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路的是久安县衙的衙役,和沈余一样,身上脸上没一处干净的,唇色发白,您是将军夫人?苏雁看着一路被水淹没过的房屋田地,没有一处不是破损不堪的,嗯。
沈副将刚才说的白云山脚下,是不是有一座白云书院?衙役:是的,白云书院就在山上。
那可是百齐国最好的书院,去年考得最好的学生就是白云书院白院长的学生,听说只有十三岁。
苏雁心中有些自豪,他是我弟弟。
衙役抬眼,惊愕道:夫人一家都是国之栋梁。
自从水灾后,将军带着两千人第一个赶到久安县,抗洪,安置灾民,他都在第一线,如今,夫人又带着物资来救助我们,连朝廷的人和物资都没到,你们先来了。
夫人不知道,您早来一天,能救多少久安县的百姓。
转头望着身后的物资和百号人,说:我代表的是百溪县,不是我个人。
他们都是百溪县的百姓,自愿来帮你们的。
衙役满脸感激,抹着泪,再三感谢道: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
苏雁:本是同根生,就该同舟共济。
为何所有的灾民都在白云山脚下?衙役擦了擦眼泪,白云山附近的地势较高,没有被水淹没,将军说灾民集中一起能够相互关照,还能照顾伤患者。
我们现在缺衣少食,少医少药,这几天都是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
苏雁着急道:嗯,快走吧,我带了粮还带了药。
早一刻到,早一刻让百姓吃上饭。
到了白云山脚下,卫川远远就看到苏雁坐在马车上,身后央央一队人跟着。
娘子!苏雁下了车,奔向卫川,不过三日不见,脸都憔悴了,我带了人来帮忙,还有医者、粮食、药材等物资,车马不够,要运几趟。
摸着他的脸,心疼道:你这几日受苦了。
卫川淡淡一笑,娘子带着粮,带着人出现,我缺什么你带什么,我不苦。
向身边的中年男子介绍,大人,这是我的娘子,苏雁。
娘子,这是久安县县令周大人。
苏雁大方行礼,周大人,百溪县县令命我载十船物资,十名医者,百人和千两前来相助久安县受灾百姓。
其中两船药材,四船的粮食,两船的衣物棉被,还有两船生活用品。
时间匆忙,东西都是百姓自家出的,所以总体做了归类,东西并不相同,特别是衣服棉被,有厚有薄,有新有旧,分发的时候麻烦和灾民解释一下。
周大人听后,立即跪下,我周正代久安县百姓感谢百溪县县令,感谢百溪县百姓,能在第一时间出手帮我们,我们感恩万谢!这十船的物资,这十个医者,此刻都是久安县的希望,都是他们的命。
苏雁受惊,连忙扶起,大人快起来。
东西都交给大人安排。
周大人起身,眼中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他要把希望发放到每个受灾的百姓手中,好,我先下去安排。
苏雁对身后的人说:陈大农,你们跟着周大人。
陈大农应道:好。
易天见没有他的安排,冷冷道:伤者在哪里,我们先去看伤者。
卫川还没说话,山上传来一声,长姐,易天!那熟悉的声音,是苏雁一直想着的人,苏满!苏雁转身,见台阶之上,站着一身青色长衫的清瘦少年,身材颀长,眉清目秀,眼睛如星空闪耀。
苏雁激动道:你是来医治患者的?苏满一把抱住她,露出熟悉的憨憨笑容,长姐也是来帮助百姓?拍拍他结实的背,声音突然沙哑,都两年了,长得我都不认识了,真是长大了,现在都能行医救人了。
放开苏雁,摸着脑袋,小麦色的肌肤泛着微红,师傅说今年能让我回家过年的。
苏雁摸着他的肩,笑道:水灾结束了我们就一起回家。
苏满点头,朝身旁的易天打招呼,易天,好久不见。
一直冷着脸的易天难得地嘴角微微上扬,好久不见。
虽然有很多话要说,但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苏满认真道:我先带你们去书林殿,重伤患者都在那,轻伤患者我们就将他们移到半山腰的书院学堂里,由学子在照顾。
将军忙碌,我来领路便好。
书林殿原本是白云书院用来集中学院学子开大会的地方,在山脚和山腰之间,有住房,有厨房,主要是地方宽大平坦,能容纳两千多人。
水灾后,县令征用此地,在平地上搭建了帐篷,让重伤患在此疗伤。
苏雁这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身边的卫川,赶忙介绍,你们还不认识,苏满,他是你姐夫,卫川。
卫川先是一惊,马上又恢复常色,这两日虽有见过苏医者,却不知竟是二弟苏满。
苏满的表情和卫川相差无二,只是最后露出了一个笑容,将军就是姐夫?呵呵呵,真好,你和长姐很般配。
卫川道:我同你们一起去,把药材和粮食衣物送上去。
好。
此去山上,没有能通车的路,只能步行。
卫川带着二十人,扛着物资,同苏雁一起上山。
苏雁扛不动重物,但也能手抱两件棉衣上山。
易天等人自然不会空着手,一人一袋米。
半山腰的学堂一群学子正在照顾受轻伤的患者。
一名披着蓝色斗篷的学子跌跌撞撞跑进来,在一名白衣学子身旁坐下,陈锦,陈锦,山下传飞鸽来信,百溪县送来了十船的物资,有粮食,有药材,有棉被,有银子,还有医者和人力,我们不用饿肚子了,书林殿的伤患也终于能救了!飞鸽传信是那名叫陈锦的学子最先提出并实施的,现在仅限于用在山下和山上他们几个关系密切的学子之间传递消息。
白衣学子正是陈锦,百溪县?另一名着锦衣的学子忙凑过来,道:陈锦,我记得你是百溪县的吧,没想到之前最穷的县,如今竟然是第一个来帮我们的。
真是患难见真情。
陈锦,陈锦,你跑什么?锦衣学子的话还没说完,陈锦便起身朝门外跑。
两名学子不知缘由,起身追了出去。
追到书林殿外,他们停下了。
锦衣学子喘着气,陈锦,陈锦,都两天没吃饭了,你怎么还跑得那么快?披蓝斗篷的学子掏出帕子擦了擦汗,抬眼看了看四周,问:你来书林殿做什么?陈锦没有说话,直直望着通往书林殿唯一的路。
此刻正有一行人从山下上来。
锦衣学子揉了揉眼睛,惊呼道:咦,那不是大将军卫川,他可是大胜北越国的神将,也是最早来救援我们的人,我最敬佩的人,他怎么上山了!蓝斗篷学子:还有苏医者,年纪轻轻,听说是神医的唯一传人,医术精湛,好几个患者都是他从鬼门关救回来的。
锦衣学子:将军身边的女子是谁?还有后面那些人?蓝斗篷学子:他们手中都拿着物资,肯定是百溪县来的恩人!两人争执之际,女子抬眸看到了他们,眼神扫到陈锦的时候,随即露出笑容。
苏雁:陈锦!锦衣学子:陈锦,她在喊你呢?你们认识?她是我长姐。
随后苏满朝他招手,三弟!蓝斗篷学子:三弟?他是我二哥。
卫川抬眸冷厉的眼神瞥过来,陈锦,来帮你长姐拿东西。
锦衣学子和蓝斗篷学子几乎同时出声,将军你也认识?他是我姐夫。
两位学子目瞪口呆。
陈锦一字一句说:他们是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