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高考状元是我对象

2025-03-31 09:23:50

晴晴考上医科大学了,真是太好了。

刘春燕也读过高小,认识录取通知书上首都医科大学这六个烫金大字。

老人家双手捧着录取通知书,激动了好一会儿,连忙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递给邮递员:邮递员同志,辛苦你了,我给你发红包。

谢谢赵大娘。

邮递员道了一声谢,双手接过红包,乐呵呵的塞进裤兜里。

这赵大娘天天来邮政所问录取通知书,可把送信的邮递员烦死了。

这会儿,摸到这封厚厚的红包,里面估摸着也有五六块钱,邮递员之前的不快立马烟消云散了。

刘春燕捧着录取通知书乐呵了好一会儿,正要迈开步子回去向陆晴晴报喜。

突然想起,这大学录取通知书咋只有一张?难道她家老大没有考上大学?刘春燕不敢想象,连忙去问邮递员:哎,邮递员同志,你别走啊!我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你还没给我呢……可邮递员忙着给别的考生送录取通知书去了,这会儿骑自行车早就跑远了,根本就听不见刘春燕焦急的声音。

没有追上邮递员,刘春燕心神不宁的又返回邮政所,正要开口问里面的工作人员是不是弄错了,她儿子和儿媳妇同一天考大学,为啥只来一张录取通知书?就在这时,突然对面乡政府里锣鼓喧天,一辆贴着热烈庆祝大河乡赵建刚同志,考上国防科技大学横幅的吉普车,缓缓驶出乡政府大门。

王书记亲自驾驶边三轮在前面开路。

车子刚驶出门口,就看见刘春燕怔愣愣的站在马路边。

王书记连忙停下边三轮,把刘春燕拉上车:哎呀,赵大娘,你怎么还在这儿?你儿子是咱们县的高考状元!你快回去准备喜糖,送录取通知书的同志,马上就到你家了!由于锣鼓敲得震天响,刘春燕只好凑到王书记耳边问:王书记,你说什么?我儿子是高考状元,他考上哪所大学了……王书记大声说道:大娘,你儿子给咱们乡长脸了,他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国防科技大学,是咱们乡这十年来,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呢!国防科技大学多好的学校啊,听说考进科大的学生,一毕业就是连级以上的干部。

玉书记当然很羡慕,他当年考中专都费了老大的劲儿,才刚好达到中专录取分数线。

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车队,行驶了二十分钟,终于到达赵家大房门口。

大队长赵根生和会计刘和平这几个村干部,早就拉着赵建刚站在门口迎接。

吉普车刚停稳,赵林生就迫不及待的划了根火柴,点上事先准备好的鞭炮。

随着劈哩哩啦啦的鞭炮声,王书记走下车子,亲手将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送到赵建刚手里:赵建刚同志,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你给我们大河乡父老乡亲们长脸了,以总分642分的好成绩,考上国防科大,恭喜你!这是县里和乡政府给你的奖学金,钱虽不多,但用来做明年上学的路费,也足够了。

谢谢王书记,谢谢各位父老乡亲。

赵建刚双手接过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朝王书记和乡亲们深深的鞠了一躬。

随后,赵建刚收好录取通知书,深情的看了一眼身边的陆晴晴,墨眸之中尽显温柔。

他知道自己一个初中毕业生,能够考上华国最高等级的军事院校,多亏了身边这个贤内助。

在赵建刚心里,陆晴晴不仅是他的红颜知己,也是他的良师益友。

赵家大房这边的动静,吸引不少村民过来看热闹。

乡亲们,今天是我家刚儿和晴晴,考上大学的大喜日子,我请你们吃喜糖。

刘春燕端着一大盘瓜子花生和糖果,大方的请邻居们吃。

赵林生也破天荒买了一包三毛五的大重九香烟,乐呵呵的给一众老少爷们发了一圈。

哎呀!赵大娘,你儿子儿媳妇都考上大学了,恭喜恭喜!乡亲们一边乐呵呵的吃喜糖,一边夸刘春燕教子有方。

赵大娘身体不好,生了两个小子,就生不出了……今天总算苦尽甘来,儿子和儿媳妇同一天考上大学,多令人羡慕啊!是啊,听说建刚这小子考上大学,多亏了他媳妇儿……可不是!这小子能娶上陆老师这么聪明伶俐的女娃儿,也是他们老赵家,祖坟冒青烟了……李庆和肖峰这些知青,听到赵家大房那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他们还以为陆晴晴考上了京医大,乡干部给陆晴晴送奖学金来了。

于是,众知青在李庆的带领下,也买了封千响的鞭炮过来庆祝。

等他们放完鞭炮,听说清河县高考状元是赵建刚时,众人不由傻眼了。

难道陆晴晴的高考分数,比她那连高中都没读过的对象,还要低几分?田小雨怀着强烈的的疑问,把陆晴晴拉向一边,担心的问:晴晴,你高考总分是多少?考上医科大了吗?小雨,我考上了,你呢?瞧好朋友这副担心的模样,陆晴晴很是感动,便拿出通知书给她看。

晴晴你真厉害啊,居然考了682分,真令人羡慕啊!你被京医大录取,也是人尽其才!田小雨开心的抱着陆晴晴祝福,随后不好意思的掏出自己的通知书:跟你这个学霸相比,我的通知书有些拿不出手,刚好达到师大录取分数线。

陆晴晴看了一眼田小雨的录取通知书,见她的总分是472分,便笑着安慰她道:小雨,你能考上师范学院,也很厉害好吧,你就知足吧!跟我们一起出来的,还有好多连中专都没有考上,现在还关着门在屋里哭呢。

田小雨能够考上师大,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主要多亏了陆晴晴这个好朋友的帮助。

不然,她能不能考上师大,还是个未知数呢?要知道,77年M省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是不分批次的。

只有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两类。

录取线是在高考后第三天估分,录取分数线是:理工类540分。

文史类重点线最高是M省,499分,大专470至469分。

田小雨考了472分,刚好比师大招生录取分数线,多出2分。

从得知高考恢复,到寻找复习资料,田小雨只有短短的两个月准备时间。

她能有惊无险的考上师大,的确多亏了陆晴晴那套手写复习资料。

当然陆晴晴也考的不错,她考了682分,远远超过她填的志愿,上京医科大学的招生录取分数线!第90章 刚儿你得穿一身体面的衣服,别让陆家人看不起语文112分,数学120分,政治89分,生物65分,外语100分,物理98分,化学98分,总分682分!陆晴晴你真牛,给我们知青长脸了!李庆走过来,看完陆晴晴录取通知书上的分数后,他激动得连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

682分!晴晴考了682分!田小雨更是激动得流泪,她擦了擦眼睛,说话的语气有些哽咽。

是啊!682分,别说在清河县,就是放眼整个M省,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陆晴晴是M省的当之无愧的高考状元!一旁的肖峰也是心情澎湃。

要知道在77年,M省的高考总分是:理科,包括医科类:710分。

其中语文120,数学120,政治100分,外语,物理,化学各100分,生物70分。

文科:总分640分。

其中语文和数学各120,政治,外语,历史,地理各100分。

陆晴晴居然考了682分,离总分,只差28分。

她不仅自己考得好,而且利用空闲时间,帮助初中毕业的赵建刚以642分的好成绩,考上国防科技大学!682分,比上辈子陆晴晴就读的阳城医学院多了将近30分。

比清河县高考状元赵建刚,更是多出40分。

当然,赵建刚就是比陆晴晴少考40分,他也是清河县高考状元。

毕竟赵建刚是土生土长的清河县人,而且之前考上了高中,却因母亲患病无钱医治,而不得不放弃学业。

如今重新捡起荒废已久的书本,却像开了挂一样,居然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最高军事院校——星城国防科大。

赵建刚的事迹惊动了省教育厅。

省教育部督促清河县教委将赵建刚做为励志典范,并且将赵建刚以清河县高考状元的身份发放奖学金,以激励更多荒废学业的年轻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学习大军中去。

这也是公社王书记,今天为什么如此大张旗鼓,敲锣打鼓给赵建刚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原因。

而不是送给比赵建刚还要多40分的陆晴晴。

因为陆晴晴是个下乡知青,她目前还是星城户口,而且她的爸妈和外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再加上她又是星城最好的中学棉纺一中读的高中,比赵建刚的读书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当然,陆晴晴也不会吃赵建刚的醋,自己的对象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国防科大。

她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吃醋呢。

陆晴晴上辈子是医学院的高材生,这辈子为什么还要选京医大?她想挑战并证明自己。

因为上辈子的她,高考第一志愿填的京医大,第二志愿才是阳城医学院。

最后却以2分之差没有被京医大录取,只能退而求其次就读师资和科研力量,远远不如京医大的阳城医学院。

重来一世,陆晴晴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京医大。

她高兴的同时,笑着对李庆和田小雨这几个知青说道:你们都考得不错,大家别只顾着高兴,都早点去找大队长打介绍信,做好回城准备工作,我估摸着过完年,也就是正月十六……我们就要去学校报到了。

对,我们得赶紧去找大队长,打回城证明……李庆说完,就带着田小雨去找赵根生打回城证明。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星期,这天是大年三十。

吃过中饭,赵建刚和赵建超兄弟俩搬了一张桌子,放在院子里,开始裁红纸磨墨写春联,贴春联。

陆晴晴和刘春燕在灶屋里,忙着包白菜猪肉饺子。

赵林生坐在灶台边,一边帮忙烧火,一边将烧红了的炉钩子烫猪毛。

昨天公社农场杀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赵林生分了七斤连皮肉,四斤猪血,还有一些猪下水。

年底了,农场也放假了,赵林生终于有时间在家里帮老婆干点活了。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忙着弄年夜饭,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下午六点,陆晴晴蒸了一盘猪肉白菜饺子,一份红烧扣肉,一份宫保鸡丁,一条清蒸草鱼。

赵林生带着赵建刚和赵建超两个儿子,端着鱼肉鸡三个荤菜放在堂屋方桌上,对着祖先牌位,毕恭毕敬的鞠了三躬。

给祖先拜完年,一家人坐在堂屋方桌上,开开心心的吃团年饭。

赵家今年的团年饭,多了陆晴晴帮忙,气氛活跃了不少,刘春燕也轻松了不少。

吃完饭,陆晴晴封了一个大红包给赵建超:阿超,晴晴姐封你个大红包,祝你新年健康快乐,愿你一切愿望都能实现,顺利考上县一中!赵建超第一次接到这么大的红包,自然高兴极了,嘴巴像裹了蜜一样甜:谢谢晴晴姐,我也祝晴晴姐在新的一年里,新起点,新征程,新生活!跟哥哥一起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人生!阿超,说得好!来!哥哥也奖励你十元大红包!赵建刚被弟弟的这话逗乐了,大方的掏出一张大团结,拍在弟弟手里。

赵建超接过钱,又笑眯眯地朝哥哥伸出手:谢谢哥,祝你跟嫂子早日完婚,给我生个大侄子……过年了,放鞭炮去了……赵建刚可不会惯着弟弟,迅速将钱包塞进兜里。

然后点燃一支烟,端起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和礼花,去屋外放开门响去了。

赵建超追去门外,跟哥哥争着放鞭炮:哥……这个大礼花,让我来点……嘭嘭嘭随着五颜六色的礼花飞向空中,爆竹送走了1977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1978年。

第二天大年初一,陆晴晴穿上新衣服,跟着赵建刚给二叔和三叔这些长辈们拜年。

初二提着礼物,给赵建刚的外公舅舅舅妈拜年,初三初四给三个姑姑拜年。

到了初五,赵家所有的亲戚基本上都走了一遍,陆晴晴回到家里,吃过中饭,就开始收拾衣服和书本。

陆晴晴准备明天就和赵建刚一起去星城看望爸妈和哥哥。

她为什么选在初六动身去星城,因为国防科大校址就在星城。

而赵建刚过完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六,就要去星城报名上学了。

陆晴晴有好几年没有见到爸妈了,她打算趁新春佳节,爸妈和哥哥还没有上班之前,一家人开开心心多聚几天。

赵建刚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然后找到刘春燕:娘,我岳父岳母官复原职,又回到原单位上班,我和晴晴明天就去看看他们。

刚儿,你早就该拿点好东西,去看看岳父和岳母一家子了。

听说儿子明天就去星城,刘春燕立马表示支持。

她走进自己房间,翻出藏在五斗柜里的包袱,一层层打开,从里抽出十张崭新的大团结,拍在儿子手里:刚儿,现在还早,你快去镇供销社买身好西装,然后再整一根领带,城里人都是这样打扮的。

娘,我去看岳父岳母,提几只鸡和农副产品就行了,给岳父大人买西装,我也不知道他穿多大码啊?西装不是送岳父,是你自己穿的。

刘春燕点了一下儿子的额头:刚儿,你第一次见岳父岳母大人,得穿一身体面的衣服~。