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苑走了一遭,却是停留了许多时刻,小女孩与陈志道别之后,被河日带走,回了自己的小院。
陈志跟着宋望舒绕了绕王府,宋望舒就被宁束予劝回了去,身子好了些,宋望舒也就搬回了望晴苑,韩雪梅在一楼又收拾出一间小房,给陈志安身,在宋望舒身边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跟在她身边,还能在午后,听着宋望舒讲着一些诗词歌赋。
两日后,宋望舒身子已经养的康健,陈家便也安心,收拾东西回去了。
宋望舒和陈清扬站在一旁,陈砚与萧葵还在相舍不分,陈清扬依旧留下,不只是为了宋望舒,在京都,她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她本就未许婚,及笄礼可以简化,这京都枝州一来一回,陈家可能不到场,这样想着,陈清扬就直接将及笄礼取消了,所有的装备都收整好,留着到她许嫁之时。
只是该有的礼物,一样都不少。
陈清扬的生辰就在二月中,春要到,陈砚便以春来为由,发出宴请,虽不提陈清扬,却也是将她引荐给各位权贵之家,为她在京都撑着场面,打入权贵千金圈中。
崇王妃的身份,在京都也算是人上之人。
陈砚发出的宴请,品阶高的会参加,品阶较低的也想挤进,只是想着之后三月三时,皇后娘娘便会邀请各大家族举行花神节,到时候再认识更多人的也无不可,陈砚也就只邀请了三品以上的诰命夫人及千金。
京都是天子脚下,三品以上官员的家眷数不胜数,陈砚特意安排在城郊一处崇王府的庄园内,上圈千金大都相识,免了许多礼数,倒也自在。
陈砚一开始带着陈清扬和宋望舒在正门口候着人,与人三两言,便介绍了陈清扬的身份,之后院中的姑娘小姐众多,便让两人在府中好好招待了。
人还未来齐,千金小姐们大都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和自己的闺中好友交谈着,讲着近日趣事,谈着些无伤大雅的闲事。
陈清扬被宋望舒拉着,挤进几位小姐圈中,静静地听着她们闲谈。
皇后娘娘到!清妃娘娘到!随着一声唱礼,众人的目光来到了庄园口处,陈砚走向前去,迎着皇后。
皇后终日在宫中呆着也是无趣,得了宴请,便应了下来,领着清妃就来了。
贵妃卢亦本也要带着晴出公主来的,但总是女眷宴席,宁束予不好跟随,想着,晴出公主便就不来了,这一来,贵妃也就留在宫中。
皇后既来,便是上位,陈砚与清妃分在左右两侧,之后的夫人按着品阶坐好。
看着大家皆落了座,陈砚这才开口,笑着说:多谢诸位夫人小姐应本妃邀请前来,今春来,柳绿新发,百花带苞,我观着这春好景美,却只我一人赏,怎心安呐。
这不,就邀大家前来。
陈砚说着,向着两旁拂袖,赏这春和景明。
崇王府这庄园,正在山间,这春一来,郁郁青青,旁有小溪破冰,哗啦啦的流去,对着便是出幽寺,静时能听着寺内钟声,风一来,树叶开始演奏,谱出一曲春声。
陈砚话落,众人也都抬眼望去,侍婢们端上一些瓜果,宴席正式开始了。
陈砚接着说: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如此,我们便以诗词歌赋助兴,赏这春色好,如何?话罢,手抬起,房姨从身后端出一方端溪石砚,放到院中正处。
这砚台,虽不值多少银两,却是我这闲人喜爱的。
名为抹清,是上好砚石雕刻而成。
诸位千金若不嫌弃,便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踊跃参与,得魁首着,便得此抹清砚。
众人目光看向正中的抹清,人说,文人之有砚,如美人之有镜也,这也不只是一方砚台,赢得它,便也是说明,自己在京都千金中是才学在前之人。
再说,崇王妃虽不多言,但在场的诸位皆是有学识的,抹清砚通体紫红,砚身方正,转角圆润饱满,白鹭清莲刻于其上,层次分明,线条流畅,雕琢之工细腻,是不可多得之物。
崇王妃的娘家又是百年书香之家,崇王妃名讳中便有一砚,文人之物更是贵重,这就不仅仅是一方砚台了。
陈砚见众人打量好中间砚台,轻微挥手,便有侍女将抹清砚端到了旁处。
那咱们就先以诗作开始罢,诸位小姐以春为题,一炷香的时间,呈上诗作,由娘娘评选可好?陈砚望向皇后,皇后是在场身份最高之人,便最好是她,来担任评选。
可。
皇后笑着应下,她们本就是来找些乐趣的,但论才识,本宫可比不过崇王妃,若有为难之处,大家好好担待。
皇后戏谑道,她没有什么上位者架子,端庄和蔼,一见就让人亲近。
皇后打笑了,那诸位便开始吧。
陈砚与皇后来回几句,侍婢们已经将纸墨端上台,在一旁点上一炷香。
千金们有的提笔思考着,有的抬头探索着,还有的四周张望着。
夫人们不参与,便在席上与自己周围几声议论,聊着场上,谈着家常,不至于让这会场冷下来。
香灭,仆人轻敲锣一声,众人提笔,便有侍仆上前来收走诗作,呈上放在皇后娘娘前来。
皇后抬手,翻看着诗作,不时点头,诸位千金目光如炬,等待着皇后的评价。
诗作评选完,皇后挑选出三篇诗作,面露笑容,打量着诸家千金。
陈砚在一旁笑着说道:娘娘,可快些,我在这都等急了,就想好好看看赢得我这抹清砚的是哪家的千金。
皇后说笑回去:砚儿怕是舍不得你那抹清了?陈砚掩帕而笑,不语。
皇后先是拿起一纸张,开口念道:春风北上绿旧柳,城亭远望打马人。
此句是何人所作?皇后问道,为着公平,诗作上并未著名。
席中,陈清扬起身微微行礼,回皇后娘娘,民女陈清扬。
宴会虽是陈砚为陈清扬所举,但在众多权贵千金家过于招摇,也不是好的选择。
只见陈清扬一袭月白色芍药缎面宽袖长衫,内衬白色银边拖地长裙,梳着百花分肖髻,一支蓝宝石花芯珠钗点缀,显得不俗。
皇后见着,不禁点点头,道:这就是砚儿家那陈府小姐罢,真真是个清明出脱之人。
皇后称赞,众人也只得跟着点头,宋望舒就坐在陈清扬旁边,看着众人来的目光,也是骄傲的很。
陈清扬缓缓应答,不卑不亢,娘娘抬爱,民女不过小人之姿,承得娘娘喜爱,这才又高上几分。
好,你且先坐下。
皇后又拿起另一诗作,切莫话春悲秋,万千花月渡愁。
这首,又是何人的诗作?回娘娘,民女舒情。
舒情缓缓站起身,行了一礼。
诗中无愁,但是舒情却又像是被愁所困,眉间总是有一股淡淡的忧伤。
宋望舒小声伏到陈清扬身边,说:这位是大理寺卿舒平的四小姐,和姐姐应该是差不多年岁。
好,你也且坐下,诸位千金的诗作都很出色,让本宫难以抉择啊。
皇后停顿一下,又看向呈上来的诗作,接着笑说:但是既然大家将评审交于本宫,那本宫就按着本宫的喜好选择,可好?连着清妃也在旁催促:娘娘可快些吧,这可都等不及了。
行行行,看你这着急样,那可就按着本宫的喜好来了。
不见万色坠四巷,无声千水醒三江。
户户不见白雪去,原是春来解花香。
皇后念完,便看向下席。
一位淡粉色千金缓缓站起身,身姿亭亭,开口傲然:回娘娘,民女杜见青。
原是杜老的嫡孙,诸位,这抹清她可得?皇后虽是这样问,但众人也知,杜见青的才学,配得上那抹清,不,是配得上这场上魁首,就说最后那句原是春来解花香便是佳句。
众人笑着说着,仆婢将那抹清砚端到了杜见青面前,交于了她身后的贴身婢女。
杜见青再俯身一拜,多谢皇后娘娘,多谢崇王妃。
趁着这段时间,宋望舒又在和陈清扬咬着耳朵,清扬姐姐,这位便是国学斋忌酒杜老的嫡孙,杜家的嫡长女杜见青,之后我们去国学斋受学会遇见他们的。
启霓重视教育,国学斋忌酒更受重视,为三品官员。
望舒,怎认得怎么多人?陈清扬问道,只要有人与陈清扬的视线对上,宋望舒就会过来小声的告诉她其人的身家,这宴席间都快被她认完了,只可惜,陈清扬只得远远地观察,不一会,便又记混了一些人。
嘿嘿,多参加点宴席,就知道了。
我参加的大多宴席这些小姐们也都会参与,听她们聊着,时间一长就认识了,之后姐姐也有机会。
嗯……场子已经热开,介绍陈清扬这个目的,皇后之前的一提,众人也都有了点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