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的时候,苏雁就醒来,今天要带着苏满上山采药。
待他们出门前,陈锦也已经醒,苏雁又交代了他几句,如何给娘喂饭,如何给娘做按摩。
陈锦点点头,然后进屋读书。
清晨山上的空气清新,苏雁小心走着,苏满一边走,一边拿镰刀割断脚边的藤蔓。
苏满,你做什么?长姐时常上山,藤蔓容易绊倒,我顺便割了,以后方便长姐走。
苏满抬起脸,呵呵一笑,满脸质朴,苏雁心里感动,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苏满笑着说:长姐不用等我,我就是一挥刀顺便的事,不费劲。
嗯。
苏雁轻声应着,还是放慢了脚步。
苏雁:苏满,一亩水稻能出多少大米?苏满想了想,说:正常的话三百五十斤左右。
那比我想的要多,这样的话一年有个七百斤大米就够吃了,还能有余。
后面没有了声音,过了一会儿,苏满说:长姐,你之前不爱出门,大概不知道,我们家一年大概就二百五十斤大米,省着吃,刚够一家人的。
两百五十斤?苏雁睁大眼,问:难道你们水稻一年就种一次?一直是这样的。
那还有一百斤的大米呢?长姐,你不记得了,一亩地每年要交一百斤的公粮。
苏雁继续向山上走,陷入一片沉思中。
原主只做娘安排的家务,以前娘活着的时候,都是娘在操持这个家,原主明明是长姐,却还不如二弟苏满了解这个家的生活琐碎。
苏雁之前的打算都是自己估算的,现在都乱了。
今年种两季水稻可行吗?苏满不解,两季?苏雁解释道:就是四月种,八月收,收水稻的同时再插秧,差不多十一月再收。
一年可种两季水稻,这样粮食的出产量就多了,我们的粮才够吃。
苏满震惊道:长姐,从没人这样种过水稻,整个百齐国都是一年种一次水稻的。
没人种不代表不可以。
北方天气寒冷,一年种一次,可我们这里是南方,雨水阳光又充足,一年种两次应该没问题的。
几百年前最先发现并开始种水稻的是北方人,后来才慢慢传到了南方,所以一直都是按照最原始的方式种水稻,从没想过气候的问题,南方其实一年可以种两季。
那,那我试试。
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了。
可苏满又有些担心,可长姐,如果种不出来,我们连一点收入都没有了。
水稻收割后,我们都会在地里种上蔬菜萝卜,拿到镇上卖,可以换一些钱。
如果水稻种不出,又没有蔬菜萝卜,连那么一点微薄的收入都没有了,他们该怎么过冬?大家都种蔬菜萝卜,价格就卖不上去,或是根本就卖不了,还不如试着改变。
如果我们一年种出两季的水稻,一年就有七百斤大米,交了一百斤公粮,还有六百斤。
你和陈锦都在长个子,不能克扣了粮食,我们留四百斤自己吃。
那还有多余的两百斤大米是能卖的。
一斤大米五文钱,两百斤大米就是一两银子。
这不比蔬菜萝卜赚钱?这半年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你就安心种水稻,我会想办法赚钱的,不让你们饿肚子。
苏满听得心潮澎湃,我听长姐的!有苏满这么能干的弟弟在,苏雁也是信心满满。
到了山上,太阳已经出来,露水干了,正是适合采金银花的时间。
苏雁指着大片的金银花,对苏满说:这叫忍冬,也是金银花,采中间的花蕾,就那青白色的花蕾。
要采肥大的,不要采幼蕾。
这个国家重文重农,可文农不相交。
苏满和陈锦就是很好的例子,苏满善务农,不爱读书,他的务农知识都是口口相传的,没有创新,认识的农作物也就只有常见的。
而苏满识字,已经是务农人群中的佼佼者了。
陈锦读书,可从不下田干活,他看的书从不会和务农有关。
百齐国大多数孩子都如此,能读书的孩子不务农,务农的孩子不读书。
可不知百姓疾苦,怎么能做好官?没有知识基础,又怎么能种出更多的粮食?苏满两眼发光望着那片金银花,明白了长姐。
那金银花,有什么作用?他是好学的,也是肯学的。
我们采了花蕾后风干,可以泡茶喝,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是一味中药。
长姐懂的可真多。
苏雁笑着说:你知道怎么种水稻,可长姐不会呀。
苏满认真采金银花,不经意道:长姐,三弟说你完全变了样子。
苏雁止了笑,轻声一句,是吗?不过三弟说喜欢你现在的样子。
其实,我也是。
苏满一脸幸福,因为长姐,我们三人还在一起,三弟也变得和我们更亲近了,这样真好。
扬起嘴角,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嗯,我相信长姐。
一上午,他们采了大概三四斤金银花,苏满动作快,大多数都是他的劳动成果。
午饭后,苏满帮着苏雁先把采来的金银花铺开晾在晒不到太阳的地方,让它慢慢阴干,然后他就到地里插秧去了。
苏雁休息了一会儿,带着小锄头上山到竹林挖竹笋。
陈锦则在二楼自己的房间读书。
四月是春笋最好时节,所以现在要多挖一些,过了时间就不能吃了。
苏雁挖了十几斤的竹笋,手上拿了两三根,其余的堆成一块,明天让苏满上来背走。
下山路上看到了荠菜和马兰头,苏雁又采了一些准备做晚饭用。
看太阳已西落,苏雁满载而归,特意路过自家的田地,问苏满什么时候回家,苏满说再做一个时辰回。
苏雁应了一声,回去先准备。
晚上,苏雁做了三个新菜,三人上桌一起吃饭。
苏满问:长姐,这些都是什么菜?都没见过?这是腌笃鲜,是用竹笋和咸肉熬制而成,这是清炒荠菜,还有马兰头炒鸡蛋。
这些都是我下午在山上采的,很新鲜,赶紧吃吧。
苏满:长姐,这汤好喝。
陈锦边吃边夸,满嘴饭菜,口味鲜咸,汤汁鲜白。
荠菜有股清香味,这个马兰头也好吃……苏雁见苏满快见底的碗,问:好吃就多吃点,苏满,还要添饭吗?要!又伸来一个空碗,长姐,我也要!苏雁把盛满米饭的碗递给苏满,又接过陈锦的空碗,笑道:陈锦,你的饭量可比你二哥还大。
陈锦:我以后一定长得比二哥还高!苏满笑呵呵地说:三弟一定会长得比我高的。
苏雁也笑道:那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