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谢礼

2025-03-31 09:11:46

苏雁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她躺在椅子上没有动,卫川的耳力极好,在厨房都能听到。

娘子,我来开门。

说着,高大的身影已经朝大门走。

快到午饭时分,还有谁来串门?连沈余都带着自己的手下侍卫去酒楼吃饭了。

沈余说是来护送赏赐的,其实就是趁机出来玩,最重要的是来吃美食的。

他对聚福酒楼的饭菜是心心念念,吃了一次就忘不掉。

一日三餐恨不得都在酒楼吃,如果不是酒楼不提供早饭。

不仅自己吃,还带着手下的护卫一起去吃。

有钱人呀。

不一会儿,卫川脸色淡漠地带着张师爷进来。

张师爷手中提着糕点,身后还有两人抬着一篮子桃子。

娘子,张师爷来道谢了。

卫川有些不情愿地说。

张师爷?苏雁起身坐在椅子上。

张师爷穿着黑白色的衣裳,仙风道骨,苏雁也不好意思再躺在椅子上。

张师爷有礼道:卫夫人,我是特意来道谢的,还有这篮子桃子是村民送的,你一定要尝尝。

苏雁从身旁的茶壶里倒杯水,递给张师爷,太客气了。

来,喝口水。

张师爷接过茶杯,缓缓坐下,上次你给了建议后,我回到衙门,立即在衙门口做了一个告示栏,放了意见箱。

果然,刚开始并没有人敢写,然后我就托人写了一份,再贴出告示。

接着,便有人开始写,最近已经收到了很多了百姓匿名反应的情况,很多我和县令大人都想象不到的。

让我们看到了县里的问题,也能做出应对之策。

苏雁盯着篮子里的桃子看,色泽红润,十分诱人,那很好。

我没想到张师爷的效率那么高,说做就立马行动,而且才十几天就已经得到想要的效果。

我想继续坚持,对于百溪县的发展还有你们了解民情民意都是有很大作用的。

张师爷十分客套,还是多亏了卫夫人想的主意。

都是百溪县人民,做的都是该做的事。

这桃子看着不错。

苏雁也不客套,盯着桃子说。

站在一旁不说话的卫川,本来对张师爷送的东西不屑一顾,听到苏雁想吃桃子,立即从篮子中挑上两个又红又大的桃子,我去洗几个桃子。

张师爷笑着说:味道确实不错,香甜可口。

卫夫人知道这是谁送的吗?苏雁疑惑,不是哪个村子送给县令大人的?张师爷摇头,是专门送给卫夫人的。

海纳村的百姓。

惊愕道:海纳村都有桃子了!想到现在的海纳村,张师爷嘴角不由地上扬,如今的海纳村不仅有桃树、梨树、杏树,还有满山的梯田、水稻,大家都已经在海纳村安居乐业了。

苏雁也很是欣慰,都是百溪县的百姓,他们有了新家,也能过安心日子了。

聊着聊着,张师爷才想起自己手中还有特意买来的糕点,放在桌上,这是我买的糕点,我还是第一次买东西送人感谢,也不知道买些什么。

正巧卫川洗好桃子出来。

眼中带着寒冷的笑,娘子不喜欢吃糕点,不过可以拿回家给灵芝吃,她最喜欢甜食。

张师爷愣了愣,满脸歉意,我问了好些人,都说女子都喜欢糕点的,我真不知道你不爱吃。

明日我再买些水果给你。

接过卫川清洗干净的桃子,咬下一口,多汁味甜,心满意足,心意到就行了,张师爷每天都那么忙,不用麻烦这些事。

也许这是海纳村的百姓特意送给她,她吃着桃子特别好吃,特别的甜,甜到她心底了。

张师爷:我明明是来道谢,居然连你的喜好都不知道,说来惭愧。

苏雁擦擦嘴,过两天我就要回岩山村了,以后如果有什么事,可以派人来通知。

张师爷:明白,若有事我会派人快马加鞭去岩山村,你可以直接写信回复。

要不要来县里,你自己看着办。

见苏雁几口就把桃子吃完,卫川又递给她一个桃子。

苏雁胃口大开,又吃起桃子。

她本不爱吃甜食,为了身体每天所需的营养,她最多一天吃一个水果,今天这桃子居然吃了两个,破例了。

卫川默默记下,娘子爱吃桃子。

苏雁点点头应道:好。

张师爷离开之前,还说:回去的时候,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海纳村看一看,那里和你初见时的样子完全不同了。

村民们都还惦记着你,我去的时候,还有人问起你什么时候去看他们。

苏雁看着一篮筐的桃子,这次路过我就去看看。

五天后,苏雁一行人离开县城,返回岩山村。

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沈余。

坐在马车上,苏雁对驾车的卫川说:我们去海纳村看看吧。

前几日听张师爷说起过海纳村,当时卫川就有疑问。

这次又是海纳村,他微微皱眉。

沈余骑着马上前,解释道:海纳村的百姓都是山匪,后来诏安了,被安排在海纳村。

卫川偏头看向一旁的苏雁,娘子和山匪也有交情?沈余话中有话,何止是交情。

苏雁淡淡道:就是帮了点小忙。

卫川抬头看了一眼沈余,他立即明白。

沈余开始把李汉逃狱劫持的事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说得津津有味,绘声绘色,惊心动魄。

如何移民至海纳谷,又改名为海纳村,如何帮忙修葺房屋,又耕地种田,没有放过一个细节。

卫川默默听着,结束后,他抬眼静静盯着身旁的苏雁。

她的神色依旧淡然。

来到海纳村的时候,百姓们在村口就欢呼雀跃。

苏雁来了!帮我们建房子的侍卫也来了!刚进村,一个高头大汉就带着村民来迎接。

沈余有些受宠若惊。

他们下马车,苏雁笑着介绍。

李汉,这是我丈夫卫川。

又道:海纳村代理村长李汉。

卫川和李汉相互点头,算是打招呼。

李汉感激道:多谢你找医者给我弟弟治病,易医者医术高超,我弟弟的病已经好多了。

苏雁:嗯。

张师爷说海纳村如今大变样,我路过就来看看。

李汉,你把这个村子安置的很好。

李汉:当时如果不是你,也没有现在的海纳村,我李汉知恩图报,你对我的恩情,对我弟弟的恩情,对海纳村百姓的恩,我都记得。

以后若是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定上刀山下火海,绝无虚言。

行,我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