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过年。
岩山村张灯结彩,这是岩山村第一次过得如此热闹喜庆的年。
因为家家户户都赚了银子。
今天是除夕,月娘和星星都在苏雁家里,星星和灵芝在院子里玩耍,月娘和娘亲在厨房做饭,而苏雁和陈锦则一家家回礼。
太多人给他们家送东西,所以他们也要一家家回礼。
本来送的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是送的太多了,他们不回礼说不过去。
过年过节送礼回礼是件麻烦事,不能厚此薄彼。
现在家家都不缺钱,苏雁就把家里剩下的几百斤番薯放在牛车上,一户送五斤,人人都一样,也不需要想太多。
最后一家送完后,陈锦牵着牛车,和苏雁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
苏雁穿着一身厚实的棉衣,戴着厚实的帽子,一双手揣在兜里,只有脸颊露在外面,寒风吹来,带着冷意。
慢悠悠地走在陈锦身后。
这让她想起在梅县的时候,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完全不能和这里相比。
苏雁微微动嘴,打算什么时候走?陈锦没回头,想也没想,就说:初八。
早就已经计划好了。
苏雁没意外,但是语气还是有些失落,我让人送信到县衙,让张师爷给你安排人。
陈锦停下脚步,等她走上来,长姐,我走了,就只剩你一人了。
她与陈锦并排而行,淡淡一笑,有灵芝,有娘,我不是一个人呀。
倒是你,不要紧张,也不要害怕,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而且还有王爷写的介绍信,肯定能进书院的。
今年十二月考试,我会去久安县看你的。
陈锦低着头,步子缓慢,进了书院我就不能回家了,我会每月都写信回家的。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寄到。
如果信没有寄到,长姐也不要担心。
我每月都会写的,总有寄到的时候。
百溪县与外部信息不通,写了信也收不到。
书院都是封闭式的,进了书院就不能回家,没事也不能随意出书院。
苏雁眼中透着想念,苏满的信都快半年没收到过了,他离开一年了吧。
不知道他现在长得多高了。
十五岁了,都是大人了。
以后见你们的次数是一次比一次少,一次比一次久。
长大了,就是如此吧。
灵芝出生都一年了,时间很快,长大了都要离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从苏雁来到这个世界,不知不觉都要快两年了。
而陈锦是和她在一起时间最长的。
之前最不省心的是他,现在最懂她的也是他。
陈锦看着苏雁,道:长姐,就算高中,以后我也一定回百溪县。
苏雁现在都要抬头看他,个子长得太快,你的未来你自己决定,若是你经历浮生繁华,想回来就回来,我永远都在这里。
陈锦忽然异常认真问道:长姐,这些年你开心吗?她扬起嘴角,反问,我看着不开心吗?这些年我一直都很感激长姐。
如果没有长姐,我和二哥不知是何模样。
长姐,小时候我做的那些混账事,你或许不记得,可我一直没有忘记。
苏雁摇摇头,玩笑道:记性太好也不见得好。
还好,我记性差。
陈锦盯着长姐看,离她咫尺之间,却又觉得有些缥缈,虽然有灵芝和娘陪着长姐,可我总觉得长姐心中始终有一处是空着,从未有人走进。
长姐,自从娘离世,你便变得坚强、稳重。
我知道,你为了我和二哥做了很多。
如果以后姐夫回来,你做什么决定,我都站在你这边。
你若真心不喜欢姐夫,灵芝可以由我照顾,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苏雁微微一愣,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明白陈锦话中的真正含义。
她突然大笑一声,哈哈哈,陈锦,你的想法果真是大胆。
冲着你这些真心话,这些年对你的好,没白白付出。
陈锦严肃道:我知道长姐这些话现在我没资格说,但长姐要相信,以后我定有能力照顾你和灵芝的。
我信,我自然信。
如果我真不能和他过下去,我自己也有能力养活我自己。
苏雁嘴角扬起好看的弧度,北越已被打败,他也该快回来了。
无论如何,这些年,他从未忘记过岩山村的娘子和娘。
如今又有了灵芝,至少她会先试着和他相处。
陈锦无意问道:王爷会是皇帝吧?苏雁无意回答,大概。
沈余已经在解决朝中叛逆的人,你的手中是王爷的介绍信,以后,你在白云书院定是惹人注目的。
过多的关注并不见得是好的。
我想也没人能欺负得了你,只是不要过于突出,没高中前低点些。
点头同意,我知道。
长姐,放心。
苏雁看着眼前的陈锦,稳重又沉着,十分让人安心,真是长大了,又懂事,还知道关心我了。
走,回家吃饭。
回家后,一开门,灵芝就兴奋地大喊:雁雁,舅舅,放烟花,放烟花!娘解释道:红云刚送来的,说是只要点上火就能放出五颜六色的亮光来。
苏雁也十分惊讶,这里居然有烟花了,不错呀,我们晚上放,现在天还亮着,不好看。
灵芝高兴拍手,好,好,晚上放。
一家人吃好晚饭,在院子里放烟花。
灵芝:放烟花,放烟花!陈锦拿火折子将烟花点上,瞬间,院子里闪耀着五彩的光。
月娘开心笑道:真好看,我和星星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光!星星也拍着小手,好看,好看!苏雁对星星说:明年星星也和我们一起过年,我们在一起放烟花。
星星兴奋点头,嗯,嗯。
灵芝拉起星星的手,围着烟花转圈,咯咯咯。
星星,快来这里看!呵呵呵!两个小身影在院中蹦蹦跳跳,围着彩色的烟花欢呼雀跃。
院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闪闪烁烁的光亮映着每张笑脸。
又是新的一年。
一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