜里碰到的那几个孩子道:喂!你们为啥去树林啊?偷偷跟踪我们?那几个孩子赶紧摆手,为首的男孩道:我们是打算去树林里捡柴火,没想到遇到了你们!姜七七看着陈金梅道:还好有证人证明,要不然我还真以为有跟踪狂跟踪我们呢!那我们可得当心了。
那几个孩子赶紧摆手道:我们就是捡柴禾的,谁跟踪你们?姜七七冷哼一声,也不理会这些熊孩子。
陈金梅瞪了姜七七一眼,带着姜白莲和姜小牙准备离开,姜小牙还回头冲着姜七七做鬼脸,姜七七懒得跟这熊孩子计较。
姜小牙才4岁,是姜建国的小儿子,平日里娇生惯养,脾气大,嘴巴毒。
姜大抱起姜七七,平淡地看了姜小牙一眼,这姜小牙缩了缩脖子,姜大才带着姜七七离开了院子,等到他们离开以后,陈金梅骂道:这几个崽子越来越不像话了。
姜大一群人则是推着平板车往镇上走去,到了黑市,正好碰到陈鹰往外走,看到姜七七,他一脸诧异:小鬼,怎么又来了?不会又有好东西吧?姜七七把平板车上的野草掀开,好家伙,里头居然是两头野猪。
陈鹰一愣:你从哪儿弄来的?姜七七撇了撇嘴:树林里,陈鹰叔,您这收吗?陈鹰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收,怎么不收?带你和你两个哥哥进去吧!人太多不行。
姜七七点了点头,直接走进了上次那个院子,院子里今天人特别多,上次才7-8个人,这次居然站了二十多个。
哟!哪里来的小姑娘啊?陈鹰,不会是你小闺女吧?哈哈哈!陈鹰呸了一声道:少废话,这里有两只野猪谁收?那人赶紧凑过来,仔细看了看,惊讶地道:这两头野猪可不便宜啊,你们是咋弄到的?小姑娘,你打算怎么收?姜七七道:换粮食。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粮食,家里人吃不饱啊!奶奶和爷爷每天唉声叹气的,姜七七自然要为家里分担一些。
有个麻子道:小姑娘,我想换一头野猪,50斤大米换一头野猪行不行?陈鹰皱眉道:麻子,别太过分了啊!这价格也太低了,这怎么也是猪肉,这一头都快150斤了吧?那麻子笑着道:我知道,不过我也要吃饭啊!我们这边冬天太难熬了,粮食根本不够吃,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我就不说什么了,我家孩子也都是吃不饱,通融通融吧!陈鹰哥。
那边有人喊道:我两头都能吃下,不过小姑娘,我只有200斤粮食、10斤面粉,我再出2块钱,20斤粮票如何?这价格已经挺高的了,姜七七赶紧点了点头,那男人笑道:丫头,我外号叫屠夫,有啥野味还来找我,要是找不到,可以叫你陈鹰哥去找我。
姜七七赶紧点头道:多谢屠夫叔叔。
几个哥哥看着200斤粮食、10斤面粉,一个个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些粮食加起来可不少啊,至少够一家子吃上好久了,只要熬到秋收就好了。
可是只有姜七七知道,这次秋收,姜家根本分不到多少粮食,姜七七记得《白莲花养成手册》里,这次村长分粮的时候,只给姜家分了2袋粮食,加起来不过100斤,关键是都是陈米。
为了这事,姜老太特意去大队闹了,最后拿回来2袋新米,可这也只够吃几个月而已,等粮食吃完,姜老太到队里借粮食却怎么也借不到。
姜七七回忆着《白莲花养成手册》里的事情,顿时怒火中烧,这陈家人真是太欺负人了。
她眯了眯眼睛,看来她要想办法改善自家的条件才行。
接下来,还是得上山采药,野猪不可能天天有,可这药材一年四季都有,姜七七走到僻静地地方,直接把粮食和面粉收进了空间。
只听叮地一声,姜七七脸上挂上了笑容,来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