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姜爱国升副村长

2025-03-31 08:25:54

姜七七挑了十只,给了老板2块钱,这家的小鸡确实养的不错,虽然不至于说是白白胖胖,可也比外面卖的强,而且特别干净。

姜七七又带着几个哥哥在集市上逛了起来:大哥,有卖棉鞋的。

姜七七看着集市上的棉鞋傻了眼:这鞋子怎么是草编的啊?那卖棉鞋的老头笑呵呵道:我们这里的棉鞋都是用草编的,冬天可暖和哩!姜七七听了以后便拿起一只布鞋看了看,确认是草编的之后就放了回去。

姜家几兄弟看着芦花靴,个个稀罕得不行,姜六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姜七七道:有了这鞋,冬天可不冷了。

芦花靴是一种草鞋,毛茸茸的芦苇缨子隔寒保暖,从而解决了严冬脚寒的难题。

在现在这个年代,严寒的冬季,温暖而物美价廉的芦花靴,无疑是乡下人最好的选择。

也有讲究的人加一些碎布条,这样更结实,耐久。

现在太穷了,买不起棉鞋,就用这个来度寒过冬。

它就像一只缩小的橡皮船,样子笨笨的,里边空空大大的。

姜七七问那老头道:爷爷,您这个多少钱一双啊?三毛钱一双。

老头笑眯眯的道。

这个芦苇靴是真的不是很贵,姜七七看着他道:我要7双,两块钱能不能卖?卖,怎么不卖?芦花靴是不需要本钱的,一般都是有些手艺的人,用芦苇花编织而成。

姜七七付了钱,拿着这7双芦花靴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姜七七把十只小鸡已经放入了空间,又割了一些野菜加一些杂粮米,扔到了空间。

正好瞄到那一平米的地,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她问空间道:我种的麦子去哪儿啦?系统空间道:宿主种的那些麦子,已经全部收割完毕。

满打满算这也才一个月的时间,姜七七看到角落里面真的有一袋麦子,这空间种田的速度果然快的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田才能升级。

吃饭啦,吃饭啦!姜六在外头喊着,现在天气变凉了,家里也不在院子里吃饭了,都放到了客厅。

姜老头和舅老爷谈论着地里的事情,姜老头叹了口气道:看来今年又有好多人吃不上饭了,哎,这个世道,还真是艰难。

姜七七问道:那为啥不养猪不养鸡呢?现在是可以养猪,可以养鸡的,姜老头道:天天在大队挣分工,哪有空弄这些?我今天还跟你师傅商量着,咱们家养几只鸡,再养个两头猪,你奶现在在家没事干,就让她在家照顾着。

姜七七喝了一口鸡蛋汤,点了点头道:那为啥还有人家吃不上饭呢?不都去大队里面挣工分吗?姜老头道:大队的工分是一年一结,但是今年大队不给咱们粮食,说是要等明年开春以后,等着粮食长起来才给咱们发粮食。

姜七七愣了一下道:这凭啥呀?姜老头摇了摇头,道:不清楚,这是公社领导下达的政策,咱们也不好违抗,说是今年粮食减产欠收了,要先完成国家的征购粮,留足种子和留足牲畜的饲料粮,然后再分配给每一口人。

刚说完,就听到外头有狗叫声,门口响起了敲门声,姜爱国去开了门,才发现是村长:臭蛋叔里面坐。

姜七七对这个村长还是挺有好感的,他走了,进来看到姜七七道:怎么感觉七七又长高了呢!姜七七叫了声:臭蛋爷爷。

臭蛋高兴的应了一声道:爱国,我正好有事找你。

姜爱国也坐了下来,就听臭蛋道:我听说你现在在山上采药,采了药,这是想干啥?拿出去卖?这话姜爱国没法搭腔了,他闷着头不说话。

村长叹了口气道:我今天来没有恶意,咱们村现在缺个副村长,你愿意做吗?姜爱国直接被这个馅饼砸的晕乎乎的了,他激动的站起来:我……我可以吗?村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怎么不行?我说行就行,副村长每个月可以领10块钱,还可以领10斤大米。

这……姜爱国犹豫了,姜爱国其实心里有些忐忑,他怕自己做不好。

姜七七却道:小叔,既然臭蛋爷爷说您合适,那您就试试呗!姜老头也道:你去试试,万一成功了呢!姜爱国咬了咬牙道:那行,那我就试试。

村长说完这话,他跟舅姥爷闲聊了几句,就拍拍屁股就回家了。

姜爱国心里还是非常忐忑,他问道:当副村长这么好的事情,咋就轮到我了呢?姜七七翻了个白眼,这小叔是不是傻?村长都讲的再明白不过了。

小叔,村长的意思是,让你带着大家去采药,也好让村民们赚点钱过冬。

听姜七七这么一说,姜爱国才回过神来,他道:我懂了,那我能不能带着他们一起采药啊?怎么不能?只要他们找不到我们的上家,他们就得一直要为我们干活,其实吧!这也是大家都得利益的好办法,只要他们看到好处了,你这个副村长才能做得稳当,当然咱们也要藏着点,咱们就挑几种常见的药材教一下。

姜七七煞有其事地说道。

姜爱国、姜老头、姜老太、舅姥爷都用一种奇怪地表情看着姜七七,姜七七咳嗽一声道:杜老师教的……众人点了点头,姜老太道:我看这丫头脑子越来越聪明了,你说这孩子怎么就那么聪慧呢,简直是一点就透。

姜老头点了点头道:就这么办,山上的药材就不需要本钱,再说农忙早就过了,今年没粮食,大家都难受,手里头有点闲钱,也过个好年。

离冬天越来越近了,散会后,姜七七盘了下空间里的粮食,大米500多斤,面粉60斤,红薯100斤,杂粮粥一箱,猪肉10斤,这个冬天自家的粮食倒是勉强够了。

再加上家里厨房还有100多斤的粮食,今年过年倒是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