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救灾

2025-03-31 09:11:46

卫川走后,苏雁立即找村长,商量着怎么帮助久安县的灾民。

她虽没有经历过洪灾,但是在电视上,她见到过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无助。

人们没有了家园,没有了家人,没有了粮食,灾难会带走一些人,而更多的是灾难后那些绝望饥饿的人该怎么活下去。

还有她担心陈锦,白云书院就在久安县。

村长应下承诺,筹集粮食,明天就送往县城。

随即她到镇上,找了医馆的医者,和他们说了久安县的水灾,带着易天等三名医者一同去了县里。

那天下午,到达县衙的时候,县令大人和张师爷也收到了久安县遭遇洪灾的消息,虽然朝廷没有命令,但他们也在想是否能做些什么,帮助久安县。

而苏雁的到来,给了他们明确的目标。

县令大人拟了文书,连夜把消息传到各个村镇。

这不是强制性的命令,而是自发自愿的,各个村镇如果有多余的粮食或是物资都可以送到县衙,两日后便有人送往久安县。

第二天下午,岩山村的村长和陈田村的村长还有附近几个村的村长都带着粮食来县里。

钱村长:两车粮食都是村民扣了今年冬季自家的口粮捐的,还有五十两银子。

大家去年刚建了新房,又造路修桥、修祠堂、修村子,所以每家每户手上的钱不多,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陈儒生村长:陈田村也捐三车粮,大农带着他二十个年轻农户跟着去久安县,搬搬扛扛的,也能出份力。

还有其他村的人:新皇登基,免了我们两年的赋税,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也要为皇上分忧,我们要感恩图报呀!对呀,不能丢了百溪县的脸,更不能丢了咱们县令的脸!我们村也捐一车粮食!……陆陆续续的,各个村镇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真心能够感受到他们热情和善良。

县令大人泪流满面,张师爷,我能做百溪县的县令,太好了。

张师爷:大人,我们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县令大人擦泪,嗯……约定的两天时间已到,百溪县筹集的物资已经装了十条船。

还是有百姓不断地自发送东西过来。

海纳村的李汉也带着十几个汉子跟来。

周老板带着腊肉干货,一些能保存长久的食物送来。

周老板:我把酒楼库存的干货都带来了,还有一些保暖衣物,时间仓促,东西不多。

娘子担心你,但也佩服你的决定,更为百溪县这次的义举感动,‘聚福酒楼’会支持你,我会联系各家酒楼,为你们提供干货。

只要你和将军在久安县一天,便要你们都能吃上腊肉。

苏雁:替久安县的百姓感谢各位。

县令大人上前一步,语重心长道:卫夫人,一切小心,物资我们会继续筹,如果有另外需要什么,传消息来,我和张师爷想办法。

张师爷则提醒她,卫将军只带了两千人,朝廷应该还会有增援,你只是去送物资,自己千万注意安全。

苏雁双手握住张师爷的手,又拍了拍手背,让他安心。

放心,我明白。

张师爷的双眸一闪而过的颤动,被握着的右手刚想回握,苏雁已经抽手离开上船。

船只离港,杨帆出发。

张师爷望着渐行渐远的船,心中感慨万分。

两年前,也是在这个港口,他目送苏雁离开。

两年后,同样的地方,也是他送别。

不同的是,两年前,她是为了救百溪县,而现在,她是为了救久安县。

可都是为了救百姓啊。

面对灾难困苦,她总是义无反顾。

被她握过的手如今还是滚烫热烈的,张师爷微微低下头,将右手悄悄藏进袖中。

顺着渊江一路顺风顺水,连夜兼程,一天就到了久安县。

苏雁脑海中大概能够想象到大水过后的久安县,是何等的破败。

但双眼真正见到,被毁坏倒塌的房屋,被摧毁的高墙,成片的田地被淹没的时候,内心感到的害怕和绝望。

天空是灰色的,飘着连连不绝的细雨,空气中弥漫寒冷痛苦的气息,萦绕在苏雁等人的心头。

苏雁环顾四周,江中漂浮断木、盆子、衣服等一切原本属于陆地上的东西,全部都冲到了江里,无依无靠,随江水飘到不知何方。

岸上有士兵在搜寻,苏雁看到熟悉的声音,朝他大声喊:沈余!沈余抬起头,满脸污泥,见到苏雁,眼中十分震惊,嫂子,你怎么来了?她站在船上大声道:我带了物资还有人来,东西卸在哪里?等等,我马上派人来接。

说完,就见他叫了身边的侍卫,侍卫急忙跑开。

不一会儿,有四五个人拖着车过来。

苏雁上岸后,随船的人帮着一起卸货。

沈余面色疲惫,两日都没有睡,眼下乌青,嘴唇发白,嫂子,洪水太大了,我和大哥赶来的时候,沿岸的十几个村子已经被淹没,现在洪水退去,可百姓的家没了,他们的地也没了,还有他们的家人也没了。

苏雁望着荒芜破败的县城,吐一口气,缓缓道:我们就是来帮助他们的。

他们会好起来的,久安县会好起来的。

战场上,我见过很多死人,但在百齐国内,我是第一次见那么多百姓的尸体。

一切都会过去的。

苏雁拍着他的肩膀,给他鼓励。

沈余低沉了许久。

直到有人来报,卫夫人,物资都运下船。

苏雁问:物资运到哪里?沈余抬起头,嫂子,我要留守在附近,巡查是否还有生还的百姓,我让人带你去白云山,大哥和久安县令都在白云山下救遇难的百姓。

那里的百姓正需要粮食和药品。

苏雁点点头,朝下船的人群中吩咐一声,李汉,留一车粮食,你带着五十人留下帮沈余副将。

李汉应道:好。

沈余惊愕地望向人群,他们……苏雁指着自愿来救灾的百溪县百姓,对沈余说:他们都是来帮忙的。

李汉带着人站在沈余面前,沈副将,以前你帮了我们,现在我们来帮你。

有什么安排我们都听你的。

沈余眼中有了些光,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