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双向奔赴

2025-03-31 08:26:39

什么生意?方大兰有些懵的看着贺铮,一副,她能有什么生意谈的?贺铮与巩小姐以及出来的钱梅秀打过招呼,让勤务兵将手中的礼品放到桌上。

也不卖关子,说明了他们今天来的目的。

原来,是昨天上午,前任首长心血来潮跑到食堂去吃饭。

食堂的人都知道老首长喜欢吃蒸鸡蛋,每一次老人过来,必为他蒸一碗鸡蛋羹。

而这一次,老首长对于这鲜嫩爽滑的鸡蛋羹赞不绝口。

他身边的勤务兵一听老首长喜欢,立马去找厨子,想要问他是怎么做的。

那厨子说了蒸鸡蛋的办法,但又说了一句:我觉得这事跟鸡蛋有关系,我以前蒸的,味道也没这么好。

他之所以这样说,也是因为,昨天弄了一个鸡蛋炒辣椒,都说鸡蛋好吃。

食堂正好是用的勤务兵新买回来的鸡蛋。

他们自己也忍不住尝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

要是以前的鸡蛋,冷了肯定会有一点腥味,可昨天的鸡蛋都冷透了,他们吃,依旧又香又嫩的,味道很好。

勤务兵得知这事,看着老首长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想要证实是不是鸡蛋的原因,又让人蒸了一份其他鸡蛋的,却发现老首长皱了皱眉头。

虽然也吃完了,但却没有说好吃。

勤务兵确认是鸡蛋原因,就好办了。

得知这鸡蛋是左司令外甥熟人那里买的,勤务兵特意去询问了。

贺铮一听,也没有将话说死,只是说先去问问还有没有。

方大兰听完,有些哭笑不得,但只是说:鸡蛋应该有,但是那地方他们不让外人知道,只能我自己去。

贺铮点头,表示:没问题。

这样吧,以后鸡蛋你直接拿到农场,会有人过来拿的。

方大兰道:可以啊,每一次需要多少?想了想:天气冷的时候还好一点,天气热的时候,最好是每一次少拿一些。

而且,也不可能天天吃鸡蛋吧?贺铮说道:我会让人每半个月到农场拿一次,每一次三十个鸡蛋。

又问:你那边可以经常提供老母鸡吗?方大兰十分爽快的答应:可以。

好。

贺铮直接将三张十块的交给她,道:这是定金,以后的会一个月一结。

直接将钱塞到她怀中:别说不用,人情是人情,生意归生意,总不能让你亏本。

方大兰心想,她还真不会亏本,毕竟农场的母鸡越来越多,蛋也越来越多。

但贺哥既然这样说了,她自然不会拒绝。

接过钱,道:谢谢贺哥。

闻到鱼香味,她道:贺哥,正好我舅妈做了豆豉鱼,要不要带一些过去?好在她昨天,说从县城买了不少草鱼以及豆豉回家,就是准备带到农场去的。

贺铮也早就闻到了这味,他舅也挺好这一口的,点头:行。

方大兰拿出不少吃食来招待,钱梅秀到底在坐月子,打完招呼就进去了。

还是方大兰将自己去各分场的事情说了。

她说了一分场的事情,却没说与徐月芸的恩怨。

只是笑着道:我知道一分场是故意想给我个下马威,觉得我们四分场的风头盖过了 一分场,只是我知道贺哥你当时给我钱的用意,我要是受了气,那不止丢了我们四分场的脸,还浪费了贺哥的用意。

贺铮知道这小孩儿聪明,满意点头:对,万事有我,不用怕。

我知道。

贺铮也不能久呆这里,好在巩小翠本就快做好了,没一会儿,她就用两个大碗装着豆豉鱼,给贺铮与那勤务兵一人送了一碗。

两人开车离开,巩小翠这才欣赏的问:那是不是表示大兰你这也算份收入?是啊。

看着巩小翠一脸羡慕模样,她小声道:舅妈,我帮你想到了赚钱甚至致富的办法,只是现在不行,不能惹麻烦。

其实方大兰早就想过,以后从农场拿出小鸡来喂养,让舅舅家弄个养鸡场,靠养鸡与卖鸡蛋来发财。

只是,现在还不合适,得等。

等到政策放开,等到每家每户不再连养鸡都得限定,多养一只都得出问题的时候,她就可以放开手脚。

现在,偷偷摸摸的去卖可以。

可不能让人知道,自己的鸡与鸡蛋是从哪里来的。

所以她拍着巩小翠的手臂,道:舅妈,再等几年,不过您也放心,只要我家好了,我一定会带着大哥一起的。

巩小翠激动的抓着她的手,道:大兰,舅妈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你能有这句话,舅妈一辈子都感激你。

说什么了舅妈,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巩小翠擦着泪,却干劲十足的又做了几份豆豉鱼,甚至还装到之前吃完以后,洗干净晾干的桔子罐头与荔枝罐头瓶子里面。

他们特意留着这些瓶子,也是好让方大兰以后带吃的去农场,好分给每个人。

方大兰带着这些吃的,等快到农场的时候,又带上了几十个鸡蛋,还有一只胖兔子。

冯叔好啊。

与门口的冯叔打过招呼,送了一瓶豆豉鱼以后,就来到了小院。

贺老爷子一见她,很是开心:兰花儿来了呀,快来,看看这两套衣服合不合身。

方大兰长得快,之前的衣服都小了不少,贺老爷子一直记着,趁着这两天,让人给小孩儿买了两套衣服。

方大兰将带过来的东西交给贺瑜,让老爷子不 认同:你这小孩儿,怎么又拿这么多东西?也不知道这小孩儿哪里来这么多好吃的,但想来肯定是不容易的。

方大兰嘿嘿笑着:我总想让贺爷爷吃到更多的美味,就如同贺爷爷总想将好东西给我一样。

她记得以后有一个词,叫双向奔赴。

好像是用来形容爱情与友情的,指双方都是为对方靠近而努力着。

其实她觉得亲情也该是如此,没有说谁该为谁去毫无道理的去付出,有回报就得有付出,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