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却见望舒》宋望舒 > 第2章 天下之主

第2章 天下之主

2025-03-31 08:51:20

颂和十年,雨季持续不断,春夏之交,春雨连绵不绝,五月未止,直至梅雨季。

南方大涝,前朝水利年久失修,几场暴雨之后彻底崩塌。

江水淹至堤身,并持续上涨,徘徊许久,粮食无收,低位百姓甚至家园遭毁,天灾面前,人力也无可奈何,百姓流连失所,更有甚者,丧身于洪水之中。

荆州,丰州等大江流域城市损失惨重,朝廷下达赈灾指令,周遭城市纷纷相助,虽不能治本,至少缓解了情形。

人员伤亡众多,财产损失严重,城中收留无数家园被毁者,失去至亲者。

山野高处搭建了许多临时落脚点,供众人一方休憩。

世祖就是这个时候去到的荆州,天下之主,就得担天下之事。

朝中政事交由左右臣及三公六部商议,世祖只带了一队精锐,及收集的物资南下荆州。

世祖与荆州都督走访各地,收得横尸无数,给予棺槽。

开官仓,集义仓,平米价,施赈救灾。

疏水,排水,请送洪涝。

各地考察,深思水利之益,又叹一朝天灾,十载休养,现已无力新修,更无力兴修了。

但好在,此次南下,一时洪水之事解决了。

待到世祖回京,已有一秋之久,朝中政事条理明晰,天下各势归于平稳。

且不久,皇后诞得一小皇子,可谓态势向好。

世祖膝下二子,皆为皇后所出,大皇子已有五岁之龄时,册封为太子。

明年,世祖南下回京,得第二子。

洪水过后,世祖下令南方赦三年,北区减免,各地休养生息。

南方之事且在修复,小皇子的诞生不得有多隆重,只是事事向好的趋势也掩不住人们的喜意。

一日,深宫。

太子趴伏在摇篮上,逗着还在襁褓中的小皇子,两者皆是白白嫩嫩的,太子脸上还带有幼态的肉感,大手小手缠绕在一起,只听得小皇子咯咯的笑着。

太子只是盯着小皇子的笑,轻轻地开口,还带着幼儿的糯态:母后,此次南方洪水很严重吗?皇后位于太子身后,坐在榻上,深秋入冬,因着屋内炉火,倒也穿的单薄,手中拿着一小孩衣物正在连缝,听到太子这话,放下了手中的事,看向太子的方向,深思几番,才缓缓开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严重的。

为何是大多数人?因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屋子,田地都被毁了吧,其中一部分人还失去了亲人,而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拥有的都已经没有了。

其余的人呢?其余的人,可能还有别的路途,使自己在此次天灾中的伤痛减小罢了。

太子没再问,皇后也没有再说话,继续缝制手中的衣物,房间中沉默,只有时不时的婴儿笑声。

问答结束后,世祖就走进了房间,听到婢女的声音,太子才回过神,向走近的世祖行了礼,父皇。

嗯。

世祖应了一声,走过坐在摇篮的另一旁,就静静地看着他的两个孩子。

面对着自己的父皇,太子想端正姿态,想要将手指从小皇子手中抽出,却不敢下大力气,小皇子反倒将手指捏的更用劲了,小孩子的劲力,又柔又刚,倒是让太子挣脱不得,自己还似乎得意的笑了笑。

世祖也不顾,看着两个孩子嬉戏,自己也笑了,缓缓的问道:对于此次南方洪水,你又怎么看呢?太子抬眼,只见世祖笑着看向自己,也不恼也不喜,只有认真。

太子站起身,个子小小的,也和世祖坐着差不齐高,手指仍然抽不出来,但话语中全是认真。

父皇听见了?嗯,听见了,问了也答了,那你的看法又是什么呢?父皇,我在书中看到,说民为贵,君为轻。

先生们也都是这样讲授的。

是。

可是,灾难来临了,却是百姓遭祸最多,大多数人是百姓,他们无家无粮无财产,甚至亲人没了,连陪伴的人也没有了。

其余的人有其他路途,可以维持生机,再还有人依旧没有任何影响,可是这只是小部分人,却占着多数的财物力,为何不能将世间在进行平衡一番呢。

那你可知,现已赦天下?知道,可是民生之本,本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那如若是你,还应怎么做?古人言,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你也是这番考虑的?是。

说完,就见世祖起身,向外走去,皇后连忙走上前,问道:皇上,皇儿说的可是有何不妥?只见世祖笑意盈盈,撇下说的不错几字便离去了,秋风趁着这间隙,到屋内游荡几圈,卷起帛帘,又使一切归于平静。

当夜,就知,世祖召见左右臣,多发了几令,节用度,盈国库,慧万民。

次月,小皇子满月,依着政令,宫中也并未兴宴席。

世祖仅带着皇后、太子和小皇子去到了城郊东处的出幽寺。

寺中主持因遐大师为之算上一卦,此次南下成效颇深,随后不再多说。

世祖向先人,神灵拜上一拜,当场赐了小皇子名,宋漴南。

年一过,世祖便将陆清,赵琢提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师,教授治国之术,明百姓之需。

太子七岁之龄,便以国礼相教。

待到颂和十六年,小皇子宋漴南也有六岁之龄,寻得先生,却只是总爱朝着太子方向,于是便也由着陆清,赵琢教授。

太子和小皇子倒是欢喜,但先生们就麻烦了,太子已有十二,能坐定,能深思,而小皇子较为顽皮,心性也未过于开发,学习的知识总是草草。

颂和二十六年,世祖因国事过重,劳务之疲沉积,在入秋时一感风寒,便无力掌控全国之力。

入冬,北部悍族不知哪得的消息,在长河冰封之时,举兵南下,直指京都,并放出世祖病重消息,启霓国人心惶惶。

此时,财力存积已足,军队也整装完备,拔军之时,众将士却无一点精气。

世祖病重卧床,天下不可无主,太子已经开始涉及政务,管理天下,这时小皇子申请监军,代皇室振军气,闯前线,收故土。

颂和二十六年,太子二十二,接掌朝政,平复民心,小皇子宋漴南被封崇王,跟随军队北上监军,此时,为十六岁。

崇王的到来,振奋了军心,在北方槐安关中骑大将军路平的指导和崇王的激励下,北上军队将悍族赶回了他们的圈地中。

军队留守,崇王回京,西边胡族也开始蠢蠢欲动,宋漴南亲自带领军队西行,西边胡族狡猾,时不时骚扰边境,崇王留地镇守,胡族主动求降,最终和胡族签署了平和书。

颂和二十八年,胡族世子与宋漴南一同回京拜求和贴,并在庆宴上与一世家贵女一见钟情,求得联姻。

年末,世祖崩,联姻推迟,太子上位,称荣和元年。

北方悍族再次挑衅,宋漴南带兵镇压,连带胡族兵力,将悍族赶往圈地以北,闻崇王色变。

荣和二年,世间彻底平定,荣和帝在京都为世家贵女赐郡主称号,与胡族世子结亲。

婚宴上,宋漴南遇贵女闺中密友陈砚,并得皇上赐婚。

陈砚,江南女子,书香世家。

此后,宋漴南再次出边疆慰问军心,北方由槐安关骑兵驻守,西部与胡族互市,留有边界城中守卫。

荣和五年,国家安稳,财力物力充盈,崇王二十三,与陈砚完婚,留守京都,并主动将在军中的将军称号递回。

现已荣和七年,崇王妃怀胎十月,终是到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